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适应的典范——以西道堂为例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西道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摩相荡、互相融合的产物。它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整合而带上了中国文化特质,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道堂是以伊斯兰教义作为指导,以群体合作精神为基础,全面推进经济、道德和教育三者的协调发展。西道堂以它强烈的伊儒相结合、独特的集体生活形式、发展商业的入世思想、以及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务实进取的宗教变革思想等特点,在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其他文献
蒙元王朝在其盛时状况时期,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在交通运输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加之元代对商业活动的保护和有效管理,都为元代社会地位较高的回回商人在甘宁青的商业活动提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反映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特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现有四个藏族乡。东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北连化隆回族自治县,南面和西面与黄南藏族自治州为邻。通用的语言是藏语、汉语、撒拉语。本文
民国时期,青海蒙藏牧区畜疫跌起,畜牧业生产遭到惨重破坏。抗战时期,西北开发达到高潮,畜牧业作为青海在内西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尤为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为
土族民俗文化是土乡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通过研究土族民俗文化与土乡经济发展互动作用,分析了影响土族民俗文化与土乡经济发展互动的
<正>~~
期刊
不久前,纪念云峰刻石1500年暨中国书法名山名碑命名授牌仪式在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山广场举行。1500年前,时任光州刺史的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在云峰山上刊刻了以《郑文下碑》为
有机氮源和碳源质量的波动是引起那西肽发酵单位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选用最有效的有机氮源和碳源生产那西肽并保持稳定的发酵水平,试验以发酵摇瓶平均化学效价为指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