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中国1990-2019年0~14岁儿童溺水死亡情况,并探讨其发展变化趋势,为中国儿童溺水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溺水死亡数据,以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其标准化率,并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别拟合发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中国1990-2019年0~14岁儿童溺水总体发生率从37.17/10万减少到12.54/10万,相对下降了66.26%;标化发生率从21.78/10万减少到14.98/10万,相对下降了31.2
【机 构】
: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261053;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国1990-2019年0~14岁儿童溺水死亡情况,并探讨其发展变化趋势,为中国儿童溺水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溺水死亡数据,以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其标准化率,并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别拟合发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中国1990-2019年0~14岁儿童溺水总体发生率从37.17/10万减少到12.54/10万,相对下降了66.26%;标化发生率从21.78/10万减少到14.98/10万,相对下降了31.22%.儿童溺水发生率、标化发生率呈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Joinpoint回归显示,儿童溺水标化发生率年平均变化百分率总体为-1.3,男童为-2.5,女童为0;儿童溺水标化死亡率年平均变化百分率总体为-3.9,男童为-3.6,女童为-4.5;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童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女童,男童与女童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国儿童溺水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是近年来发生率有所回升.儿童溺水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预,同时在儿童溺水重点人群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生率与死亡率的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3种联合运动方案对睡眠障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为睡眠障碍运动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以招募的35名存在睡眠障碍的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AR组)(10名)、有氧联合身心运动组(AM组)(8名)、抗阻联合身心运动组(RM组)(9名)和对照组(CG组)(8名).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3次/周,60 min/次的干预,CG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干预前后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受试者主观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减少率、Actigraph GT3X+监测受试者客观
目的 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儿童青少年的骨矿物含量(BMC)的一致性,为BIA准确测量儿童青少年BMC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4-5月在广州市某区招募1469名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DXA和BIA技术分别测量BMC.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在对数转换的数据中进行.将BMC按性别年龄别三分位数分类,计算Kappa值评价一致性.以DXA测量值为因变量,建立BIA校正预测模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