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民乐"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乐"作为近几年新兴的音乐艺术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对其类型提法与现状形态,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它的出现,毕竟顺应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作者认为,"新民乐"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新民乐"在世界大音乐文化背景下,起到在中国传统音乐与国际大众传播流行音乐之间的搭桥作用。传统的民族音乐与"新民乐"不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依共存。同时,由于商业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原因,"新民乐"的发展还有待于完善,其走向也有待于音乐理论界的关注和引导。
其他文献
我国部门间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建设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存在机制不健全、领域亟待拓展、规范性亟待加强、保障手段亟待进一步丰富等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现状的基础上,对比
“坐、立部伎”是唐代非常重要的乐舞,但由于文献佚散、转抄遗漏等方面的原因,对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也产生诸多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音乐史学的角度,运用音乐文献
<正>陈应时教授1933年生于上海南汇。1956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9月免试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修民族音乐理论,师从沈知白、于会泳、夏野等。1964年7月
<正> 人类进入二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领域都形成了新的格局,医学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观念的转变,一门意义深远、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一首经典钢琴作品。本文将这具有样本意义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进行并置,通过聆听威廉·肯普夫、威廉·巴克豪斯、丹尼尔·巴伦波依姆三位钢琴大师的C
2011年秋季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由社交媒体组织发起并积极跟踪报道,相比之下,美国传统主流媒体表现颇为被动,在运动初起时并不重视。总的来看,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
多元化话语下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当前音乐界的共识。但什么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多元”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至今仍晦暗不明。在哲学意义上,当代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首
音乐学术界对于钢琴演奏音色问题的研究,事关中国钢琴艺术的未来发展。当代中国钢琴演奏音色研究可以分为20世纪70-80年代的启蒙期、20世纪90年代的兴盛期、新世纪十二年的"
民族音乐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跟随伍国栋教授学习民族音乐学的过程中有很多体会,不仅全面学习了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同时这一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在少数民族音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瘤耐阿霉素(ADM)细胞系SP2/0/ADM,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其的影响。方法 ADM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建立耐药细胞株;罗丹明123(Rh123)排出实验观察SP2/0/ADM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