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郭、茅的文学选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范式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文学选择,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不同范式.用单纯排位方式框定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地位,并不能充分展示他们以各自不同方式为推动中国文学以全新形态汇入世界文学发展主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文学史维度而论,三人基于各自文学理念所作出的选择、所聚焦的对象和所定位的目标,不仅深刻反映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且也展现出中国文学一种全新的思想、艺术观念和创作形态,反映出中国文学现代发展的新走向、新态势和新特征.
其他文献
如何在网络教学中将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是海外汉语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对340名海外汉语教师在线教学的现状、问题、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后疫情时代汉语教学由线下转到线上,带来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堂活动、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系列变化,教师的线上教学技巧、特别是如何提高课堂互动须不断提高.针对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呼吁加快汉语国际教育资源库建设、加强教师岗中培训、调整教学观念、加强线上教学互动以适应教学方式的变化.
集体所有权的“虚置”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宅基地所有权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虽然可将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类推为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农民集体”,但法理概念模糊、定性不明,以致宅基地所有权权能,尤其是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管理、收益和处分权能难以实现.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宜成为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组织形式,代行“农民集体”之职权.同时,宜依照特别法人的治理结构,构建符合民商法框架的特殊法人体系.
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存有内在的统一性:育德为先与全面发展在育人取向上的统一;协同育人与多维发展在育人内涵上的统一;知行合一与以人为本在育人过程上的统一.但在实践中,课堂的价值性被弱化,影响了知识系统的重构;课堂的协作性被忽视,有待师生的有效互动;课堂的生成性不明显,缺乏充分的实践设计.鉴于此,应将价值性与学理性注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实践性与思想性深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将交互性与个体性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项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