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问题不是语文教材落伍而是语文教育封闭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ywhere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关于语文教材是否落伍的争论较多,有人看到了教材脱离现实的一面,也有人看到了语文教材经典的一面,但是两者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把语文教育当作“学语文教材”。
  也就是说,在指责语文教材如何落后,或者谈论如何教授语文教材的时候,很多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选择文章和改进教法上,却很少思考语文教材内容的有限性和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需求的矛盾,很少思考当前语文教育的封闭性与人发展的开放性的矛盾。
  如果把语文教学当作讲解语文教材文章,内容有限,学生兴趣缺乏,但如果加入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则似乎偏离了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什么、如何教、为何而教困扰了很多教师。
  教什么,自然牵涉到语文教材的内容。课本版面有限,无论如何,选材都不可能囊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因而语文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这方面来看,可以理解为,学生不喜欢语文教材并非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好,而是不够。当前的应试教育更把语文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不考的不学,有不少教师甚至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这更加剧了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的难度。
  在语文教材中,虽有一些文章称不上传世之作,但也确实有不少经典之作,语文教学并不是教授如何理解、记忆这些文章,而是通过文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逐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所以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在指责语文教材“选材落后、超脱现实”之时,更应反思语文教育过于封闭的问题,如果在教法上依然采用灌输价值观的方法,在学法上依然以记忆为主,在学业检验上依然以标准答案为准,与其讨论选择什么文章入语文教材,还不如考虑如何避免语文教育的封闭性,否则无论选择什么文章都解决不了教材脱离学生需求的问题。(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其他文献
【原创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构思点拨】   材料由两段话组成,都拿走路说事,先讲弯路与直路的转换关系,弯路也好直路也好,只要走出来,都有
01  我读初中时,班上转来一名新生,他来自皖南一山区,喜欢穿一套廉价的运动装。他操着浓重的山区口音,一开口就有同学捂住嘴笑。  第一学期英语考试,这名同学考了15分,气得英语老师差点把试卷拍他脸上,尤其是他的英语口语,让人不忍卒听。连着三个学期,他的英语成绩都是垫底,英语老师对这位毫无基础的差生渐渐丧失了信心。但他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表示,下次考试一定会进步。  尽管英语老师不看好他,却挡不住他一下
倾身,伸手,  轻轻地,  把一束散发着清香的九月菊,  放在老师的笔筒里。  金色的朝霞在老师的脸上,  散发着清香。
1997年桑德罗·瓦尼尼为了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一书拍摄而前往埃及,利用他的商業拍摄经验以及艺术品拍摄经验来到埃及拍摄,记录考古的方方面面。同时他还在现场布光,拍摄了许多地方和文物不为人知的细节。这些拍摄以及文物艺术品拍摄过程包含了胶片与数码两种不同存储介质的共同拍摄,最初桑德罗·瓦尼尼只在后期使用数码技术,拍照时用的还是胶片,毕竟一开始数码相机尺寸体积并不轻便。当时使用的是胶片
试驾东风日产新生代TIIDA  年轻人究竟喜欢什么?这是一个在很多企业产品研发初期困扰着他们,又无法绕开的难题。因为无法回避,所以迎难而上,尝试寻找“通关钥匙”。今天,东风日产就在素有“东方水城”之称的苏州,向我们展现了其“Young NISSAN”战略2.0的重磅产品——新生代TIIDA。  设计  不将就,既要动感与活力又要宽适空间新TIIDA作为一款为“都市进取青年”打造的新生代动感两厢车,
小时候,我有很多时候是和祖父一起度过的。祖父是一个老农场主,种着很多西瓜,西瓜成熟的时候,他就会用他的那辆小货车把西瓜运到镇上去卖。  有一次,祖父又要去镇上卖瓜了。出发前,他用一支粉笔在牌子上写下这样几个字:“最酸的西瓜。”来到镇上时,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卖西瓜了,他们不仅牌子上写着“甜西瓜”,而且口中都叫喊着“甜西瓜”。只有祖父,他停下车后就把那块牌子挂了起来,然后大声叫喊:“伙计们,快来尝尝我的
世间多纷扰,正如冰心曾说:“大风起了,秋虫的鸣声都熄了。”  其实,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平淡的生命突然被他人的评价包围,人们或是忘乎所以,或是黯然神伤,在假象中迷失自我,又有几人能坚持在风中用自己的内心高歌?  当他人的吹捧、奉承、谬赞乘势而来,当他人的诽谤、嫉妒、丑化呼啸而过,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假象中迷失自我,而能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客观地定位自己,找回真实的自己,才能将高
在长长的睫毛下闪烁的,是童心;在细细的窗棂间驿动的,是童心;在飞扬的红尘间静守的,还是童心。  童心倒映在瓦尔登湖上,于是梭罗垂钓着夜空繁星;童心闪烁在宇宙间,于是小王子往来穿梭于星系与星系之间;童心播散在风花雪月中,于是张岱冬夜拥炉湖心亭看雪……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童心也很纯净,不染一丝尘埃。  当童心还在我们的言行中留存,当沃灌童心的热血
1996年11月5日,牛津大学各学院的学监们以259票对214票的表决结果,否决了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瓦菲支·赛义德的提议。赛义德建议捐款340万美元,让牛津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工商管理学院”。   这似乎是天方夜谭。哪有拒绝送上门来的捐款的道理,牛津究竟是富得流油还是疯了?牛津认为,教育是让学生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对赚钱有所准备。他们担心,工商教育会变成讲授如何在6个月内赚取50万美元,“有着古老传
“霍金”这个名字可谓尽人皆知,这位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把遥不可及的星空带到普通人的面前。而在探索的路上,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在前行,背后的故事,关于爱与陪伴、牺牲与坚守。   斯蒂芬·霍金的前妻简·霍金嫁给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体物理学家那一年,才刚满21岁。“当初我决定嫁给斯蒂芬的时候,我的父母没有大惊小怪,而是支持我的决定,我的妈妈贝丽尔鼓励我,将来无论何时都要坚定信念。”简说,“当然,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