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井冈山精神 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一、深刻认识井冈山精神的红色基因


  从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到1930年2月红军主力转战赣西南,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湘赣边界的红土地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红军和人民水火同赴、生死与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缔造了壮丽辉煌的革命文化,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井冈山精神的理论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样本,激发了进步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热忱和对新的社会革命的憧憬。1919年12月在北京期间,毛泽东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革命书刊,建立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后丝毫没有动摇过”。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井冈山斗争,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为井冈山精神铺就了厚重的真理底色。
  党的领导是井冈山精神的政治基因。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缔造的伟大革命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每到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能作出正确抉择,化危为机。在“中心城市暴动”的斗争路线遭遇挫折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乡村,创建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火种,积蓄了革命力量。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特委、军委,共同构建了革命领导体系,通过开展政治训练与思想教育、把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举措加强党的建设,增强了党员政治觉悟,提高了党组织的革命性和革命队伍的纯洁性,为井冈山精神注入了红色基因。
  党的初心使命是井冈山精神的实践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井冈山,党始终把根据地群众放在心中。领导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铲除封建地租剥削;建立红军医院,无偿为劳苦民众治病抓药;建设多个红色圩场,保障商人权益,活跃商品贸易;颁布《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等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务实的举措和优良的作风,使根据地群众从心底里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二、准确把握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2016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井冈山看望慰问老区干部群众,就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井冈山精神提出了重要要求,为我们学习好传承好践行好这一伟大革命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定执着追理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共产党人毫无惧色,义无反顾地投入新的战斗。井冈山时期战斗不断,红军接连遭遇了“三月失败”“八月失败”等严重挫折,加之“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伤病员日多而“医生药品均缺”,但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信革命必将成功。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光辉著作,用充满诗意和豪情的语言,展望了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驱散了笼罩在根据地上空的迷霧,鼓舞了井冈山军民的革命信心。
  实事求是闯新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服教条主义干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创造。秋收起义后,前委书记毛泽东审慎判断形势,率领工农革命军“向萍乡退却”,一路栉风沐雨,引兵上井冈山。在这条荆棘丛生的革命道路上,毛泽东始终胸怀大局、着眼大势,坚持独立思考,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929年底,共产国际执委会开始关注“毛泽东的军队”,并将其“内部结构、政治工作的组织”作为“范例”。各根据地也提出了“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学习朱毛红军”的口号。正是这种“不唯书”的自觉、“不唯上”的清醒、“只唯实”的坚持,才使井冈山道路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
  艰苦奋斗攻难关。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传家之宝,也是井冈山斗争得以坚持和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内物资匮乏,生活之困难“有时真是到了极度”。共产党人坚持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一方面带头厉行节约,“毛委员点一根灯芯”光耀千秋;一方面组织生产自给,“朱德的扁担”传为美谈。正是坚持“什么人都是一样苦”,才使红军“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餐餐吃得精打光。”这就是当时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
  依靠群众求胜利。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行军作战时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甫一立足即建章立制,保障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每有敌军进犯,边界群众无论妇孺老幼,皆持枪举棒、奔赴战场。正是有了革命群众的支持,在黄洋界哨口,红军才能以不足1个营的兵力,击溃敌军4个团的进攻;在永新城外,红军才能以不足1个团的兵力,围困敌军11个团达25天之久。这些经典战例,充分彰显人民群众才是革命之基、胜利之本。

三、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新任务新要求,弘扬井冈山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坚定理想信念,巩固伟大工程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要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用党史讲党性,让党员干部从中汲取丰润滋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理想信念不是虚无缥缈的,在迎接风险挑战冲击的重大关口上,党员干部要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树立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标杆,切实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实事求是,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继续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符合客观规律,既要保持水滴石穿的历史耐心,不犯一味求快的“急性病”;又要强化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犯因循怠惰的“拖延症”;更要增强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不犯畏缩不前的“恐惧症”。要尊重客观实际、尊重人民意愿,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时时着眼实际、处处立足实地、事事追求实效,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坚持艰苦奋斗,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倒风逆流,世界政治秩序不稳定因素叠加,我们必须用好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同一切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风险挑战,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风险挑战,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风险挑战,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挑战,危害我国实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险挑战,展开坚决而彻底的斗争。我们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行动特别果敢,既居安思危,又临危不惧;既励精图治,又内敛自省,通过长期艰苦奋斗,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坚持依靠群众,谱写伟大梦想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途上,我们党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牢根基。无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绝不能忘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上下苦功、求实效,确保党的纾困措施直达基层、党的为民宗旨直抵人心,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执笔:梅黎明)(责任编辑:冯静)
其他文献
在上海国民党龙华监狱墙壁上,有一位共产党员当年留下的诗句:“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是无数龙华革命烈士英勇不屈精神的写照,罗亦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1902年出生。14岁时,罗亦农考入由美国人开办的益智学校。由于不愿意听神学课、不满教会对学生活动的诸多限制,他多次不顾禁令冲出校门参加反日游行活动。1919年夏,在五四运动和进步思想
14个中国人,一艘伤痕累累的渔船,冲破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重重阻拦,奇迹般地实现中国民间保钓队员登上钓鱼岛的梦想。  而在“启丰二号”从突破日方围追堵截到返航途中,在这艘保钓渔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由此番“8·15”保钓事件,中国民间保钓格局折射出了怎样的境遇?  “我们拿起了砖头警告日本警察”  2012年8月15日下午,河南籍民间保钓人士方晓松告诉《新民周刊》,包括他在内的首批7位已登上钓鱼岛的民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这是我们的处世之道。可是,你知道吗?通过细心观察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民俗乡规,从而得到启迪,再进行发明创新,也是发明创造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风俗启迪法。  在阿拉伯国家,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无论居家或旅行,每日都会按时祈祷。祈祷时,他们一定要跪拜于地毯上,且面向圣城麦加。根据这一风俗,你想到什么创意了吗?  比利时人范德维格在旅途中发现这种风俗
秀芝婶住在城郊,丈夫去得早,她没工作,家里的田地也征用得只剩一畝不到了,身边还剩小儿子没结婚,所以她还歇不了。  秀芝婶种菜卖菜。种菜不是立竿见影,得整畦、播种、浇水、施肥,等着它们慢慢长大。最快的是小白菜,也得等上十天半个月,这等的时间,她得用上。思谋来思谋去,秀芝婶决定贩鸡蛋来卖,她所在的城中村,还有很多老人养鸡。现在城里人喜欢吃土生土长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前面冠以一个“本”字,以区分于“洋”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才生、周恩来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是骁勇善战的红军参谋长,曾立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头不刮胡子”。1928年8月,年仅25岁的他牺牲在叛徒枪下。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  王尔琢,1903年出生于湖南石门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其初试文章《试述入黄埔军校之志愿》受到主考官何叔衡的大力赞赏。1924年秋,王尔琢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王尔琢参加了南
在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优异成绩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召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特殊关爱,对开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自治区成立5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历史表明:党成为中流砥柱离不开加强自身建设。新形势下,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科学这玩意儿的身影,无论愿不愿意,它已经而且会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身边的科学,你注意到了吗?  哈哈,千万不要急着说是哦。你敢确定你注意到的都是科学真相吗?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科学谣言常常伪装成科学本身,卷着滚滚浓烟将我们包围。一不留神,它们就悄悄潜入我们的脑中,变身为常识的一部分。  科学谣言看起来似乎比事实更加“给力”,但你可能被它们忽悠了?  谣言爱伪装,使绊有招  
今年是复旦大学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这是对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鼓励鞭策,是对复旦全体师生的巨大鼓舞,也是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的殷切嘱托,对于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