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逻辑性”与“生物-文化性”之间:人工智能技术的文化边界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达到奇点状态,即最终成为可以自我设计、优化、制造出任何技术的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绝对的技术主体,从而超越并支配人类智能。超级人工智能的文化风险可以被描述为"物理-逻辑性"对"生物-文化性"的削弱、支配甚至消灭。当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智能、非生物智能控制生物智能、人工意识取代人类意识,就会造就一个后生物学的世界。基于人类"生物-文化"系统的脆弱性、唯一性和整体性,为了确保自然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统合各类智能
其他文献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的背景下,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是符合我国对外开放制度建设历史经验的新成果,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仍存在开放
档案微信公众号是移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推出的新形传播方式,发展极为迅速,档案微信公众号查档服务功能再次拉近了用户与档案馆的距离,与档案网站相比,形式更加灵活,便捷度更
阐述了桃山水库自动监测控制运用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各种水利信息,为各级领导调度决策、会商提供服务。
儿童早期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确保睡眠质量,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福祉。鼓励儿童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持睡眠、久坐行为和体育活动的平衡,以支持他们的健
在抗球虫药物常山酮中间体2-甲基-3-羟基吡啶的合成反应中建立了LC-MS测定方法,合成反应液经脱色、过滤后直接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Edipse XDBC-18柱(2.1×100mm,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