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力量

来源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无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总是写得笼统、空泛,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应该是对细节的关注不够造成的。
  你一定听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或者还曾读过这个故事:一家大公司招聘员工,很多人慕名前往面试。大家对扔在接待室门外的一把扫帚熟视无睹,只有一个年轻人弯腰扶起并放好它,最终,这个年轻人脱颖而出被考官录取。
  这就是所谓的“细微之处见精神”吧,因为弯腰扶起扫帚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折射出的却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昭示了走向成功的基础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注重细节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我们在写作训练时,对细节的关注也不容忽视。这种关注,往往体现在对场景和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致具体的描绘当中。一篇作品,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既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也可以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作用。
  还是举例来说吧。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当中,是这样描写“我”再次见到祥林嫂时的情形的: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其中,“四十岁上下的人”、“全白”的头发、“黄中带黑”的面容、“间或一轮”的眼神等肖像的细节描写,揭示出祥林嫂形象的苍老与性格的木讷,而竹篮中的“破碗,空的”,以及竹竿“下端开了裂”,则是借助“速描”似的细节凸显了祥林嫂现实生活的凄惨,于是一个悲剧人物的形象便清晰地“站立”在读者眼前。所有这些细节描写,都以小见大地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
  又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对主人公有这样的描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从“站着喝酒”、“穿长衫”而长衫“又脏又破”等等细节中,我们不难读出孔乙己尽管社会地位低微、生活窘迫,却又虚荣迂腐、自视清高的性格特点。小说中还有一处写到,孔乙己在把自己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其中,除了语言的细节之外,一个“罩住”的动作细节,也表现了孔乙己心存善良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由此看来,细节描写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非常有意义的。
  再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也许会让你对细节描写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胜利
  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美国士兵推出来示众。士兵的目光掠过悲愤又无奈的人群,慢慢举起凝着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画出一个“V”字。德国军官震怒了,令人砍去他的手指,士兵昏厥过去。一盆冷水把他浇醒,他又艰难地站起来,突然伸出两只已无手指的血臂,组成一个更大的“V”字,向蓝天伸去。全场一瞬间死一般沉寂,旋即海浪般沸腾,台下的民众个个都张开了自己的手臂。
  德国军官在一刹那间突然明白了:即使他能砍去所有的手臂,也无法砍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信念。
  在文中,“凝着血痂的手”比起“皮开肉绽”更准确地呈现了士兵所受到的残害,而“用中指和食指比画出一个‘V’字”这一细节,则表现出士兵的英勇不屈,直至“突然伸出两只已无手指的血臂,组成一个更大的‘V’字,向蓝天伸去”,更是通过细节的展示,凸显了士兵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文章尽管短小,但因为有这些细节描写,一个无畏者的形象便昂然挺立,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巨大与恒久的震撼。
  所以,学会细节描写,对于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是大有益处的。
  那么,在我们平日的训练中,该怎样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呢?
  首先是要细致地观察事物,力求“以小见大”。就用摄影来做个比喻吧,比如我们想反映春天的来临,既可以用广角镜头拍摄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景象,也可以用特写镜头记录树木枝丫上吐露的嫩芽。古人似乎早就发现了这种“特写”的独特作用,于是便留下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类的经典诗句。在这里,“红杏”、“小荷”、“蜻蜓”这些“特写镜头”与整个春光的大背景比起来,虽然看似渺小,但同样生动而形象地昭示出春天的缤纷、清新和充满活力。
  此外,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概括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的细节加以描写,就像前面所举的祥林嫂、孔乙己等等例子那样,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因为真实是细节的生命力。
  当然,还需精心锤炼语言。大家耳熟能详的“推敲”的典故,就是最好的实例。用“推”还是“敲”,一个字的取舍,尽管细微,但用了“敲”字,不仅表现了动作,还隱含了声响,于是诗句的意境就显得更为悠远深邃了。所以在训练细节描写能力的时候,语言的精心选择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春天,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花朵露出灿烂的笑脸,小草伸出稚嫩的双手。我推开门,飞速冲出,站在阳光下,抬起头,呼吸着春天的气息。  我拿着水壶跑在前面,妹妹在后面跟着跑。“妹妹,快点!”“姐姐,等等我!”看着自己栽培的小树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我心中不禁有一丝成就感。“汪汪!”突如其来的几声犬吠,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循声走去,在一棵大树下与它相遇。  它的毛脏乎乎的,在风的轻抚下显露出一丝原本的
期刊
我在书的世界中遨游着,一阵睡意席卷而来。我把书一扔,双手叠在一起放在脑后,把头倚在上面闭目养神起来。刚刚闭上眼睛,一阵刺耳的声音冲击着我的耳膜,刚刚的睡意瞬间烟消云散,看来奶奶的唱片机又出现问题了。果然,奶奶走进屋,想让我教她用手机听音乐。  “首先,我们打开这个写有‘K’字的软件,这个软件的名字叫酷狗音乐。”我认真地说道。奶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頭,可还没等我说下一句,她就提出了疑问:“软件?软件是
期刊
“太不像话了!你怎么能在网上发这样的东西?”路路刚走进学校办公室,班主任杨老师就向他投来生气的目光。  路路愣愣地看著杨老师,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你自己看!”杨老师哼了一声,把她的手机递到路路面前。  路路一看,手机上显示着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只戴眼镜的怪兽站在讲台上给一大群战战兢兢的学生讲课。路路想起来了,这是他昨晚在QQ空间里发的一条“说说”的配图。这张恶搞图片是他在网上看到的,他觉得挺
期刊
这个湿冷的冬季,天空灰蒙蒙的,令人惶恐的新型冠狀病毒如同一张黑色的网,笼罩了中华大地。但是有一群群人,他们不怕险情,不畏牺牲,奋斗在疫情第一线,他们是人民的保护神,他们伟大的精神将印刻在史册中!  新型冠状病毒四处游走,嘴角扯着一团冷笑,仿佛在嘲笑我们:瞧瞧你们人类,有这么多空隙给我们钻,看你们能拿我们怎么办?  这无情的嘲笑不能阻挡一群群人战斗的步伐。医务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
期刊
我的爸爸是个工程师,  他盖了许多高楼大厦。  爸爸还喜欢讲故事,  讲的都是变幻莫测的神话。  他讲飞上天空的超人飞侠,  脚踩风火轮的神勇哪吒,  讲得最多的是八仙过海,  嘿,个个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在幼儿园时我还听得很入迷,  长大了我渐渐觉得神话很假,  那些本事人间其实谁都没有,  我敢断定神话就是假话。  前些天爸爸匆忙离开了家,  他和工友们来到武汉火神山下。  妈妈说爸爸去建大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快乐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那就是读书的快乐。  小时候,我是家中最喜欢读书的孩子,我这里提到的读书不是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而是指读课外书。  小时候的我,每每看到一本书就会拿起来翻看一遍。我记得家里当时有一本掉了封面的《聊斋志异》,每次做完作业,我就会捧着它坐在院子里那棵枣树下,才上二年级的我识字不多,一个下午磕磕绊绊地读不了几页,但是那本書里的内容直到现在都印在我的脑子里,当我
期刊
真是不巧,我和家人去森林公园游玩时,正好下着初冬的微雨,这也好,就让我们一起体会雨中之美!  走进公园,道路两旁隐约能听见小河流水的淙淙声和昆虫的叫声。  丝丝凉雨打湿了衣衫,雨中的我们走向常去的小草坡。撑一把小雨伞,铺一张防潮垫,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坐在坡上,虽然已铺了防潮垫,但那雨丝似乎还是透过薄薄的垫子,穿过衣裳,直沁肺腑。恍惚间,乌云已经渐渐变白,阳光穿过乌云的阻碍,轻轻地洒在草坡上,虽然还是
期刊
超级迷糊虫  “你看看你,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你都能做错?16加16加16等于多少?”“等于48呀。”“那你为什么写46?”  唉!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考试的时候自己为什么这么粗心?平时作业我会做,知识点我知道,老师提问我也会,可是一到考试,难度较大的应用题全对,简单的计算题却扣了冤枉分……所以,尽管平时学习能力强,可……无奈啊!  倔强小气鬼  “我不給,就不给,这是我的……”面对比我小的侄子,不管他
期刊
3  关婶还是去问那大爷了,不但去问了那大爷,回来之后,还用手机跟关小胜的爸爸关叔通了电话。  关婶在电话这边说:“快瞧瞧你儿子吧,在家要上房揭瓦了!小胜也没打个招呼,就把那老孩儿家的那匹马牵回来了,我过去一问,还真是那老叔赊给小胜的,你说这事闹的,那老叔咋越活越像个小孩子了啊!”  关叔在电话那边笑着说:“这事儿不奇怪,我没估计错的话,他家那匹马肯定有什么毛病了,对不对?”  关婶真想把电话摔了
期刊
第二章 割草喂马  1  “小胜,小胜,快去看看吧,那老孩儿家的小红马快要死了!”麻雀一惊一乍地跑来了,朝关小胜喊着。跟着麻雀跑来的还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小球子,意思是说这孩子个头长得慢,像个小皮球。  关小胜正趴在炕上写暑假作业。夏天太热,关小胜家的窗户敞开着,麻雀的喊声太大,还是趴在窗口猛然喊的,吓了关小胜一跳,碳素笔在暑假作业上划出长长一条黑线。关小胜很生气:“瞅你,就不能小声点儿啊?刚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