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125I粒子在泡型包虫病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i678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肝泡型包虫以及裸鼠皮下泡型包虫的影响。

方法

20只裸鼠,体质量20~24 g,10周龄,皮下种植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分组干预。将接种成功的16只裸鼠分为实验组(n=8)、穿刺组(n=4)和模型组(n=4)。模型组无任何干预,穿刺组仅粒子穿刺针穿刺。实验组瘤体植入125I粒子。14只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D大鼠,体质量280~ 320 g,12周龄,建立肝泡球蚴病模型。随后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4)。干预组病灶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仅开腹和关腹。两种模型动物均在干预45 d后处死。测定裸鼠瘤体大小变化。分别观察各组病灶泡型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和病理变化。

结果

干预第22、30、40天,实验组瘤体最大直径(10.7±5.2)mm、(10.9±5.0)mm、(8.5±4.3)mm,小于穿刺组(24.5±4.4)mm、(25.4±4.1)mm、(31.4±2.8)mm和模型组(22.5±7.3)mm、(25.0±5.4)mm、(26.7±6.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病灶中的原头节数量、活性低于穿刺组和模型组。光镜下,实验组泡型棘球蚴育囊及虫体结构明显被破坏,穿刺组和模型组泡型棘球蚴育囊的角质层和生发层结构清晰,含多个结构完整原头节。干预组与对照组SD大鼠的病理改变与裸鼠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对泡球蚴原头节具有杀伤作用进而抑制泡型包虫病的进展。

其他文献
即时检测(POCT)临床结果报告与发布应遵循相同的术语和定义,POCT结果报告的要求、发布管理、结果解释与危急值管理以及POCT结果纳入病历管理要符合一定标准。本专家共识的发布对于规范POCT临床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持续提升全科医生执业能力,是政策层面对全科继续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的继续教育模式,亟须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评方式等全方位进行规划改进。由此,本研究基于对长宁区社区全科医生培训需求调研基础,提出了一套依托区域医疗中心的社区全科医生执业后培训机制构建路径,即建立反映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人才评估模式、基于社区情境和全科医生业务需求开发培训内容、打造执业扶持和科教研协同平台,促进全科医生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SMILE时术中发生失吸的患者16例(16眼),对其发生率、眼别、性别、失吸部位、失吸发生时眼球转动方向、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眼别、性别构成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行SMILE患者
目的系统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7月。搜集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组)和CO2激光(CO2激光治疗组)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包括早期声门型喉癌、喉癌、喉鳞状细胞癌、等离子、激光手术、经口显
目的分析性别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 79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资料,男性1 548例,女性248例,平均年龄49.6岁。随访患者复发和生存情况,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年龄及是否绝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男性患
目的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至2019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6例HEHE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23~65岁,平均44.4岁。观察病灶数量、大小、形态、分型、强化方式等,分析病灶MRI影像特征。结果26例患者共382个病灶,病灶直径0.5~12.0 cm,平均2.2 cm。单发结节型4例,病灶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