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国学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启阵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出版过多种汉语音韵学和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学术专著和两种散文集。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是中文系(也叫汉语言文学系)的一个传统专业,主要基础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方言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一番思索,我选书目的标准是:原创性和系统性。所谓原创性,包括原典、创造两个方面,资料、方法都包括在内了;所谓系统性,指有限的几本书要基本覆盖一个学科领域,对本科学生而言,专业知识范围宜宽不宜窄。这里提供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本科学生必读书目”,基本上都是古书。对一般本科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深奥,困难不小。而这,正是为了体现为学当“取法乎上”的意思。好在,学习者对于浅显明白、循序渐进、最新成果等方面的诉求,都有教科书予以提供,加以满足。所推荐的著作,同学们一时间难以完全读懂,不必着急。阅读这份书单的主要作用是,一窥门径。这些著作,就是专门研究它们的学者,也是活到老、读到老的,而且谁都不敢说自己彻底读懂了它们。
  此外,现在的人们喜欢谈国学。我所推荐的这几种著作,可说是国学的基础,国学中的国学。
  《说文解字》,许慎
  东汉许慎,生前有“五经无双”的名声,他是一位研究经学的权威。众所周知,从经典著作问世的先秦时期传到汉朝,汉语言文字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人们阅读孔子等儒家学者留下的著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语言文字上加以注释,疏通。因此,在经学的名下衍生出了“小学”,研究文字的形音义,即语言文字之学。作为经学家,许慎撰写《说文解字》的目的,主要是为经学服务。换言之,《说文解字》是一部阅读经典著作的工具书,一部带有规范性质的字典。但是,由于许慎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说文解字》是一部思虑周详、体例完善的著作,加上其所处的时代去古未远,使得这一部字典成为我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同时具有集大成的水准和成就。直至今天,它仍是研究古文字学、甲骨学最重要的参考著作,一座无法绕过的桥梁。
  《说文解字》行文极其简括,但用词古奥,阅读难度很大,也缺少趣味性。因此,作为初学者,不妨参阅若干专门研究《说文解字》的后人著作。最具系统性且容易读懂的,是当代著名训诂学家陆宗达先生的《说文解字通论》。比较有难度的是清代几位学者的《说文》学著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这些著作,分别在形音义等方面各有擅长,或旁征博引,或深入浅出,各有特色。
  关于《说文解字》,有个情况值得一提。大家都知道,现代文学史上两位重要人物鲁迅、周作人兄弟,都是有着深厚国学基础的作家。他们的国学修养,跟他们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师从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有一定的关系。从保留至今的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等人的听课笔记看,章太炎当年讲《说文》,是一个字一个字往下讲的。
  《切韵》,陆法言
  如果说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研究汉字字形的著作,那么,《切韵》则是主要研究汉字读音的著作。正如《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切韵》则是音韵学的第一经典著作,二者在各自领域地位相埒。
  《切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后,士大夫阶层的一些人对当时方言分歧、文字缺少明确的标准读音、前人和当时学者的音韵学著作语音标准纷乱等现象,感到不满。一次类似沙龙的家庭聚会上,八位有学问的官员,于夜永酒阑之际,随意地讨论起读音的问题来。讨论显然是认真而热烈的,最后也达成了许多一致的意见。因此,主人家的公子陆法言就在其中一位的提议下,笔录了他们讨论的纲要。几十年后,陆法言在退出官场之后,教授学生之余,根据当年八位长辈那次讨论的纲要,结合自己多年的访学、潜心研究,撰写出了《切韵》一书。
  显然,陆法言撰写《切韵》,除了传播先人想法之外,他本人也有规范字音的愿望。书名中的“切”,意思是“正”,就是规范、正音的意思。
  书的内容性质,《切韵》跟《说文解字》有相同之处,都是字典,都逐字解释。所不同者,《说文解字》按部首编排(把汉字分为540部),《切韵》按读音编排。先按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接着按韵部排列,一共分出193个韵部。每个韵部内部,再按声母的不同,分出小韵。每个小韵的第一个字下边,用反切的方法注出读音。这样的编排和反切注音,等于分析、归纳出了一种当时的标准语大致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体系。
  《切韵》成书于隋朝仁寿元年(601年),时当中古,因此被当成典型的中古音系。研究汉语音韵学的人,把《切韵》当做桥梁,当做出发点:上推上古音,发展出古音学;下绎近代音,发展出今音学;将其展示为图表形式,发展出等韵学。《切韵》在研究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切韵》问世不久,即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官私增补、修订者络绎不绝,唐朝有孙愐的《唐韵》,宋代有官修的《广韵》、《集韵》,因为这些增补修订本的流传,原本《切韵》反而湮灭了,只有几种残缺不全的写本流传下来。因此,今天研究《切韵》所代表的中古音系,主要根据是保存完好的《广韵》。
  跟《切韵》相关的几种著作,也不能不读。当年参加讨论并且起了重要作用的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其中专谈读音问题的《音辞篇》,跟陆法言《切韵序》有相通之处,是研究《切韵》音系及其性质的重要参考文献。当代著名音韵学家周祖谟先生的《广韵校本》,是诸多版本中校订较为精审的一种。清代音韵学家陈澧的《切韵考》,发现了利用《切韵》反切上下字研究《切韵》声母、韵母的系联法,这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大发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系联法的价值远不止研究《切韵》,还可以应用于研究所有反切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制的《汉语方言调查字表》,虽然主要用于调查汉语方言语音系统,进行古今声韵调对比,但是,如果能用心阅读,它也是非常好的了解《切韵》音系具体情况的读本。   《尔雅》
  《尔雅》著者是谁,自古以来,有周公、孔子门人、汉儒等不同说法。《尔雅》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堪称辞书的开山之作。
  现代学者归纳《尔雅》的释义方法,主要是以雅言(古时候的标准语)解释方言和以今语解释古语两个方面。我们知道,《说文解字》、《切韵》都是字典,都有释义的内容。《尔雅》不同于它们的地方,主要是编排方法不同:《说文解字》按字形部首,《切韵》按读音,《尔雅》按事类和义类。显然,《尔雅》更像今天的百科全书。因此,阅读《尔雅》可以丰富我们古代语言、百科方面的知识。举例来说,《释亲》一篇,可以让我们知道,我国关于人伦的各种称呼。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关系,在《尔雅》中都有记载。
  为了更好地理解《尔雅》,扩展有关知识,还可以阅读晋代郭璞的注、北宋邢昺的《尔雅疏》、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等。
  《释名》,刘熙
  东汉刘熙《释名》编排体例,类似《尔雅》,也是逐条训释。客观地说,释义本身无法跟《尔雅》相比,但是它自有特点:大量使用声训方法。具体地说,其声训条例分同音、双声、叠韵三种。《释名》中的声训,因为是前人及当时声训成果的汇总,对于我们了解古人关于词语声音跟意义的关系的认识、研究古代音韵,都是有用的材料。
  《释名》历来传本,缺讹严重。清代王先谦将毕沅《释名疏证》、成蓉镜《补正》、吴翌寅《校议》、孙诒让《札迻》加以集萃,成为《释名疏证补》,是阅读《释名》不可或缺的辅助著作。
  《方言》,杨雄
  《方言》全名《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轩,一种轻便马车,古时候朝廷派出采风官,到各地了解风土民情,包括语言。口吃、有强烈的流芳百世思想的杨雄,搞过文学创作(写过《甘泉》《羽猎》《长杨》等赋),写过哲学著作(《太玄》《法言》等),喜欢研究古文奇字(写过《仓颉训纂》),也曾亲自调查方言。调查的方法是利用当时汉朝类似今天“两会”的机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限于财经统计方面的官吏)调查各地方言词语,然后整理,编排成文,类似今天的方言词典。这就是《方言》。
  《方言》全部只有11900余字,词语675条,篇幅很有限,不像是完整的著作。但是,它作为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的意义相当重大。再者,它所记录的词语,也是我们研究当时方言、语音的重要资料。
  晋朝的郭璞给《方言》作过精彩的注释。利用郭璞的注释,可以看出汉晋三百年间词语变化的一些情况。清代戴震的《方言疏证》和钱绎的《方言笺疏》,当代学者周祖谟先生的《方言校笺》,都是阅读《方言》的重要参考书。本人所著《秦汉方言》,曾利用杨雄《方言》等资料研究秦汉时期的汉语方言和音韵。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6~36个月儿童都能穿的衣服Petit Pli。英國皇家艺术学院Ryan Mario Yashin设计。
2005年的夏天,  在美国纽约州Albany举行的全球脑机接口数据分析大赛中,  我国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  超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第一名。  自此,中国的脑机接口研究也取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我们将能看到生物体和数字技术结合的智能生物?  如今,各路人工智能人马大战江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已经被认为可以深度模仿人脑的思维方式,在很多领域
2018年8月6日晚, 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在杭州隆重举行。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袁由敏设计团队创作的作品“潮涌”,被组委会最终正式确定为杭州亚运会会徽。  亚运会是公众关注的体育文化盛事,赋予亚运会会徽丰富内涵,得到社会公众认同,讲好杭州故事,是袁教授会徽设计的基本初衷。经过长时间调研、分析,他最终将关键词锁定为四个字:“钱江潮水”。  钱江潮水几乎是杭州独有的千古奇观。纵览世界,大江、
“00后”新同学来了,他们学什么专业?在高校迎新现场,不仅有文史哲、数理化等院系,还有众多“实验班”“实验学院”和“书院”等。为营造热烈氛围,高校十八般武艺竞相登场,合影、慢递和吉祥物等等。  1.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报到现场  2.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院(文科)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  3.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也是北林2018
在中国传媒大学,每一栋楼都有编号,从一到五十挨个标码。  二十四号楼处在学校的最南边儿,从南门进去,右拐,二百米就到了。  这栋四层小楼原本是学校的图书馆,二〇一二年气派的新图书馆建成后,崔永元与母校合作,  这里重新装修,成为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24号楼里有崔永元的口述历史团队从各地搜集的珍贵文本、影像资料,数字化的储存资料,可以进行系统、专业的研究。此外,这里还是一座小而美的博物馆。 
斯涅,“心怀?人生故事”创始人、瑜伽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是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创始人、纵横学堂人文教育项目联合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瑜伽与东方文化》课程教师。曾就职于美国著名社会创新中心Ashok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机构。  一所大学,从其设计理念到各个细节,也许都要追溯到那几个最根本的问题: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
每个大学生都会有和大学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在图书馆为理想奋斗的记忆,在体育馆挥汗如雨的记忆,在如诗如画的教学楼前晨读的记忆,在艺术馆里欣赏让人赞叹不已的藏品的记忆,在实验室里因成果而欢呼的记忆。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大学校园的独特感情。  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有36所高校积极参与。活动在中国大学生网(www.chinacampus.org)设立了“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中小学校长与家长云集的座谈会,主题当然是教育,围绕教育理念和考试的话题,双方不知不觉分成两派,为考试制度辩护者有之,针锋相对的亦有之,讨论很是理性,最后虽无定论,但对考试在人才选拔方面所起的作用,持异议者确实不多。  要论考试制度之悠久,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上千年的时间里,考试成为学霸们实现个人目标的最佳途径,据说连英国的文官考试,都受到中国科举的影响,真相如何且不论,但
在特朗普政府的施政优先议题排序中,首先是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其次是反对伊斯兰恐怖主义,它直接关乎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优先”的核心理念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或将在对内、对外事务上采取以美国利益为准的务实政策,而不会像奥巴马政府一样更注重美国充当的世界领导角色。于中美关系而言,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博弈并非美国全球战略的优先议题。  美国中下层社会“反全球化”思潮弥漫,特朗普政府或在中美经贸等议题上实施保护
一条龙对接各种资源  “早在大三,我就和小伙伴们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了。”李凯是浙大2013级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他的公司刚刚成立还不到一年,主要做的是青少年体育运动培训业务。“我们三个合伙人是在学校的水上运动俱乐部认识的,大家基于同样的爱好,毕业后一起创立了这家公司。”  事实上,李凯公司的筹备远在毕业前半年就已经开始,而他的母校浙江大学更是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帮助与服务。  “我们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