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困惑浅谈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国城乡地区的差异等原因,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相对城市小学来说一直存在着好多困惑,主要表现在基础薄弱、教学过程精耕细作、减轻课业负担及考试的压力等四个方面。要想在教学上尽早解困,可采取重视对课文的朗读、强调读写结合及培养学生善于听的习惯等提高语文朗读水平的三个方面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困惑 ;补救措施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属于人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语文基本功中的“读”范畴,是连结最低层的基本功“听、说”到最高层的基本功“写”之间的最重要的一个载体,也是从“听、说”到“写”之间的一种必要的过渡。因此上,要得语文教学有显著的高效,就一定不能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朗读训练。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地区的差异等原因,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相对城市小学来说一直存在着好多困惑,如何做好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也就成了民族地区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即是笔者对此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困惑
  (一)基础薄弱
  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是导致小学生语文朗读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低下,对朗读没有本质的认识,而且对这种问题想要很好地解决和完善也很难。一般一个班有十个左右学生,学生基础差,写的字也东倒西歪没有艺术性,课堂说话语出结巴,词不达意、声若蚊蝇,更不用提朗读的水平了,而要想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还必须先提高学生的基础,比如语音、书写方面,因此基础薄弱是农村小学生朗读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过程精耕细作
  语文课教学过程的精耕细作其实是多余的形式主义,细化在教学的各个流程中。比如在朗读过程中的咬文断字,字音字形的识记和运用,文章句子和段落的表达等方面,这都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所具备的基本素养,而教师的教学却并不注重这些方面,而是大肆搞形式主义,细化教学流程中的单一环节,而且对语文朗读的整体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时间捉襟见肘。
  (三)减轻课业负担
  减轻课业负担是新形势教育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当然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本身教育部门就对学生语文朗读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大量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不断接受新知识,而不能对学到的新知识很好地吸收。而教师在教学中也仅仅是讲完课就离开,学生也不再重视。
  (四)考试的压力
  考试在本质上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的一种检测,学校等教育机构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是一道迈步过去的坎儿。多数教师一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身的脸面,搞疲劳战术、题海战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价值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提高语文朗读水平的补救措施
  (一)重视对课文的朗读
  在学生学习语文时,教师切不可忘记对朗读是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文章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语文朗读水平,经常朗读才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方式。经常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的自信心,加强对于文章的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多朗读具有无穷的好处。而这种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朗读水平的最根本的方式。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对于课文朗读的重要性根植于学生的脑海里,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对于课文朗读的自觉的重视。
  (二)强调读写结合
  另外,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单靠朗读并不能得到质的提高。还需要加强同学们对于“写”的意识培养。读写结合可以将需要朗诵的文章内容进行反复咀嚼思考,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或者诗词的理解力,从而更具感情的朗诵文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种方式是一个较为辅助的提高朗读的方式,但也是作为整体朗读水平较为低级的学生所必须要做的。
  (三)培养学生善于听的习惯
  学生在练习朗读阶段,在专注于自身的朗读与发音的同时,需要同时借鉴学习其他的专业的朗读。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并不能意识到听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加强学生对于听的认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听力能力。教学生学会使用把握外部工具来提升自己。这也是一种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另外,听取别人的朗读并不一定要只听专业人员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录好朗读的音频,互相之间仔细聆听,互相提出建议。此类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拜托枯燥的一味的朗读,还能使之轻而易举的改掉一些在其他同学身上同样出现的问题。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此种方法对于学生相关语文知识的提升具有同等重要性。教学方式是农村教学的固有属性和自身的缺陷性导致。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灌输或是教条化地讲授,学生对此早已厌烦。我们要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老师要将课外乃至城市中那些新鲜的元素带到课堂上来,以增强学生的眼界。
  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我国农村小学生语文朗读方面的一些困惑和提高朗读水平的补救措施,我国的教育体制尽管在逐步改革,但是总体上还是延续了很多年的封建教育传统,仅仅追求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难以从技能上和综合实践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希望老师和同学,以及教育部门加强学生语文朗读方面的重视度,对学生正确引导,不要仅仅追求升学率和为了满足个人脸面,做到认真培养、对学生负责。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的改革,是对数学教师职业生涯的一次挑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必将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变革
摘 要: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提供良好基础,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模式和途径。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一般概述;第二部分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交流合作学习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交流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第四部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交流合作学习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交流;合作;
摘 要:学习一门外语,广义上来说就是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方面是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学习以文化为载体的语言知识,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我们想要掌握和运用一门语言,就要学习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的社会文化,否则我们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这门语言。因此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重要。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初中英语学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