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272-02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独特优势和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企业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探索企业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措施,丰富企业党建工作内涵。笔者以为,在“新时代”理论统领下,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应切实做到“三个五”。
一、增强五个观念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史无前例地把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作为国企基层党组织,打铁还需自身硬,更应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始终保持先进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增强执政观念。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细胞,必须首先增强执政观念,围绕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具体地说,就是要形成以巩固执政地位为目标,维护中央权威,始终与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一是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要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二是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好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树立依法执政的观念,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依法执政中体现对国企的全面领导。
2.增强支持观念。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随着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为其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利益的重配,权利的重组,就业的重选,关系的重建,等等,都可能带来大量的思想工作,对此,企业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支持行政的工作,做其坚强后盾,党政一致,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夺取供给侧改革的新胜利。
3.增强全局观念。要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统揽全局观念,确保党组织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章》和公司章程赋予党组织的一项权力,更是一项责任。企业要根据《党章》的要求,在支持行政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对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的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摆脱“参与多了怕越权,参与少了怕失职”的困扰,积极主动集体决策。这一方面是对行政工作的大力支持,把握方向,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便于掌握情况,心中有数,统一步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凡行政的具体工作,最好让行政领导出面,这既发挥了行政领导指挥命令的优势,有体现了党组织对全局的领导。
4.增强维护观念。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在维护行政“首长”的中心地位,鼓励其大胆工作,其实质是维护党的工作。因为作为执党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组织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进行的。企业基层党组织维护好行政的各项权利,搞好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形式。因此,要维护好行政领导依法依德独立行使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利,这种权利维护得越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越发挥突出。
5.增强服务观念。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主要是围绕生产安全经营效益以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服务,是在思想上、组织上提供保障与动力。增强服务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为生产安全经营管理以及稳定工作服务的意义,既是在基层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又是具体途径。因此,基层党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同时要树立依靠意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群众路线,企业基层党组织依靠职工群众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上,要尊重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力,充分发挥其作用,把职工群众的意愿体现到生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实践中去,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二、提高五个素养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无论企业领导体制如何调整、治理机制如何变化、监管模式如何创新,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绝不能动摇,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有比行政等其它组织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本领,实行非权力影响(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这也是对行政等领导的要求),才能激发人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企业党组织极其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五个要素”。
1.提高品德素养,增强职工的敬爱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及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提高其思想素质、诚信意识及其修养。俗话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把心理那杆秤摆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有些事情群众能做,我们不能做。比如夜总会、会所等高消费娱乐场所,党员干部不能去,要有这个自觉性。所谓“自觉性”,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好的品德和官德。如果品德官德不好,就会产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要认真践行共产党人的为政之德,确保把這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因此,企业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要严守底线,自觉从各种吃喝关系文化、低级庸俗的消遣文化中解脱出来,保持共产党人的到的情操,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增强职工对党组织的敬爱感,从而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2.提高才能素养,增强职工的敬佩感。在面对供给侧改革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新时期,企业党组织及其一班人,要迅速提高其领导才能,不仅要成为生产安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要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只有自己弄懂了、学通了,并付诸实践,取得成效,才能指导工作,使职工产生党组织的敬佩感,才能影响和带劳动职工提高业务技术素质,增强抗风险能力,争取工作主动。
3.提高知识素养,增强职工的信赖感。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国际国内开放市场的全方位、多系列的制度改革与重建。它要求各级领导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作为企业党组织及期一班人,不仅要善于实践,还须具有较高的理伦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决定一个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老百姓说:钱累人,物累人,唯有知识不累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才能在在实践中学多识广,思想敏捷,有的放矢。从而增强职工对党组织的信赖感。
4.提高情感素养,增强职工的亲切感。无论推行什么制度,实行什么管理,都必须注重对人的情感培养,以心换心,增强工作的协调感和融洽感。因此,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求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中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理解,协调鼓劲,以增强职工对党组织的亲切感,有什么话,什么意见或建议,及时向党组织提出,以便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5.提高民主素质,增强职工的公平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无论实行股份制,还是实行混合制等,都需要加强民主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尤其是生产经营的一些重大问题,或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应征求其意见,交职代会或股东会讨论研究。否则,多数职工群众不知道或不支持,那工作必然难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也充分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是真正英雄的思想。对此,企业党组织要善于把握、做好工作,且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通过一些宣传讲解,职工群众是会茅塞顿开的,是能通情达理的。这样既尊重了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集思广益,修正问题,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使其产生对党组织办事的公正感,党组织的核心及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掷地有声,落到实处。
三、端正“五官形象”
一个人要富有朝气、活力,需要经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一级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富有凝聚力、战斗力,也要对镜检查,端正形象,不仅在团结、勤政上要做出表率,而且在作风、廉政上要做出样子。尤其是在当前新旧体制交替中,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所突出强调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因此,必须加强各级组织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企业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廉政建设搞好了,职工群众气顺了,也等于做了大量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便是这个道理。从一些情况看,当前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要端正以下“五官”形象。
1.端正“斜视”形象。所谓“斜视”,就是察言观色,做表面文章,做工作为了给上级看,上级在场,表现一番,又是汇报,又是“大干”;上级不在,便拖拖拉拉,另搞一套,占着位置不作为。这种“斜视眼”现象对基层工作危害极大,其影响,可使基层工作由主动变被动,由超前变滞后,甚至可能因未得到及时治理,形成浮夸、短期行为等现象,贻害无穷。因此,必须予以端正。要教育黨员干部,我们干工作不是图“政绩”、做给上面看的,而要实在,群众称赞,给群众留下好的印象。俗话说:虎死留张皮,人死留个名。这个“名”就是在千千万万个“干”中立起来的,让群众依赖、留念、难忘。
2.端正“头晕”现象。所谓“头晕”,就是遇到问题、矛盾逃避、躲闪,支支吾吾,怕担责任,好似得了头晕症。这种“症状”当前在一些不干事的人中表现尤为突出,自以为聪明,耍滑头,其实群众是最鄙视和瞧不起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尽职责,敢做敢当,承担责任。这样,才不愧于自己的“形象”。
3.端正“鼻涕”形象。所谓“鼻涕”,就是因为别人工作有成绩,贡献大,得了应得的利益,而自己像得了伤风感冒一样,也要攀比,当其利益达不到要求,还“感冒”不止,思想不通,甚至有的还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利用权力,弄虚作假,为自己或小团体开“绿灯”等等。这种现象,在有的基层党员干部身上表现较为明显。因此,必须及时治愈,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4.端正“耳偏”形象。所谓“耳偏”,就是喜欢听好听的,不愿闻逆耳的,见表扬乐滋滋、笑哈哈,说批评听不见,不理睬。这种现象,对公、对私都是有极大的危害性,必须加以“医治”,以增强基层党组织肌体的活力。
5.端正“歪嘴”形象。所谓“歪嘴”,就是当面不说,背后胡说,会上不讲,会下乱讲。明明是集体研究做出的决定,硬说是个人做的工作;是好事留给自己,是得罪人的事便推给别人;本来集体研究未做出决定,但要私下通气走风,体现自己为群众办事的“热心”,捞资本、拉选票;本来某同志没那么回事或有点小缺点,没必要渲染,但要道听途说,传播谣言以讹传讹,弄得大家不团结或某同志工作被动,威信大减;明明上级要求工作抓落实,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加强对工作的领导,但要来个“落实就是收费”(提价收费。好像不提加收费工作就无法开展)、“协调就是喝醉”(几个人聚在一起划拳喝酒不醉不算兄弟)、“领导就是开会”(安排落实工作就是天天开会),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的党的形象,必须治理端正。
综上所言,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形势下,要发挥好企业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的作用,不仅需要增强“五个观念”,提高“五个素养”,而且还必须端正“五官形象”,从严要求,从严治党。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独特优势和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企业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探索企业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措施,丰富企业党建工作内涵。笔者以为,在“新时代”理论统领下,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应切实做到“三个五”。
一、增强五个观念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史无前例地把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作为国企基层党组织,打铁还需自身硬,更应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始终保持先进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增强执政观念。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细胞,必须首先增强执政观念,围绕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具体地说,就是要形成以巩固执政地位为目标,维护中央权威,始终与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一是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要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二是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好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树立依法执政的观念,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依法执政中体现对国企的全面领导。
2.增强支持观念。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随着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为其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利益的重配,权利的重组,就业的重选,关系的重建,等等,都可能带来大量的思想工作,对此,企业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支持行政的工作,做其坚强后盾,党政一致,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夺取供给侧改革的新胜利。
3.增强全局观念。要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统揽全局观念,确保党组织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章》和公司章程赋予党组织的一项权力,更是一项责任。企业要根据《党章》的要求,在支持行政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对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的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摆脱“参与多了怕越权,参与少了怕失职”的困扰,积极主动集体决策。这一方面是对行政工作的大力支持,把握方向,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便于掌握情况,心中有数,统一步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凡行政的具体工作,最好让行政领导出面,这既发挥了行政领导指挥命令的优势,有体现了党组织对全局的领导。
4.增强维护观念。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在维护行政“首长”的中心地位,鼓励其大胆工作,其实质是维护党的工作。因为作为执党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组织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进行的。企业基层党组织维护好行政的各项权利,搞好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形式。因此,要维护好行政领导依法依德独立行使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利,这种权利维护得越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越发挥突出。
5.增强服务观念。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主要是围绕生产安全经营效益以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服务,是在思想上、组织上提供保障与动力。增强服务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为生产安全经营管理以及稳定工作服务的意义,既是在基层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又是具体途径。因此,基层党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同时要树立依靠意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群众路线,企业基层党组织依靠职工群众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上,要尊重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力,充分发挥其作用,把职工群众的意愿体现到生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实践中去,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二、提高五个素养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无论企业领导体制如何调整、治理机制如何变化、监管模式如何创新,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绝不能动摇,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有比行政等其它组织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本领,实行非权力影响(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这也是对行政等领导的要求),才能激发人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企业党组织极其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五个要素”。
1.提高品德素养,增强职工的敬爱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及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提高其思想素质、诚信意识及其修养。俗话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把心理那杆秤摆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有些事情群众能做,我们不能做。比如夜总会、会所等高消费娱乐场所,党员干部不能去,要有这个自觉性。所谓“自觉性”,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好的品德和官德。如果品德官德不好,就会产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要认真践行共产党人的为政之德,确保把這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因此,企业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要严守底线,自觉从各种吃喝关系文化、低级庸俗的消遣文化中解脱出来,保持共产党人的到的情操,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增强职工对党组织的敬爱感,从而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2.提高才能素养,增强职工的敬佩感。在面对供给侧改革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新时期,企业党组织及其一班人,要迅速提高其领导才能,不仅要成为生产安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要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只有自己弄懂了、学通了,并付诸实践,取得成效,才能指导工作,使职工产生党组织的敬佩感,才能影响和带劳动职工提高业务技术素质,增强抗风险能力,争取工作主动。
3.提高知识素养,增强职工的信赖感。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国际国内开放市场的全方位、多系列的制度改革与重建。它要求各级领导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作为企业党组织及期一班人,不仅要善于实践,还须具有较高的理伦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决定一个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老百姓说:钱累人,物累人,唯有知识不累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才能在在实践中学多识广,思想敏捷,有的放矢。从而增强职工对党组织的信赖感。
4.提高情感素养,增强职工的亲切感。无论推行什么制度,实行什么管理,都必须注重对人的情感培养,以心换心,增强工作的协调感和融洽感。因此,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求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中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理解,协调鼓劲,以增强职工对党组织的亲切感,有什么话,什么意见或建议,及时向党组织提出,以便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5.提高民主素质,增强职工的公平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无论实行股份制,还是实行混合制等,都需要加强民主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尤其是生产经营的一些重大问题,或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应征求其意见,交职代会或股东会讨论研究。否则,多数职工群众不知道或不支持,那工作必然难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也充分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是真正英雄的思想。对此,企业党组织要善于把握、做好工作,且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通过一些宣传讲解,职工群众是会茅塞顿开的,是能通情达理的。这样既尊重了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集思广益,修正问题,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使其产生对党组织办事的公正感,党组织的核心及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掷地有声,落到实处。
三、端正“五官形象”
一个人要富有朝气、活力,需要经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一级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富有凝聚力、战斗力,也要对镜检查,端正形象,不仅在团结、勤政上要做出表率,而且在作风、廉政上要做出样子。尤其是在当前新旧体制交替中,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所突出强调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因此,必须加强各级组织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企业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廉政建设搞好了,职工群众气顺了,也等于做了大量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便是这个道理。从一些情况看,当前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要端正以下“五官”形象。
1.端正“斜视”形象。所谓“斜视”,就是察言观色,做表面文章,做工作为了给上级看,上级在场,表现一番,又是汇报,又是“大干”;上级不在,便拖拖拉拉,另搞一套,占着位置不作为。这种“斜视眼”现象对基层工作危害极大,其影响,可使基层工作由主动变被动,由超前变滞后,甚至可能因未得到及时治理,形成浮夸、短期行为等现象,贻害无穷。因此,必须予以端正。要教育黨员干部,我们干工作不是图“政绩”、做给上面看的,而要实在,群众称赞,给群众留下好的印象。俗话说:虎死留张皮,人死留个名。这个“名”就是在千千万万个“干”中立起来的,让群众依赖、留念、难忘。
2.端正“头晕”现象。所谓“头晕”,就是遇到问题、矛盾逃避、躲闪,支支吾吾,怕担责任,好似得了头晕症。这种“症状”当前在一些不干事的人中表现尤为突出,自以为聪明,耍滑头,其实群众是最鄙视和瞧不起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尽职责,敢做敢当,承担责任。这样,才不愧于自己的“形象”。
3.端正“鼻涕”形象。所谓“鼻涕”,就是因为别人工作有成绩,贡献大,得了应得的利益,而自己像得了伤风感冒一样,也要攀比,当其利益达不到要求,还“感冒”不止,思想不通,甚至有的还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利用权力,弄虚作假,为自己或小团体开“绿灯”等等。这种现象,在有的基层党员干部身上表现较为明显。因此,必须及时治愈,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4.端正“耳偏”形象。所谓“耳偏”,就是喜欢听好听的,不愿闻逆耳的,见表扬乐滋滋、笑哈哈,说批评听不见,不理睬。这种现象,对公、对私都是有极大的危害性,必须加以“医治”,以增强基层党组织肌体的活力。
5.端正“歪嘴”形象。所谓“歪嘴”,就是当面不说,背后胡说,会上不讲,会下乱讲。明明是集体研究做出的决定,硬说是个人做的工作;是好事留给自己,是得罪人的事便推给别人;本来集体研究未做出决定,但要私下通气走风,体现自己为群众办事的“热心”,捞资本、拉选票;本来某同志没那么回事或有点小缺点,没必要渲染,但要道听途说,传播谣言以讹传讹,弄得大家不团结或某同志工作被动,威信大减;明明上级要求工作抓落实,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加强对工作的领导,但要来个“落实就是收费”(提价收费。好像不提加收费工作就无法开展)、“协调就是喝醉”(几个人聚在一起划拳喝酒不醉不算兄弟)、“领导就是开会”(安排落实工作就是天天开会),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的党的形象,必须治理端正。
综上所言,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形势下,要发挥好企业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的作用,不仅需要增强“五个观念”,提高“五个素养”,而且还必须端正“五官形象”,从严要求,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