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动力燃料问题再研究——以桐油车研制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个贫油国家,汽油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动力燃料问题立即凸显出来。国民政府在采取外国进口、发掘新油矿、制造汽油替代品等措施保障汽油供给的同时,也转换解决路径制造新型汽车以适应中国现有的普通油料。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在德制柴油汽车的基础上,着手研制桐油车、桐油引擎及其零部件。1940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研制桐油引擎成功,同年11月起开始批量生产桐油车。桐油车、桐油引擎及其零部件供给国民政府军政部交通司各战区交通处、财政部、盐务总局、资委会、运务处、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等军事交通机关使用。不可否认,在原料匮乏、借贷经营等因素影响下,桐油车在战时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远无法与使用酒精的汽车相比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桐油车研制及使用,一改之前一直强调的"燃料—汽车"思路为"汽车—燃料"路径,既在前方国防抗战及后方交通运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打下了政治基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由于政治运动、经济体制转轨、法律不健全、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等诸多原因,造成我国市场经济诚信资源的严重缺失;诚信缺失造成了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受阻、出口损失严重、企业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儿童步行安全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加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2004年三城市交管部门14岁以下儿童步行者交
金庸武侠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学界对金庸小说的研究主要是文本视角,结合小说图像和文本多模态叙事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以视觉设计语法、图像认知框架和
本文通过对编码技术的研究,提出采用2.5混值编码方案研究十值运算电路;在电路具体实现过程中,借用T运算,设计2.5混值/十值T门: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真值表直接设计2-5混值/十值全加器和全
武侠小说叙事时空主要以明确、虚拟和淡化历史朝代三种方式指向中国古代社会之"历史"。在这一时空前提下,小说家又主要采取借用和架空两种方式想象重现或"改变"历史生活,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