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史入文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解读作品时,要融史入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做到“论世”“知人”,唯其如此,才能更加接近作品的真实和本原。阅读教学中的“论世”,要做到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创作风格和了解作品情感;阅读教学中的“知人”,要做到链接人生经历,深入文章特质和理解托物言志。
  关键词:融史入文阅读教学创作风格人生经历
  朱绍禹曾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说:“自古以来,文学和历史就常常联系在一起,文学中包含着历史,历史中显示着文学。”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曾提到:“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也就是说,在解读作品时,要融史入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做到“論世”“知人”,唯其如此,才能更加接近作品的真实和本原。
  一、阅读教学中的“论世”
  (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创作风格
  在指导学生解读《石壕吏》中的“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时,学生很难想象征兵的惨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旨归,我巧借杜甫《新安吏》中的“县小更无丁?”“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让学生进行比较赏读。同时,为学生提供杜甫创作《新安吏》的背景:
  公元758年的冬天,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后,乘胜包围叛军。然而,在局势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昏庸的唐肃宗李亨对前线领兵大将郭子仪等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草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官军遂在邺城大败。此后,叛军不断作乱,唐官军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顾百姓疾苦,强制征兵。诗人杜甫恰巧路过新安,目睹官吏横行征兵的情景,奋笔写下了《新安吏》。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代的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四朝,亲眼见证了国家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他以苍凉悲壮的诗歌创作,记录特定时代的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让一部杜诗成了一面时代的镜子。
  因此,只有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论世识文,才能深刻感受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诗歌中所传达的情志。
  (二)结合历史背景,了解作品情感
  解读外国作品同样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例如,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同学们对法语课及祖国的热爱,特别是坐在教室后听课的特殊成员在即将失去祖国的悲愤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我补充了普法战争的背景:
  1871年5月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中,法国答应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更有甚者,普鲁士侵略者曾强行禁止法国人民学习法语的世界史知识。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人民惨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达半个世纪之久。
  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才能理解小说中流露出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体会到小弗朗士在即将丧失学习祖国语言权利时的懊悔与难过。
  正所谓“文史相通”,在阅读中,要文史结合,以史悟文,让史料、史观等史学知识助力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中的“知人”
  (一)链接人生经历,深入文章特质
  以家喻户晓的《离骚》为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句成功塑造了为国家赤胆忠心、为追求理想而上下求索的贞良之士的形象。作为楚辞创立者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生活于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年轻时曾得楚怀王信任,官居要职,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由此观之,其代表作《离骚》与其自身经历有很大关系。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的前半生幸福美满,词作大多写的是闺中的生活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样的佳句。而靖康之役后,由于国破家亡,丈夫赵明诚病死,她避乱江南,漂泊孤苦,饱尝人世间的各种辛酸,自此,词风也变得悲凉和凄切。从《声声慢》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可见一斑。她把自己生活的幸与不幸都写在了诗词中,了解了她的人生经历,学生就不难理解她前后两种不同词风。
  (二)链接人生经历,理解托物言志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无论怎样描景绘物,都是在写真实的事、真实的物、真实的人、真实的情志。“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这是贾平凹的散文《我的小桃树》中的语句。
  在教学中,我适时将作者真实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展示给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贾平凹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却由于没有做好准备,逐渐陷入迷茫,并因此错过了见奶奶最后一面。但是,他在家乡重新看到了小桃树,重拾了儿时的梦想。”了解了写作背景和贾平凹的经历,学生就会发现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就是作者,也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可以说,解文终究是读人,读人才能更好地知文。
  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若我们一定要把学问分疆划界,指定这是史学、这是文学、这是哲学,这样一分的话,如韩信军入赵营,拔赵帜,立汉赤帜,赵营早破,不能再存在。”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打通文史的界限,在历史的阅读中伸展人生的长度,在文学的阅读中提升人生的温度。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教材的适用范围涵盖不同的地区,带来相应学习活动设计的复杂性。针对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体例,落实新课标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群的评价要求,对学习活动进行分层设计。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示范人文主题的不同层次探究,从单篇到单课再到单元以及任务群之间的整合探究。  关键词: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学习活动;分层设计  从2019年秋季开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批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同
期刊
摘要:《昆虫记》既是科普作品,又具备相当的文学性,正因此独特性,它成为课标规定的阅读篇目。其阅读价值在于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将其阅读探究母题确定为“凝视与惊异”,正是基于此点。议题的确定也至关重要,是对母题的分解实施,而在阅读过程中,读写一体应该是基本的方法和形态。  关键词:《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科普作品科学精神人文价值  一、《昆虫记》的阅读价值定位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昆虫记》是一部
期刊
摘要:美国NAEP对学生开展生命科学素养测评的同时,会详细地调查影响因素,以促进科学教育的优化改革。NAEP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性别、生理是否残疾、是否获得“免费午餐计划”资格,教师的学历、教学花费的时间、实践活动开展的频次,学校的教学资源、生物学测验的频次、校园安全情况,家庭的学习资源、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家谈论学习的频次等,均对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有影响。基于探析,从教师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
期刊
摘要: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教师应在厘清其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挖掘文本中独有的审美因素,选择适切的鉴赏点;深化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创设审美学习的真实情境,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获得超越功利和物质的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因素审美体验审美活动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
期刊
摘要:《咏雪》的教学设计,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词汇特殊写法和文言句式,同时也关涉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内隐的文化与审美,让学生借助《咏雪》打开通向《世说新语》的一道门。具体的活动设计为:积累文言知识、分析文篇章法、鉴赏表现手法、了解名士文化。  关键词:《咏雪》文言知识名士文化《世说新语》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是魏晋笔记小说中的名篇。教学时,如果只是让学生孤立地学习这一篇,而不是通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在建立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产生教与学的难点。“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学“比热容”时,将难点分解到各教学环节中,通过问题引导,架设台阶,逐个击破。  关键词:比热容教学难点架阶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在建立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产生教与学的难点。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理解的
期刊
摘要:高中生初读《边城》时,对其人物形象、情节梗概不难理解,但可能对作品的主题缺乏整体的思考和深度的理解。将“爱与忧伤”作为全书的母题,通过“通读任务”“关键任务”“统整任务”三个步骤完成对《边城》的整本书阅读。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读写任务,以保障整本书阅读的持续性、有效性和体系性。  关键词:《边城》整本书阅读通读任务关键任务统整任务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发表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评论家李健
期刊
摘要:数学阅读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有:通过认识阅读价值、精选阅读内容、控制阅读难度、设置阅读目标、注重阅读评价等,让学生愿读;通过标记核心内容、实施语言互译、利用问题引导等,让学生会读。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阅读标记语言互译问题引导  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课堂听、课后练”,这往往无法顾及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只能“随师而行”。而数学阅读的学习方式则不同
期刊
摘要:学生在写作中要有精神立场,做一个有态度的、负责任的写作者,展现青春之“我”的特质。唤醒精神立场,是人格唤醒,发现真实的我,表达独特的我,展现青春的我,落实情境的我;是思绪唤醒,围绕“我在场、要我在、我在做、我愿在”的生命意义,进行理性分析;是情感唤醒,主动体认自我的“青春”角色,通过富有青春特征的意象、句式、內容来强化青春表达的效果。  关键词:写作;精神立场;青春之“我”  当下,高中写作
期刊
摘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针对这一方面的相关问题,访谈了172位中小学数学教师以及部分高校专家,分析得出“技术本身并不是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双线混融教学’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的结论,进而探讨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挖掘数字化学习资源,使用信息技术丰富、优化教学方式,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的评价与反馈功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