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粉彩鸡缸杯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诗人韩维写的《酴釄》,酴釄即荼蘼花,蔷薇科,果实可加工酿酒。宋时有一种制作荼蘼酒的方法,以木香香料研磨成粉投入酒中密封,到了开坛饮酒的时节,在酒里撒上荼蘼花瓣,使酒液芳香袭人,余味无穷。有道是饮酒不能没有酒杯助兴,于是诗人特意提到了酒杯,而这酒杯,就是酒杯系列中的最大宗——瓷杯。
  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酒杯中,有一种酒杯极富特色,那就是以鸡为主题的鸡缸杯。鸡是人类最早驯服饲养的家禽之一,在中国古代,鸡被称为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千家万户饲养,或下蛋或食用,或报晓司晨,充满浓浓的家居生活情趣。而且,鸡与“吉”同音,寓意着顺风顺水大吉大利,所以被古人列入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中,并以鸡为题材来制作酒杯。
  图中这件粉彩鸡缸杯为清代乾隆年间御窑烧造,高5.8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徑3.6厘米。敞口深腹,卧足,腹下敛收。通体施白釉,外壁施粉彩,绘牡丹子母鸡婴戏图。一侧有楷书“乾隆丙申御题”,并附有132字的鸡缸杯说明文和朱文“乾”“隆”二印,下方木质托座为后来所配。说明文字为一首楷书七言长诗:“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看。殷周鼎彝世颇多,坚脆之质于焉辩。坚朴脆巧久暂分,立德践行义可玩。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
  书法结体丰满,端正谨严。诗句中既有对鸡缸杯精致绝伦的鉴赏,亦有对历代宫廷斗鸡走马、玩物丧志的警示。诗中提到的贾昌在唐玄宗时期以斗鸡神童著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这首流传于唐代民间的民谣,讥讽之余,亦将贾昌靠斗鸡发迹的情景刻画得入木三分。根据诗意,杯身上所绘撩拨戏弄雄鸡的顽童,应当就是以斗鸡受宠于唐明皇的贾昌了。在杯底部,竖列书有“大清乾隆仿古”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乾隆丙申年为177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
  鸡缸杯是鸡纹缸形杯的简称,以杯形似缸得名,是古代瓷器家族中极富特色的品种之一。鸡缸杯以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斗彩鸡缸杯最为有名,而且价值昂贵,明万历《神宗实录》中就有“神宗尚食,御前釉成化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的记载。清早期著名学者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中亦载:“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突出了鸡缸杯不菲的价值,非寻常人家可以使用。许之衡在其瓷器专著《饮流斋说瓷》中,更是将鸡缸杯视为“珍同拱璧”的瓷中珍品,故后世争相摹作,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有仿制。这件鸡缸杯也不例外,仿明成化年间的造型纹饰制作,小巧玲珑,故杯底才有“大清乾隆仿古”的款识。不过,乾隆时期御窑烧造的鸡缸杯,在明成化鸡缸杯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尤其是御笔题诗,更为乾隆时期的鸡缸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此杯为乾隆时期的一种诗画结合的装饰艺术精品,描画精工细腻,构图层次分明。杯身正面绘一只雄鸡正昂首长鸣,旁边有一儿童手舞足蹈地顽皮嬉戏,但雄鸡对顽童的撩逗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张嘴长鸣,威风凛凛。除了一童一鸡,还辅以牡丹、青草、山石等其他景物,使画面上洋溢着一缕生机勃勃的气息。杯身反面主题纹饰为乾隆赞美鸡缸杯的御题诗,下方绘母鸡啄虫喂哺两只小雏鸡的画面。只见两只小雏鸡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面对大自然有些怯生生的,张着小嘴不停地叫唤,正在觅食的母鸡回头看着自己的孩子,目光中充满了母性的爱怜。
  整件器物布局结构合理,造型精巧别致,胎质温润透亮,色彩明丽清新,画工细腻精美,加上牡丹、玲珑石的点缀,使鸡缸杯更显得富贵大气,自然柔和中,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古时,鸡缸杯主要是用于饮酒的器皿。据《成窑鸡缸歌注》记载:“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质莹洁而坚。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陶说》中亦有“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的记载。成窑即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瓷器的总称,以小件和五彩最为名贵,可见鸡缸杯作为一种瓷质酒具,从明成化起就已成为宫廷、官宦宴席、餐桌上的酒具佳品。这件鸡缸杯虽非成化制品,但器形小巧精美,画面赏心悦目,加上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亦不失为清代乾隆盛世的一件瓷器精品。
  编辑:刘亚荣
其他文献
准酒鬼,都有这样的体验,回家会遇到门卫刁难。我很幸运,喝醉了,门卫兄弟很体贴我,会主动替我开门,送我到家,把我当哥哥或叔叔。  一生没少和门卫打交道,单位的门卫,家属院的门卫,当然还有外单位的门卫。最喜欢的还是单位的门卫,最初的门卫都是本单位的员工,我那时写小文章,只要有我的文章发表,门卫兄弟就会偷偷留下来。有个门卫,最初和我在一个工班,抹灰工,小子狡诈,有我文章的报纸,总要我先给他一点小恩小惠,
一个人的艺术有一个发展的历程,有的人初出茅庐就崭露头角,有的人如涓涓细水汇成大河,祁海峰更像是后者,但也有前者的因素。说有前者的因素是因为他起点很高,在早期作品中就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虽然几经变化,但基本上一以贯之,始终保持着特有的话语标识。但是他的艺术历程并不是以单线的形式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丰富的变化。祁海峰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他就学的那几年正好是中国现代艺术运动最火热的时候,浙江
有一部影片,自去年夏天试映以来,缓慢但坚定地点燃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因为它“直面和反思历史的锐度”、独特且强烈的美学表达,还没公映就被不少有幸看过的影迷列入了“年度十佳”。  它就是提名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电影《村戏》,改编自河北作家贾大山“梦庄记事”系列的多篇小说。2017年11月,《村戏》回石家庄举行了一场试映活动。郑大圣导演、七位主演、特邀的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延
张玉生兄是一位花鸟画家,也是我的同乡。近些年衡水美术越发活跃起来,与他担任衡水美术家协会主席有关,与他的能力、热情与文化担当有关。  花鸟画历史悠久,最难出新,尤其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登峰造极,几乎无人超越。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横亘眼前,后人只有绕着走,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到达新境。在此,传统的笔墨修炼是必要的,新的形式探寻也是必要的。大家都知道,只有建构于传统笔墨基础之上的创新才更有意义,尤
爱情与婚姻作为表征现代生活的重要参数,一向是小说家用以探触现代社会道德含量、思想边界和精神韧性的常见题材。不幸的是,文学史对于爱情的摹写早有珠玉:男权话语体系中饱含着封建血泪的焦仲卿刘兰芝,“五四”时期带有反叛精神底色和反封建使命的新派学生,叙事宏大、情感圣洁的“十七年”文学中被时代、政治与道德覆盖而隐没了个体的集体性书写,以及1980年代后聚焦个人化身体经验的表达……可以说,小说创作中有关爱情的
陈仓,70后,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上海》《艾的门》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百万字长篇四书《后土寺》《地下三尺》《预言家》《醒神》,其提出的“致我们回不去的故乡”被誉为大移民时代的文化符号。  “致我们回不去的故乡”是陈仓创作之初便孜孜以求的写作主题,四年前在推出八本“进城”系列小说集的时候,他将这句话印在每本书的扉页上,从此成为大移民时代的一个文化符号。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
爷爷去世时73岁  奶奶说,走了就走了吧  打了一辈子的仗  再不用和我吵吵了  等我死了,也不和你一个坟  87歲的奶奶,白发如霜  临终前说自己太贪心  原跟菩萨多求了两年寿,想要亲眼看着  孙子结婚。可,等到  孙子结完婚,又想看着曾孙子出生  没喝到满月酒的奶奶走了  走之前说,终于可以和老头子有个交待了  把我和他埋一起吧  ——真是个矛盾的女人  见天地,见人生  奶奶也终于见到了自己
翻看由同事辑录的雄安新区一周年大事记,以下几件事在诸多大事中可能不算多大,但却令人感奋:  2017年9月20日,雄安新区启动秋冬季合作造林实验工作,计划造林1万亩,构建平原地区大面积异龄复层混交近自然森林,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2017年9月24日,第二届白洋淀(雄安·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在雄安新区开幕,这是新区设立以来的首个大型品牌文化活动,以“千年雄安·时尚元年”为主题。  2017年9月2
一边进行故事的铺陈,一边与读者互动,这在刘荣书的小說中是不常见的,而《盗梦记》和《101室》这两部短篇小说,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样一种讲述方式。作者在精彩的讲述中突然现身,告诉读者,唯有如此,故事发展的逻辑才是合理的,又或者转而“训诫”读者,将读者从对惊悚片的好奇拉回到剧情片的日常。总之,刘荣书在这两部短篇小说中,更像是一个专门讲故事的人,他希望读者按照他铺陈的线索,准确地着陆到作者精心设置的情节反
期刊人总是走在时间的前面。立冬这天,本刊2018年第12期已进入出版环节。  预报说要阴天,结果阳光还不错,午后,南部天空出现大片罕见的波状层积云。单位院子里,一墙爬山虎红得讓人心颤。若是真阴天,这样的眼福上哪里去找呢。恰好的光,总是默默地成全着这个世界斑斓而丰富的色彩,并且引导着我们的认知和审美。  本期,我们特别关注了河北文坛辛勤笔耕的残疾作家李东辉、康书乐和刘厦,他们从身体的种种困厄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