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清石鞘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专利设计的经皮肾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专利鞘)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应用专利设计的经皮肾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治疗上尿路结石198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应用Peel-away鞘、第三代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三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肾盂内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手术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等差异。结果专利鞘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肾盂内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以及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Peel-away鞘组(P<0.05),而一期清石率高于后者(P<0.05)。与EMS碎石清石系统组相比,专利鞘组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低于前者,而一期结石清除率则明显提高(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肾盂内压、手术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专利设计的经皮肾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临床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手术中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脑瘤、肝癌、胆管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及恶性畸胎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的三维图像,计算出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曲线,125I粒子治疗肿瘤处方剂量为60~120 Gy,每例植入粒子6~40颗,中位粒子数为23颗.结果 随访12个月,肿瘤完全缓解9
正电子放射性显像剂主要用于PET的研究,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细胞代谢、细胞受体活性、细胞核内的核酸合成以及细胞基因的改变,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PET显像剂进入生物体内后会发生代谢转化,了解PET显像剂的代谢途径和转化过程,对于准确分析和解释显像结果及设计开发新型PET显像剂非常重要.该文总结了目前PET显像剂代谢研究的现状,并对PET显像剂代谢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技术等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