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心脏外科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适合进行NPPV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及常规治疗组。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测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入组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有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3例,符合纳入标准77例,男性48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1.7±11.0)岁,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38例,瓣膜手术20例,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大血管手术7例,其他手术3例。无创通气组(n=39),常规治疗组(n=38)。无创通气组再插管率为12.8%,气管切开率10.2%,VAP发生率0,住院病死率12.8%,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84.2%、31.6%、18.4%和26.3%)(P<0.05或P<0.01)。无创通气组入组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8.0(10.5,43.0)h和4.0(2.0,5.0)d,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9.5(3.8,248.0)h和5.0(4.0,9.0)d,(P<0.05或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相近[分别为13.0(10.5,20.0)d和17.0(11.0,28.3)d,P>0.05]。NPPV治疗后2~4h,pH、PaCO2和PaO2均显著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P<0.05或P<0.01),与同时间点常规治疗组水平相近。结论:NPPV选择性用于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可显著降低再插管率,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NPPV在心脏术后患者中应用的适应证和影响疗效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诊治毒蕈中毒的经验。方法:对8例毒蕈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化验检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诊断胃肠炎型,2例诊断中毒性肝炎型,8例中肝功能异常5例。8例均
由于洞庭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夹有微薄层粉细砂的砂纹淤泥质土。而其存在可能会对砂纹淤泥质土的渗透特性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孔压静力触探、室内渗透试验和现场注水
高校采购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关注度高、风险大的工作,是各项监督检查、审计巡视的重点领域。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精神大背景下,如何完
收益法在实务应用中存在很多障碍,尤其是在参数的预测上,大数据技术恰好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优势,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收益法中将会优化收益法的整个评估流程。本文分析大数据
通过对PVC生产装置的挖潜改造和能源优化配置,实施离心母液回用、VCM自压回收和干燥废热利用等节能降耗措施后.生产1t PVC消耗的水为4.5t、电为170kW&#183;h、蒸汽为650k。
悬浮法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离心母液中含有少量PVA等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采用传统的混凝法和过滤法很难将其有效去除。在混凝法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离心母液,COD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病理诊断;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4-0315-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2月余”于2014年3月27日以“左心房粘液瘤”收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劳累及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休息后有所缓解,与体位无关,症状反复发作,爬坡、平路快走后心悸、气促症状明显,活动耐量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