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过25年的发展,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率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很低。除了卒中教育、建立区域卒中救治系统、建立有效的院前流程、建立院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5年的发展,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率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很低。除了卒中教育、建立区域卒中救治系统、建立有效的院前流程、建立院内卒中团队、实施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外,如何从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中筛选出更多有可能从溶栓中获益的患者,是各国学者努力的方向。有几个重要问题亟待临床研究的验证和突破:第一,超出4.5 h溶栓。有研究发现,即使发病后24 h,仍有44%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影像学的不匹配。用影像筛选有可能使发病时间更长的患者得到溶栓机会。第二,有脑出血病史者溶栓。已有研究证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小脑前下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夹闭与介入治疗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1年血管源性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评估高危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
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多年的研习体会和经验,按着"德识学才"四个方面。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汇编于一个图表中.便于不断
目的调查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出院后习得性废用发展情况,分析习得性废用与患者人口学因素、临床特点及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