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到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效。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正确的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并就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原则和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进而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协调学生的智力及非智力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46-01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课堂中的教师所展现的数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智力能力的开发起到直接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小学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型数学课堂存在的缺陷,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调动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知识,进而逐渐养成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游戏化教学的诸多教学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将游戏化教学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数学素养。
一、游戏化教学方式的概念解读
所谓游戏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游戏类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借助游戏的教学方式将教育内容进行有趣化处理,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在能够完成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在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并借助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中所开展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游戏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主张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活动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为特点。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原则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提升自我能力,还能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游戏目标的明确性。
在游戏设计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游戏目标,并且要和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目标具有紧密的一致性。进而才能借助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有效的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实现游戏设置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数学教学目标。
2.游戏设置的多样化、富有趣味性。
在游戏设置上一定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设置的游戏必须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游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3. 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必须要保障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纪律性,事先要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和纪律,只有设置好一定的规则制度,才能够保证游戏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游戏规则开展游戏,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从而很好的将游戏和教学任务相结合,让学生至始至终都能够参与到游戏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学习课程所要求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此外,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设置评价环节,从而有效保障游戏活动开展的成效。
三、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
1. 游戏化教学过程要设置明确的游戏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必须要事先设定一个明确的游戏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化教学的成效。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明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其目的不是游戏娱乐,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效教学方法。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进而会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已經成为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现,将数学教学目标和游戏目标进行结合,不但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保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轻松愉悦的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水平和成效。
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游戏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物体和图形,这不仅是游戏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更是本次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游戏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方式,如:可利用七巧板等教具开展游戏,也可以通过竞赛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认知图形和物体,教师通过对图形的变换以及组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及物体的认知,并借助游戏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引导学生认知图形及物体的教学目标。
2. 借助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所具备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爱上自主探究,快速完成教学目标。而趣味性及生动性是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学生在具有较强趣味性及生动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中,能够感知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爱上学习。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银行兑换等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感知到“银行”取钱、存钱的经历,借助设置游戏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十分生动的日常小游戏,不仅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去认识人民币,还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3. 互动性游戏提高教学质量。
游戏本就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适时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获得游戏互动的乐趣,游戏的互动性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的设置,进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学科知识,进而保障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赵晓燕,王海龙.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5(03):77.
[2] 杨文永.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59-60.
[3] 刘庆芬.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11):64.
[4] 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6):101-102.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46-01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课堂中的教师所展现的数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智力能力的开发起到直接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小学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型数学课堂存在的缺陷,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调动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知识,进而逐渐养成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游戏化教学的诸多教学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将游戏化教学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数学素养。
一、游戏化教学方式的概念解读
所谓游戏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游戏类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借助游戏的教学方式将教育内容进行有趣化处理,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在能够完成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在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并借助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中所开展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游戏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主张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活动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为特点。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原则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提升自我能力,还能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游戏目标的明确性。
在游戏设计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游戏目标,并且要和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目标具有紧密的一致性。进而才能借助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有效的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实现游戏设置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数学教学目标。
2.游戏设置的多样化、富有趣味性。
在游戏设置上一定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设置的游戏必须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游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3. 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必须要保障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纪律性,事先要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和纪律,只有设置好一定的规则制度,才能够保证游戏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游戏规则开展游戏,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从而很好的将游戏和教学任务相结合,让学生至始至终都能够参与到游戏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学习课程所要求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此外,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设置评价环节,从而有效保障游戏活动开展的成效。
三、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
1. 游戏化教学过程要设置明确的游戏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必须要事先设定一个明确的游戏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化教学的成效。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明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其目的不是游戏娱乐,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效教学方法。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进而会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已經成为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现,将数学教学目标和游戏目标进行结合,不但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保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轻松愉悦的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水平和成效。
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游戏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物体和图形,这不仅是游戏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更是本次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游戏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方式,如:可利用七巧板等教具开展游戏,也可以通过竞赛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认知图形和物体,教师通过对图形的变换以及组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及物体的认知,并借助游戏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引导学生认知图形及物体的教学目标。
2. 借助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所具备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爱上自主探究,快速完成教学目标。而趣味性及生动性是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学生在具有较强趣味性及生动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中,能够感知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爱上学习。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银行兑换等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感知到“银行”取钱、存钱的经历,借助设置游戏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十分生动的日常小游戏,不仅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去认识人民币,还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3. 互动性游戏提高教学质量。
游戏本就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适时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获得游戏互动的乐趣,游戏的互动性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的设置,进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学科知识,进而保障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赵晓燕,王海龙.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5(03):77.
[2] 杨文永.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59-60.
[3] 刘庆芬.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11):64.
[4] 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