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意义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事物会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情。”由此可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词汇学习记忆是有规律和方法的,拥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词汇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能够把人类的左右脑充分调动起来,锻炼发散思维,提高词汇教学与学习的效率,因此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或心像图,它将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等利用图示的方法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人的思维从一个特定的中心向四周放射,具有放射性的特点。思维导图就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一种外部表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
  2. 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意义
  2.1 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2.1.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词汇教学法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中职英语词汇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授法、翻译法等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机械操练与死记硬背。课堂易出現满堂灌、一言堂等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对词汇学习心怀恐惧与厌恶,教师也无法在教学中创新。而思维导图符合思维认知规律,教师在预习、授课、复习环节均可采用思维导图呈现,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并可根据学生表现与反馈,及时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丰富词汇教学法。
  2.2.2 优化词汇教学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依据知识可视化理论,利用图解的方式将凌乱无关联的词汇系统化、可视化。谢帕德的优势效能实验对比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文字表述的概念记忆费时费力,记忆保持时间较短,而对于图片描述的概念,记忆较轻松,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再现清晰。思维导图以视觉和语言的方式呈现信息,是重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能够加强词汇的记忆与辨析,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2.2.3 改善教师观与学生观,做好学生的脚手架
  建构主义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合作者,要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实现新旧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词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调动已有词汇知识绘制思维导图以旧引新、以旧促新,实现词汇知识的系统构建。
  2. 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2.2.1 改善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学习工具与学习策略,能一定程度改善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状况,强化词汇关联,构建较系统的词汇知识体系。且中职学生绘画、计算机等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引导他们利用其强项手绘或采用Xmind、Mindmanager等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并对其成果进行展示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动机。
  2.2.2 培养思维品质,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的必备品格。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型思维方式,学生在绘制制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琐碎的词汇系统化梳理,增强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能力,进而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良好思维品质。
  2.2.3 培养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绘制、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经常以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学生作为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到团队讨论与合作中不仅互帮互长,而且在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与能力。
  3. 结语
  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职英语教师应加强思维导图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拓展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其成为一把提升中职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利剑。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 思维导图[M]. 李斯, 译.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4.
  [2]田全志. 思维导图对中职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D]. 淮北: 淮北师范大学, 2018.
  [3]林绿. 思维导图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误区[J]. 佛山: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作者单位:淄博电子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文章界定了高校扩招政策的价值取向并细化剖析了由此而来的社会效应问题。我国的高校招生政策有必要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应遵循教育公平原则、兼顾发展规模与
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写作也是学生较为薄弱的一个部分。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高中英语教师将英语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被作为两个环节进行训练,忽略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出现语言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轨的现象。英语写作应当是一个发现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是通过阅读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加上写作技巧来将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因此写作是与阅读密切联系的。  1. 高中英语写作
前言  现今,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英语语言知识,还要让其学会用英语进行表达、阅读、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价值。除此之外,英语课程涉及到了外国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充实自我,树立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
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学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知识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提升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做具体阐释,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1. 打好学生英语基础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局限在英语中的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而这就要求高
1. 运用词块激活文化意识  词块是指词的搭配组合形成的一种形式 ,具有自然性、习惯性、重复性与共现性等特点。词块教学法的卑本质是体验跨文化和构建认知图式,背后集结了丰富的词源文化。阅读材料中的词块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要求学习者理解文化含义,才能理解阅读文本中的深层内蕴。而当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先翻译、分析特殊句式、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学习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考试,但是并没有完全实现阅读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在基本理念部分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试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在课程内容部分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