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k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手术前和术后第5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ALB、PA、TF和Ig水平,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ALB、PA、TF水平和IgA、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血浆蛋白等的提高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术后康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肠内营养;胃肠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64-02
  营养支持疗法是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易出现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恢复效果不佳等现象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在肿瘤患者术后的治疗中,营养支持疗法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笔者所在医院对2007年7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分别采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80例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其中胃癌47例,直肠癌33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胃癌24例,直肠癌16例。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7岁;胃癌23例,直肠癌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发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实验组放置鼻肠管或空肠造口管,手术后24 h肠鸣音恢复后通过置管注入5%糖盐水450 mL,速度20 mL/h;术后第2 d注入短肽制剂百普力(nutricia company)400 mL+5%糖盐水400 mL混合溶液,速度40 mL/h;第3~7 d根据体重逐渐增加剂量和速度至相应全量,不超过1 800 mL/d。对照组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后每天1 500 mL由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乳等配置的糖盐水溶液静脉滴注,或根据身体情况由500 mL逐渐加量至1 500 mL,营养液热量同实验组。两组均治疗7 d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
  手术前及术后第5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免疫球蛋白(Ig)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以肛门排气为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金标准。
  1.4 随访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64人完成随访,57例定期来院复查。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所有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第5天再次检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恢复较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恢复较迅速,术后第5天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组别 术前 术后第5天
   ALB (g/L) PA (mg/L) TF(g/L) ALB(g/L) PA(mg/L) TF(g/L)
  实验组 46.84±4.07 218.22±16.42 2.57±0.71 42.76±5.32 202.53±20.24 2.21±0.53
  对照组 45.76±3.82 220.27±17.74 2.48±0.65 39.43±4.76 195.31±21.32 1.89±0.66
  
  表2  两组患者Ig水平比较(g/L)
  组别 术前 术后第5天
   IgA IgG IgM IgA IgG IgM
  实验组 2.61±0.37 15.97±2.41 1.22±0.42 2.53±0.52 14.95±2.13 1.19±0.52
  对照组 2.57±0.46 16.06±2.73 1.18±0,47 2.21±0.63 12.56±2.87 0.93±0.51
  
  2.3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比较
  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7.7±3.1)h,排便时间(71.8±23.5)h;对照组为(55.4±6.3)h,排便时间为(90.1±34.8)h;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实验组多数患者除轻度腹胀外无明显不适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未出现切口感染或静脉导管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消化道肿瘤占60%左右,以胃癌和直肠癌最为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病灶直接侵犯消化道,以及肿瘤本身造成的蛋白质代谢负氮平衡,术前多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减退倾向[1],术前肠道准备的禁食更严重干扰了胃肠道功能,加重了胃肠粘膜损伤和营养不良。
  传统营养支持治疗采用的肠外营养,主要通过静脉通路对患者补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患者体内的代谢平衡和各器官组织的代谢,减少蛋白质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力。虽然静脉输入的营养液具有使用安全、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是除价格昂贵外,肠外营养还存在血管栓塞性静脉炎等潜在并发症。虽然本次实验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肠功能紊乱、肠粘膜萎缩、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和细菌易位、肠道免疫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样,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促进器官组织功能恢复。而且肠内营养的形式更接近于生理方式,可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细菌易位,提高对手术和化疗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3]。以往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由于考虑到消化道受累,所以常采用肠外营养,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小肠受手术影响微弱,功能恢复快,可以接受肠内营养治疗。从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晋林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短肽营养制剂百普力的使用,使得肠道消化吸收更高效彻底,产生粪渣少,减少排便对手术切口的影响[5]。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具有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接近生理,给药方便、安全,费用低廉,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身体状况,促进机体恢复,起到术后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Painter N S,Burkitt D P.Diverticular disease of the colon:a deficiency disea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J].BMJ,2008,2(5):450-458.
  [2] 黎介寿.围手术营养支持的需要性[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3),129-131.
  [3] 刘少杰,刘建伟,杨小红.肠内免疫营养作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07,35(2):25-27.
  [4] 晋林,边芸芸,张淑霞.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场内营养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71-72.
  [5] 朱明炜,崔红元.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6):14-15.
  (收稿日期:2012-01-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资本私有化、科技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加上社会的转型,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高校 依托 共青团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孙智宏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对土木工程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土木工程的质量是其最为核心的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土木工程的质量
使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样品后,经热脱附仪解析-冷阱捕集,气相色谱FID分离,外标法定量测定室内空气中16种TVOC。在本方法条件下,这16种TVOC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行业也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所以在整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良好的综合研究与规划,全面的提升整体的建设效果与使用质量,并且在相关的制造过程中需
在建筑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工程属于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监理控制工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建筑深基坑工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随访并观察冠脉介入术(PCI)后ISR组与非ISR组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IS
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GIS技术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保护与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资源调查、确权登记、规划保护、地灾防治、监督监管和
[摘要] 目的 评价乌体林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对68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经胸腔引流术排尽胸腔积液后,应用乌体林斯注射液(17.2µg)行胸腔内注射。 结果 总有效率为76.5%(52/68),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乌体林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胸腔积液;乌体林斯;胸腔注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