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说文本对话的关键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现矛盾冲突,展示社会风貌。在各个时期的教材里,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小说文本都是初中选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与小说文本的阅读对话自然成了教学中的必要手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切入与小说文本的对话呢?
  一、人物 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了解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阅读分析一篇小说,首先要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是什么。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迂腐、寒酸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已是个旧知识分子,他受封建文化毒害极深,达到了麻木不仁、迂腐不堪、至死不悟的地步。作品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短衣一样;“穿长衫”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臭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作品从他的外貌、语言、动作中,描写出他的性格特征:忍辱怯懦、好喝懒做、不会营生、迂腐麻木。小说还写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以及他的悲惨结局。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人吃人的罪恶社会,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炎凉世态。
  因此,与小说文本对话,首先要抓住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与小说对话的另一个切入点。我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间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自然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也就是说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题而服务的。例如,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环境描写:封建势力非常强大,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丁举人一手遮天;咸亨酒店的掌柜和伙计以及酒客都很愚昧,他们欺侮和嘲弄孔乙己。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被逼迫、被侮辱,没有温饱,没有人同情或怜悯。再看文末“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许穿上棉袄了”。这里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衬托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的孔乙己此时的命运更加悲惨。万恶的封建教育制度不仅毒害了孔的思想,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以上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和黑暗,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群众的冷漠麻木。因此,阅读分析一篇小说,还要分析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从环境描写中看社会面貌,从环境描写中揭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反映的社会意义。
  三、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方面起着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另一方面揭示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理清故事情节是与小说文本对话的又一突破口。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为故事情节,展开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塑造,从他们对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冷酷、虚伪的性格特点,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上课前——宣布上课——上课经过——宣布散学为故事情节,展开了对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内心和言行的描写,塑造了小弗朗士痛苦懊悔和韩麦尔沉痛悲愤又充满希望的典型形象,表现了法兰西人民的爱国深情,表达了法国人民的必胜信念。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在与小说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必须抓住这三个关键词,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小说文本的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前言rn历史发展rn在德国,戏剧与表演行业拥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代,人们就非常喜爱在露天剧场观看演出.但在狭小空间内,如果人群过于集中就可能产生危险.直至19世纪末,剧场内发
阅读作为语言中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是学生获取语言输入的关键途径,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是英语教学的核心所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师生以文本为载体进行思想交流的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高中英语课堂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涌现出微课、情景教学、多媒体法和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方法,不仅实现了教育的创新,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即交际能力.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下,才能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为此,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建立一个良
期刊
当今流行乐坛中涌现大量因歌词优美意境宏大深远而被人们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作品,究其因由,便在于其从古典诗词中提取元素进行再创造从而更好地表达当代人的情感诉求。本文拟从
<正>采访手记这次采访真是来之不易。几天之后陈建功老师就要远赴美国,临行前忙得不可开交,但在我们的请求之下,还是特地拨出时间来。前一天陈建功老师就把详细的地址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下等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问题.那么,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更有趣味的元素引入课堂
期刊
本文从成语“以德报怨”的来源、意义入手,分别用儒家、道家、佛家视角,来具体揭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source and meaning of idioms
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rn教育学界普遍认为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师生立足于共同的学习目标,将课堂作为协作平台,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以分工合作、沟通交流、角色互
期刊
歌曲《那就是我》产生于80年代,至今仍是学习声乐的经典曲目之一。歌曲以华夏儿女的思想情怀入手,创造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意境,音乐形象平凡而又唯美,本文主要从歌曲出发,对《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