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去做,即使碰到困难也会想尽办法,竭尽所能,不知疲倦。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
【关键词】 学习政治课;兴趣;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把单纯的以学业为重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素质为重的观念上来,重视运用情感教学
首先,中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优化情感素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知并重、情知合一,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目标中,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学生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只要创造合适的条件,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积极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划分为优差生,对成绩好的学生青睐有加,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
再次,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评价观,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以正面的、鼓励性、激励性的评价为主,真正认识到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转变传统思想政治课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
二、结合中专培养就业人才的目标,渗透创业就业教育
中专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差,和普高学生相比,不参加高考。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后要直接面临就业。因此,中专学生对就业创业问题认识敏锐,兴趣浓厚。进几年,我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逐步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意识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指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方向和途径,增强了学生的紧迫感和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创业之欲。
三、创设宽松课堂氛围,以和谐促兴趣
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振奋,受到激励。首先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诙谐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提问问题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谐,切忌生硬简单,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用“真笨”“太差”之类的话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用“别着急,再想想”等亲切的话语来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答的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师生互动,使课堂活起来
首先,在课程的导入上要生动有趣。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导入得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播放乐曲”等。
第二,课堂语言要讲究艺术性,要是语言美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幽默,要有声情并茂的趣味性。教师要善于列举大量的典型事例,尤其是身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讲授,寓深奥的大道理于风趣幽默的小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其次,要具备严密准确的科学性,这是语言表达艺术性的前提,政治课教师讲课,一定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正确。也就是说,自由发挥是以规范、科学为前提,切忌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最后,要有浅显易懂的通俗性。一般来说,由于中专生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政治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尽量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通俗语言,把比较难懂的书本语言通俗化。
第三,积极创设必要的情境,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愉快教学。我认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情绪来上好每一堂课,把课堂气氛搞活。教师应适时的采用教具、实物展示法,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
五、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小品、笑话、奇闻轶事来提高学生兴致
小品短小,幽默、尖锐通俗,青少年喜闻乐见。政治课中结合相关内容,让学生表演小品,寓教于动,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讲笑话,能寓教于笑声和欢乐中,启迪学生。追求新奇是学生的天性,我常用一些生活中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错。
六、多制作优秀故事片、记录短片、电视中经典节目在课堂中教学,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重新定位
尽管在上课时,通过理论形式在讲学,举例说明,突破了重点难点,只不过在微观上呈现。根据知识点要求,我又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尤其爱国主义。例如讲《哲学》中的知识点中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人生真正奉献在于社会价值分别通过观看《地道战》、《雷锋》,让学生写观后感结合哲学知识。学生对这种教法非常赞同,学习兴趣浓厚,呈现出宏观教育的优势。
七、渗透校情教育,贯穿在政治课中,尤其是优秀毕业生的资料,活例子也能激发学生学政治的兴趣
平常说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我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举校园典型事例,每周校新闻,甚至是日新闻。例如学习法律中未成年人不准上网带来的危害,叫学生现身说法;讲适度消费,举学校的贫困生的一天生活和学校的艰苦创业史以及典型的优秀毕业生等案例,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采用奖罚制度,刺激了学生平静的心,形成竞争状态,呈现“兴奋现象”
通过奖罚制度在政治课中的实施,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优秀”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互动教学的效果,非常符合现在教改的要求。例如上职业道德中认识“我”自己的知识时,列举事例。由学生自由发言,评分标准:与组、班级分数挂钩。各位同学踊跃发言,热闹非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学习政治课;兴趣;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把单纯的以学业为重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素质为重的观念上来,重视运用情感教学
首先,中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优化情感素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知并重、情知合一,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目标中,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学生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只要创造合适的条件,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积极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划分为优差生,对成绩好的学生青睐有加,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
再次,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评价观,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以正面的、鼓励性、激励性的评价为主,真正认识到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转变传统思想政治课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
二、结合中专培养就业人才的目标,渗透创业就业教育
中专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差,和普高学生相比,不参加高考。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后要直接面临就业。因此,中专学生对就业创业问题认识敏锐,兴趣浓厚。进几年,我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逐步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意识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指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方向和途径,增强了学生的紧迫感和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创业之欲。
三、创设宽松课堂氛围,以和谐促兴趣
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振奋,受到激励。首先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诙谐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提问问题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谐,切忌生硬简单,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用“真笨”“太差”之类的话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用“别着急,再想想”等亲切的话语来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答的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师生互动,使课堂活起来
首先,在课程的导入上要生动有趣。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导入得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播放乐曲”等。
第二,课堂语言要讲究艺术性,要是语言美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幽默,要有声情并茂的趣味性。教师要善于列举大量的典型事例,尤其是身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讲授,寓深奥的大道理于风趣幽默的小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其次,要具备严密准确的科学性,这是语言表达艺术性的前提,政治课教师讲课,一定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正确。也就是说,自由发挥是以规范、科学为前提,切忌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最后,要有浅显易懂的通俗性。一般来说,由于中专生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政治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尽量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通俗语言,把比较难懂的书本语言通俗化。
第三,积极创设必要的情境,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愉快教学。我认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情绪来上好每一堂课,把课堂气氛搞活。教师应适时的采用教具、实物展示法,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
五、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小品、笑话、奇闻轶事来提高学生兴致
小品短小,幽默、尖锐通俗,青少年喜闻乐见。政治课中结合相关内容,让学生表演小品,寓教于动,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讲笑话,能寓教于笑声和欢乐中,启迪学生。追求新奇是学生的天性,我常用一些生活中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错。
六、多制作优秀故事片、记录短片、电视中经典节目在课堂中教学,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重新定位
尽管在上课时,通过理论形式在讲学,举例说明,突破了重点难点,只不过在微观上呈现。根据知识点要求,我又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尤其爱国主义。例如讲《哲学》中的知识点中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人生真正奉献在于社会价值分别通过观看《地道战》、《雷锋》,让学生写观后感结合哲学知识。学生对这种教法非常赞同,学习兴趣浓厚,呈现出宏观教育的优势。
七、渗透校情教育,贯穿在政治课中,尤其是优秀毕业生的资料,活例子也能激发学生学政治的兴趣
平常说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我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举校园典型事例,每周校新闻,甚至是日新闻。例如学习法律中未成年人不准上网带来的危害,叫学生现身说法;讲适度消费,举学校的贫困生的一天生活和学校的艰苦创业史以及典型的优秀毕业生等案例,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采用奖罚制度,刺激了学生平静的心,形成竞争状态,呈现“兴奋现象”
通过奖罚制度在政治课中的实施,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优秀”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互动教学的效果,非常符合现在教改的要求。例如上职业道德中认识“我”自己的知识时,列举事例。由学生自由发言,评分标准:与组、班级分数挂钩。各位同学踊跃发言,热闹非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