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表标志法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准确性验证与改进

来源 :江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47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常规腋静脉穿刺技术的体表标志法加以改进,采用腋静脉造影对其准确性加以验证.方法 选择行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90例,以改进的体表标志腋静脉穿刺的定位方法标记出6个点,分别为甲状软骨下缘A点、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B点、锁骨中点C点、穿刺点E点、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的上下两个点F和G点.标记物为不透X射线的小圆形金属片.标记后行腋静脉造影,观察各标记点和腋静脉的关系.结果 穿刺点准确性:以此方法在体表能定位到腋静脉的概率为61.1% ~93.3%.穿刺方向准确性:理论上第1针穿刺成功率为51.1%~57.8%,4针总的成功率可达82.2% ~95.6%.结论 改进的体表标志法腋静脉穿刺准确性得以验证.建议穿刺点的位置由原来的肌间沟内侧1.5 cm改为肌间沟内侧1.5~2.0 cm,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定位穿刺方向,穿刺角度指向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的骨间隙为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同BMI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不同BMI,86例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分为A组(BMI23.9 kg/m2,26例).比较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的男性7677例,依据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A组,尿酸≤420μmol/L,5933例)和高尿酸组(B组,尿酸>420μmol/L,17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与AFP比值(AFP-L3%)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的PLC患者212例,依据治疗后3个月近
目的 探讨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ISE)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术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120例中、重度OSAHS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依据DISE检查结果(
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需要进行骨移植或骨替代材料填充.然而,现有的生物材料通常不满足结构支持、骨诱导性和可控生物降解性的临床要求.为了治疗骨缺损,3D
目的 观察超声在婴幼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患儿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8~34个月.采用GE LogicE9超声仪,7.0~11.0 MHz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