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65-01
艺术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多是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可能也有实践安排,然而出来的多是模仿,及所谓的作业。很少真正意义上的在一种能够出成品的操作中进行教与学。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是与商业市场机密结合的专业,那么以实战训练推动艺术设计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课堂中学习,而是在社会中工作,自己所完成的每项训练,是有目的的,是用来让市场检验的,而不是仅仅只靠分数来检验学生的成绩,动力与激情很有可能再此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摄影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战训练机会。摄影教学从直观上来讲,是培养摄影人才。在深层次上理解,它属于视觉艺术门类,依靠专门造型工具,进行形象创作的一门学科。如果我的摄影教学仅仅是让我们的设计专业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的话,我想大可不必开设这门课程了。很多大众百姓买回相机看看说明书基本就会使用相机了,再在长期的拍摄中也可能会了解一些什么如何用光等等技巧。
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必须要利用摄影来完成他的设计工作,那我为何不直接利用这样的设计在摄影教学中直接进行实战训练呢。比如,广告招贴设计在如今的时代,无论是商业方面的还是公益方面的,摄影出来效果是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具有优越性的,那我就在摄影教学中去完成某个广告任务。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去如何如何构图,如何用光,如何运用形式法则,或是沉浸在那些书中的经典,而不知如何去运用。
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高雅的审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该门课程,究其原因我们还是从设计专业教学框架中进行分析。
1. 基础图形感知训练,课程包括:
速写、素描、色彩、透视、图案、构成设计、视觉表现手法等。
2. 审美理论基础:
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广告概论、设计史等。
3. 图文设计及应用:
电脑软件等。
4. 摄影与实践:
静物摄影、广告摄影、艺术摄影、风景摄影、新闻摄影、影视等等。
在基础图形感知训练中,以徒手绘画方式,描述物体基本关系,有平面空间筹划能力。素描中有结构素描,使同学认识构成图形的二维三维的基本元素,明暗变化,认识到光线对造型的影响,通过对结构的深入感知,增强空间想象的能力;色彩训练,除了强化对造型元素的感受外,还对完整的造型手段做全面剖析。
在摄影课程中,学生恰恰是要学会如何利用光线去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空间位置或制造特定的气氛。譬如,在摄影中使用硬光(直射光)形成一种硬朗的画面;使用软光(散射光)形成一种较柔和的画面。在摄影中如何处理好影调的问题,也正是对设计专业以上开设课程的一个检验,或是一个再训练。
掌握传统图像构筑的基本法则,与摄影的图像处理方式做好承接基础;图案训练,了解视觉艺术中的图形语言。
图形构成的训练对图案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助于塑造风格化的造型形式,使得我们的审美眼光进一步得到提高,不同民族、种族对图案的表现,通过分析形式构成经典艺术语言,也是摄影的基础训练中一门重要课程。
在视觉表现手法上,摄影教学几乎与设计课程中的招贴设计等有着直接关联,很多的广告招贴制作就需要依赖摄影前期工作共同完成。
摄影的构图、摄影的色彩构成这些与平面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形式美法则的学习中,多样统一、均衡与对照、节奏与韵律、简约原则等都是要学会运用的,并且想运用的好,还要灵活思维,“应从有法求无法”。
随着近年来数码相机的迅速普及,数码技术在各个传播领域中成为主流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那么电子暗房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在我们的摄影教学中作为非专业摄影教学中大多偏向于数码相机,电子暗房技术(电脑制作)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电脑软件课也正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 photoshop软件的学习可以在摄影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实战。
最后想说的,“摄影就是用光作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摄影最关键的就是要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作意识的训练(这也正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在摄影构图、摄影色彩构成等方面发挥专业特点,提高艺术修养,真正把摄影这门技术加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视觉表现手法训练课程的开设,我认为是比较富于想象力和挑战性的。那么,在摄影课堂上的实践中,动脑动手,勇于探索的精神需要得到充分展现,这些都给予艺术设计专业充分的训练和实践机会。
艺术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多是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可能也有实践安排,然而出来的多是模仿,及所谓的作业。很少真正意义上的在一种能够出成品的操作中进行教与学。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是与商业市场机密结合的专业,那么以实战训练推动艺术设计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课堂中学习,而是在社会中工作,自己所完成的每项训练,是有目的的,是用来让市场检验的,而不是仅仅只靠分数来检验学生的成绩,动力与激情很有可能再此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摄影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战训练机会。摄影教学从直观上来讲,是培养摄影人才。在深层次上理解,它属于视觉艺术门类,依靠专门造型工具,进行形象创作的一门学科。如果我的摄影教学仅仅是让我们的设计专业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的话,我想大可不必开设这门课程了。很多大众百姓买回相机看看说明书基本就会使用相机了,再在长期的拍摄中也可能会了解一些什么如何用光等等技巧。
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必须要利用摄影来完成他的设计工作,那我为何不直接利用这样的设计在摄影教学中直接进行实战训练呢。比如,广告招贴设计在如今的时代,无论是商业方面的还是公益方面的,摄影出来效果是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具有优越性的,那我就在摄影教学中去完成某个广告任务。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去如何如何构图,如何用光,如何运用形式法则,或是沉浸在那些书中的经典,而不知如何去运用。
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高雅的审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该门课程,究其原因我们还是从设计专业教学框架中进行分析。
1. 基础图形感知训练,课程包括:
速写、素描、色彩、透视、图案、构成设计、视觉表现手法等。
2. 审美理论基础:
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广告概论、设计史等。
3. 图文设计及应用:
电脑软件等。
4. 摄影与实践:
静物摄影、广告摄影、艺术摄影、风景摄影、新闻摄影、影视等等。
在基础图形感知训练中,以徒手绘画方式,描述物体基本关系,有平面空间筹划能力。素描中有结构素描,使同学认识构成图形的二维三维的基本元素,明暗变化,认识到光线对造型的影响,通过对结构的深入感知,增强空间想象的能力;色彩训练,除了强化对造型元素的感受外,还对完整的造型手段做全面剖析。
在摄影课程中,学生恰恰是要学会如何利用光线去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空间位置或制造特定的气氛。譬如,在摄影中使用硬光(直射光)形成一种硬朗的画面;使用软光(散射光)形成一种较柔和的画面。在摄影中如何处理好影调的问题,也正是对设计专业以上开设课程的一个检验,或是一个再训练。
掌握传统图像构筑的基本法则,与摄影的图像处理方式做好承接基础;图案训练,了解视觉艺术中的图形语言。
图形构成的训练对图案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助于塑造风格化的造型形式,使得我们的审美眼光进一步得到提高,不同民族、种族对图案的表现,通过分析形式构成经典艺术语言,也是摄影的基础训练中一门重要课程。
在视觉表现手法上,摄影教学几乎与设计课程中的招贴设计等有着直接关联,很多的广告招贴制作就需要依赖摄影前期工作共同完成。
摄影的构图、摄影的色彩构成这些与平面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形式美法则的学习中,多样统一、均衡与对照、节奏与韵律、简约原则等都是要学会运用的,并且想运用的好,还要灵活思维,“应从有法求无法”。
随着近年来数码相机的迅速普及,数码技术在各个传播领域中成为主流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那么电子暗房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在我们的摄影教学中作为非专业摄影教学中大多偏向于数码相机,电子暗房技术(电脑制作)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电脑软件课也正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 photoshop软件的学习可以在摄影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实战。
最后想说的,“摄影就是用光作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摄影最关键的就是要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作意识的训练(这也正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在摄影构图、摄影色彩构成等方面发挥专业特点,提高艺术修养,真正把摄影这门技术加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视觉表现手法训练课程的开设,我认为是比较富于想象力和挑战性的。那么,在摄影课堂上的实践中,动脑动手,勇于探索的精神需要得到充分展现,这些都给予艺术设计专业充分的训练和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