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y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3万,因肺癌死亡病例约为61万。在肺癌的病理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85%,其中约30%的NSCLC患者在就诊时已达到Ⅲ期,大多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时机。Ⅲ期NSCLC具有高度异质性,ⅢA期、ⅢB期和ⅢC期NSCLC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26%和13%。Ⅲ期NSCLC患者在临床诊疗方案的选择方面具有复杂性,因此本共识专家组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和前沿的多学科诊疗理念,针对Ⅲ期NSCLC诊断、治疗和随访监测等多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和争议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联合发布本共识,旨在为中国临床医师对NSCLC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影响我国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病种数的关键因素。方法根据上海市、湖北省、甘肃省51所已实施临床路径的公立医院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病种数的因素。结果针对14项临床路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实施临床路径的公立医院总体认同率平均为38.8%,各医院间的认同率差异较大(7.1%~100.0%)。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公立医院对临床路径实施
目的监测HBsAg浓度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接受ETV治疗(0.5 mg/d)的HBeAg阳性CHB患者26例,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于抗病毒治疗的0、3、6、9、12个月分别收集血清;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各时间点的
目的 探讨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r,PPAR-r)的配体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eoxy-△~(12,14)-prostagliandxin J2,15d-PG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
目的研究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与科室床位配置之间的关系,应用CMI值对大型医院科室床位规模绩效进行评价,探索床位优化配置方法。方法基于某大型综合性医院HIS系统,采集2015年各科室病种收治信息和床位配置信息;应用疾病诊断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DRG)方法,测算CMI值;应用四分位数方法,统计各科室CMI值四分位数对应的病例占比以及日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