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技术在临沂广电的成功应用与分析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_yu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临沂广电网络在三网融合新形势下,积极应对,通过正确组网选型,采用EPON+LAN和EPON+EOC两种组网方式,实现网络覆盖,增收的同时为软件换语音业务和点播业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面对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广电领域正在将传统的HFC单向网络进行双向化网络改造,以提供双向交互式的新形态业务。EPON技术是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在HFC上实现三网融合的最佳应用方案,它实现了语音、IP数据在单一光纤下传输,这大大降低了铺设光缆的费用及维护成本,而且传输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是经实践证明的最适合广电发展的最优技术方案。
  【关键词】IP组网 EPON 方案 LAN 分析 EOC
  一、前言
  三网融合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此大背景下,临沂广电网络正式走上三网融合的广阔而又艰辛的道路。在新形势下,临沂广电网络不满足于传输方式从传统模拟信号到数字电视的转换,积极进行着全方位的业务探索,在数字化的同时,把广电网络从单向改造成双向,从简单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向家庭信息平台大步迈进。在三网融合大环境下只有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互联网化的进程,促进广电的互联网化进程,以新的服务手段开展更多新业态服务,才能在未来数字家庭和物联网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基于EPON的方案,就是在三网融合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是权衡组网成本、带宽流量、业务支持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的最佳方案。
  二、方案设计
  E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相比于传统的点到点的结构,能够节省大量的光纤以及光收发设备的投资;对于视频点播等广电新业务也有绝对的优势。EPON和HFC网络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采用了点到多点的星型物理拓扑结构,网络由置于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置于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及1: N(N<=32) 的无源光分路器组成。临沂广电网络使用的是中兴C300OLT,支持运行最多14个PON板(2-9槽位和12-17槽位),每个PON板有8个PON口,每个PON口的输出功率在5dB左右,而ONU的正常工作的光输入是—15dB左右,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一个中兴C300OLT可以带ONU的个数:14X8X32=3584,也就是说一个中兴C300OLT最多可以支持3584个ONU正常运行,这个数字覆盖OLT方圆20KM的范围是足够的。结构示意如图:
  采用EPON技术,可以在楼道、落地箱壁挂箱等光节点处安装ONU,然后通过复合缆或五类线入户。对那些五类线无法穿线的楼宇和旧小区,采用EPON+EOC方式入户。EPON+LAN方案中 EPON的OLT 利用分前端光纤到远端机房,光分路器分光接入各个楼道ONU,ONU采用LAN入户,承载数字电视点播信令回传和宽带上网业务,下行的数字电视信号通过原有的光纤和HFC线路下行,HFC入户,最终采用复合缆双线入户,解决广电数字网络双向问题。
  EPON+EOC方案中,光分路器分光接入各个ONU后,下挂EOC方式下行。EOC局端安装在落地箱或挂箱内,将CATV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混频传输,通过原有HFC线缆传送到用户端,再通过用户侧的EOC终端进行调制解调,分离出CATV信号和数据信号,用户数字电视点播信号通过EOC方式上行。EOC充分利用现有HFC网络的同轴电缆传输混频信号,大大的节省了建网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是高质量、高可靠、可管可控。VLAN隔离通过VLAN方式,将不同的业务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保障相互之间的通信隔离。家庭网关划分两个业务VLAN,一个用来支持高速上网(如3012)、一个用来实现点播回传(如1002)。对于终端设备,通过onu和eoc的网管软件可以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大大的减少了运维人员上门服务的盲目性。中心机房可根据用户反映的信息快速定位用户,确定相应的故障设备,对终端进行远程重启、数据重置等,以排除硬件之外的故障。从而大大可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综合比较EPON+LAN与EPON+EOC两种方式,两者都可以发展语音业务, 前者适合于楼宇穿线、新建小区复合缆覆盖,线路损耗小,网络稳定性好,接入率高的话,综合投入也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用户高速上网。后者可以充分利用广电原有HFC铜轴传输网络,从理论上实现双向网络的全覆盖。 EPON技术方案的确定,大大节约了临沂广电发展宽带网络的前期投入,并且PON网络的灵活性也迅速增长了临沂广电的宽带用户。一年的时间,宽带用户由原来的5000户,迅速增长至36000户,给临沂广电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广电行业开展多业务发展提供了又一成功案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组网中的应用,在对虚拟化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组网中,对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以及存储虚拟化的应用,从而降低了校园网络组网的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了硬件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服务器;虚拟局域网;存储  一、概述  为了提升高校现代化教学效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教育部组织构建了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
期刊
【摘要】近几年,人防短波通信的发展比较快,但是从目前短波通信发展现状来看,应该在短波通信的可靠性、数据传输率、抗干扰能力和网络化方面进行改进。并且提出了人防短波通信未来发展的展望,在短波自适应数字通信技术、自适应选频与信道建立技术、传输速率自适应技术和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短波通信 抗干扰 自适应  人防短波通信在九十年代末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对人防的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也在不断的提升,4G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网络的传输,并且在传输效率和传输的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4G移动通信网络的出现也恰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本文通过对4G移动通信系统特点的研究,来对4G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4G移动通信系统;特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的通信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光纤传输系统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然而,目前光纤传输系统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光纤传输系统的正常运作,降低了光纤传输网络的传输性能,甚至是出现误码、漂移等问题。现代通信系统对光纤传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对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规划和设计。同时通过对光纤的损耗的主要因素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对信号的传输做相应的改善,从而提高光纤通信的质量。  
期刊
【摘要】安全管理一直是通信工程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信业有很强的发展势头,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给通信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通信工程 项目安全管理 措施  安全生产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活动控制人身和设设备不发生安全事故
期刊
【摘要】随着家庭宽带等互联网络的安全日益重要,IP网络业务识别越来越体现出它在网络安全维护上的独特作用。本文从IP网络业务识别简介、IP网络业务识别工作原理对IP网络业务识别进行了概述。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IP网络业务识别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深刻讨论了IP网络业务识别的意义。从四个方面对IP网络业务识别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参考大量文献和网络运行实例,从整体上对IP网络业务识别进行了阐述。  【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是一样的,通过物联网的使用我国的交通运输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交通运输领域使用物联网的过程而言,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让物联网在交通运输中的使用过程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我国交通运输的特点以及物联网的应用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交通运输 物联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4G移动通信业务的研发和使用,也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开始走向了新的起点,无论是在传输的速率上还是传输的质量上相对于3G网络都有着明显的改进和提高。本文针对4G移动时代通信业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LTE;4G;高清语音;云计算;IP化  在进入到3G移动通信系统后,对于通信的质量和传
期刊
【摘要】移动通信飞速发展下,新增HLRe设备的平稳成功入网的提前预准备。  【关键词】HLRe 割接 方案  概述  当今的移动业务飞速发展,随着业务量的巨增,本人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CDMA网络中的中兴公司HLRe设备新增。HLRe是HomeLocationRegisterEmulation(归属位置寄存器仿真),为了保证新增设备的平稳入网,需要制定严格的方案,来确保割接能够成功执行。本人在多次的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物联网技术也逐步成熟。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物联网的内涵和特征,重点探讨了计算机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计算机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以期为学术界和相关产业领域对计算机物联网加强认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物联网 应用 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科技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物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以及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