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来源 :大众汽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驾驶教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这也对汽车驾驶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汽车驾驶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汽车驾驶教学中的"六个注重"进行分析,帮助学员更好、更快地掌握汽车驾驶技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汽车驾驶;教学质量;六个注重
  汽车驾驶教学是一个具有较强技术性的系统教学工作,其不仅要求学员学习与掌握汽车驾驶的理论知识,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汽车的驾驶技巧,达到驾驶员要求的驾驶水平。现阶段,我国驾校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车驾驶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深入研究汽车驾驶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一、强化理论教学
  在驾驶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微课教学主要就是集声音、文字、动画、图片于一体的,为学员呈现清晰图片、视频、音乐等内容的学习情境,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让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驾驶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树立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学员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将交通参与者的财产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保障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其次,树立严谨驾驶作风。在很大程度上而言,驾驶态度决定了驾驶安全,尽管具备再好的驾驶技术,如果缺乏严谨的驾驶作风,依然会出现安全事故。由于汽车驾驶教学的复杂性和行车环境的不确定性均会影响驾驶安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员的严谨驾驶作风,使学员具备安全驾驶的素质与能力。
  二、强化新车磨合期驾驶教学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新车磨合期驾驶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此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其一,起步先预热。此项操作主要是对于电喷车来说,在起步之前,将钥匙转到第二挡,等待5-10s,之后启动,如果是一健启动,先不踩油门,按健后等待5-10s,再踩油门按下启动健。这是因为在打开钥匙之后,汽油泵就开始工作,对油压与喷油量进行了调整,所以,几秒钟之后再启动可以保护新车发动机。在发动机起动之后,只要保持转速稳定,就可以起步行车,在水温没有升高之前,可以适当控制车速,在水温正常之后,就可以正常驾驶,正确操作就是慢速小跑预热。其二,忌紧急制动。紧急制动不仅会冲击磨合制动系统,还会增加底盘与发动机的负荷。为此,在新车最初行驶的400公里内,尽可能减少紧急制动的次数,可以采取预先刹车的方式。其三,发动机磨合。在新车磨合期内,尽可能保证行驶匀速,避免暴力驾驶,降低对发动机的损伤。在行驶过程中,及时换挡,不要低车速挂高档,增加发动机负荷。同时,在行驶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发动机转速表与车速表,保证其符合有关要求。通常情况下,在1000公里以内,发动机转速不可以超过3000r/min;在1000公里以后,发动机转速需要保持在2000-4000r/min。其四,使用优质汽油。新车在磨合期内使用的汽油不能低于厂家规定的标号,尽可能使用优质汽油,禁止添加抗磨损油精,避免出现里程数已够而磨合不足的情况。同时,原厂要求使用93号汽油,而使用97号,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发动机用什么标号的油是由发动机压缩比决定的,只要加注厂家要求标号的燃油就可以了。其五,注意胎压。胎压对车辆行驶安全与油耗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车型不同,要求的胎压也不同,需要按照出厂说明书予以明确,保证胎压符合要求范围。
  三、强化非语言表达
  在汽车驾驶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非常重要,只有在语言表达准确的情况下,才可以保证学员进行正确的操作,掌握相关的驾驶技能。首先,注意手势表达。手是人体中非常有力的表达器官,一定要予以充分利用。其次,注意面部表达。面部表情具有灵活、灵敏的特点,可以将复杂的内心变化进行快速显示,并且表达非常到位。尤其是针对一些信心不足的学员而言,可以通过微笑的方式,给予学员鼓励和肯定,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其中,尤其要注意眼神表达。因为在面部表情中,眼神是最为传神、最有表现力的部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候眼神的灵活运用要比语言表达更为微妙。通过相关研究表明,眼神凝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眼神表达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强化演示教学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示范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示范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员的驾驶技能与技巧,并且让学员牢固掌握驾驶理论知识。在开展示范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精炼要领。在讲解驾驶要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精、准。精指的就是精炼,不要拖泥带水,讲解太多原理,讲解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便于学员理解与记忆。准指的就是准确,要求掌握要领准确,不会出现错误。其二,示范动作准确。通过教练员的示范,不仅要让学员掌握相应的驾驶技能与技巧,还要规范学员的上下车动作与驾驶作风。为此,在教练员进行示范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规范动作,配合要领讲解,保证学员的高效接收。通过严格、正确的示范教学,培养与提高学员的驾驶素质。
  五、重视因材施教原则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因为学员生活环境、年龄阶段、工作环境的差异,以及性格方面的差异,导致在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教练员一定要充分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根据学员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培养出优秀的驾驶员。
  六、重视情绪调整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车辆安全事故中,因为心理过失造成的事故占有30%。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就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可以保证驾驶安全。为此,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员情绪调整,培养其心理素质。首先,全面了解学员心理状态。对于一些心理紧张、自信心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员,教练员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员的紧张情绪。而对于一些自信心过度的学员而言,教练员一定要多提醒、多指导,防止其出现松懈情绪。其次,重视突发情况下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的突发情况,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会手忙脚乱,进而产生不良结果,为此,在心理教学中,必须重视突发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员的心理承受力,确保行车安全。其主要做法就是,要求学员正确观察,对车速、车距予以正确判断,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做出正确判断,进行有效的处理。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汽车驾驶教学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让学员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驾驶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而保证学员的安全驾驶。
  参考文献
  [1] 金其学,吴定才.汽车职业教学精益化管理初探[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建华.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须突出"六个注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04).
  [3] 张岩琛.试论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
  [4] 张志刚,石晓辉,黄泽好.以科研促进"汽车试验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5] 黄兴力.让教学进度与学习接受度保持适当张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于长江.浅谈劳技课汽车驾驶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09,(01).
其他文献
简介    随着罹患慢性疾病的机率增加、健康照护成本的提高,以及社会高龄化的趋势,联机保健技术显得愈来愈重要。Continua集合管理器(AM.aggregationmanager)将成为联机保健系统中重要的装置。它能将个人保健装置的数据输入至远程电子健康记录档案(EHR),以供家人及医疗人员查看,此外,AM还能够以手机、个人计算机或专用装置的形式呈现。  本文介绍AM的三种不同系统解决方案,分别
Several data mining techniques such as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tatistical techniques and expert systems are used to model networ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