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基于压力测试方法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当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习总书记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总量上看,我国是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占全球碳排放总额的28.8%,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更短.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至此,围绕“碳中和”及“碳达峰”转型的金融创新序幕拉开,各部门从完善碳金融相关制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行业监管政策也逐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其中,金融市场工具创新主要以绿色(碳中和)债券、绿色(碳中和)信贷、绿色(低碳)指数、绿色(低碳)基金及设立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碳中和”金融实际上是绿色金融的一个子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