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我的“派”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他就是个贪玩的孩子。在南京,他经常跟父亲到“两广会馆”看京剧,不只是玩玩票友,还学会了拉胡琴,甚至买回髯口、马鞭、靴子,每天吊嗓子、摆功架,十足一个戏痴。
  17岁那年,二哥去日本留学,他放弃热门的化工专业,却报读了好玩但就业机会渺茫的美术。他先跟随藤岛武二老师学画,后转入中村不折先生门下学素描和油画,还喜爱上了当时非主流的西方凡·高和高更的绘画风格。让人奇怪的是,学画的同时,他还玩性不减,课余时间学起了拉小提琴,每天咿咿呀呀,却没有一步步考级,只是贪好玩。
  6年后,他回国并开始在上海神州女学、上海师范学校等學校任教,也开始绘画创作。让人不理解的是,在工作和绘画之余,他更加频繁地出入剧院看戏,常戴上全身行头练戏,甚至能唱出一整本戏。有时为了演得更加逼真,他还经常花钱请好朋友盖叫天当自己的老师。朋友演戏时,他就在旁边认真地揣摩他一招一式的身段和神情,回家就赶紧画个速写,一张张比较,找到最动人的一张就保留下来。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留洋画家和教授,他没画当时最流行的树木花卉、高雅秀美的仕女及丰富奇特的山川风物,只是画自己看过、听过、演过的戏曲里的人物。虽然戏曲人物在平常百姓之间很流行,但要命的是,他的画就像小孩胡乱画成的,不仅线条钝滞、迂缓,而且很多人物的脸有西方野兽派的感觉,人物的比例也不那么精确,要么手弯得过了,要么腿短了点儿。
  起初,他的画遭人诟病,很多朋友都劝他画些大家易接受的事物,或多一些常规画法,可他说,轻易放弃最喜欢的东西,去寻求不感兴趣的追求,不是自寻烦恼吗?我就要我的“派”。他不管别人评价他的画“丑”,照常在工作之余抽空看戏、演戏,并画下熟悉的小说、戏曲里的人物,一幅幅关于孙悟空、武松、关公、杨贵妃等的作品也逐渐面世,还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神韵。人们渐渐发现,一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黑衣黄裤,手执金箍棒从天而降,正要打向白骨精,红色脸谱后的眼睛,黑白分明,瞳孔怒睁,一身正气。“吼!”白骨精吓得直跌坐地上,漂亮的脸庞上只剩下慌乱,随手抓起佩剑,胡乱遮挡;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孙大圣很有神威,他凶狠地踩在神仙身上,天兵天将吓得坐在地上,玉帝老儿作势要跑,好像马上要听到噔呛噔呛的乐曲声;《武松打虎》中,武松的眉毛拧成一团,眼睛死盯这老虎,正与老虎酣战;《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中,睛雯眼神专注,宝玉眼里更多的却是对晴雯的担忧和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了解他和他的绘画。朋友盖叫天挺他说,他不仅在“还原舞台”,而是在“创造舞台”,笔下的武剧人物静中有动,不像在画里,倒像在戏台上,举手、抬脚、抚须、回头、瞪眼、大喝、舞刀、弄枪…… 每个动作都有一股蓄势待发的架势,就像是被相机拍的,有一股神气劲,丑萌丑萌的。画家李苦禅也说:“他的画法叫做得意忘形,即重神而不重形啊。”
  是的,他就是著名的画家关良,一位和花鸟画大师齐白石及山水画名家黄宾虹齐名的近现代中国名画家。坚持自己的特色,在传统戏曲里吸收养分,将中西画风融会贯通,在戏曲人物里展现世间百态,七情六欲,郭沫若评价他说“关良就是关良派”。
  成功,除悟性外,还得有点轴劲,即“我就要我的‘派’”的自信和执著。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母亲进城后,一直跟作为儿子的他住在一起,平时替他打理家务,买菜做饭,一家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后来,孩子要到离家较远的一所小学去读书,为了便于接送,他在孩子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和妻儿一起搬了过去,把母亲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由于每天要接送和辅导孩子,再加上工作又很繁忙,应酬又多,因此他便很少回自己原本的家,母亲的日常生活也全靠她自理。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后,他突然覺得要做出改变。  “妈,
在美国纽约的街道上,有很多垃圾桶改头换面,它们不仅具备存放垃圾的功能,上面还插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变成了“花瓶”。色彩艳丽的鲜花吸引着路过的民众,他们纷纷驻足,欣赏垃圾桶上的各色花卉和植物。    說到这个漂亮的计划,还得从刘易斯说起。他是一名花卉设计师。在他的牵头下,纽约街头的垃圾桶才得以旧貌换新颜。为实施这个计划,他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让那些垃圾桶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吃狗肉,颇多感慨。俗话说:“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民间语汇里“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可见其香美。可是却不能拿来招待客人,因为“狗肉上不得台面”。  吃食中,好吃而上不得台面的还有很多,比如说昂嗤鱼,刺少肉鲜嫩,且有一股子野味。可是来客人了,得上草鱼、青鱼等,端一盘子昂嗤上桌,会留话柄给人的。再如水果,榴莲我是喜欢的。臭?我就喜欢这个味。可是若是去人家府上拜访,你得规
个人看法,儒家是“以情动人”,道家是“以理服人”。大家知道,道家是反智的,“虚其心,实其腹”是道家的理想,但道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却是智性的,道家很少动感情。  儒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却处处看到“情”的印记。譬如当弟子问孔子,三年之丧,是否太长了,孔子就比较生气。他说:“当初我们出生,三年才免于父母的怀抱,你怎么不说父母把我们抱在怀中的时间太长了?”可以想见,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很动感情的。正因为孔
美国有一种被称作“苏醒树”的植物,在水分充足的地方,它长得十分茂盛,一旦环境变得干旱,它就会把根从泥土中拔出来,把树身卷成一个球体,借助风势转移“阵地”,只要遇到有水的地方,它便会停下滚动的身体,把根插入水中,开始它新的生活。  苏醒树懂得,虽然自己左右不了生存环境,但完全可以选择最合适的环境,让自己获得重生。苏醒树是植物中的奇迹,这个奇迹充满了生命的智慧。  人生在世,所面对的环境不可能处处尽如
读到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突然泪流满面。  往昔,心微微蹙动,奈何情已远,人已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往日已不可追。  张爱玲说,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忆往昔,如梦寐。往事是尘封已久的旧事,重拾起,却如梦般若隐若现,似轻纱,让人忍不住欲要伸手抚摸。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唯一鲜明地存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  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若推开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和我们一样,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家跟所有人家都不一样。”直到今天,她早已嫁作他人妇,有了自己的宝宝,娘家那一大家族,还没分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好日子,大家一起过。  不由地想起以“九世同堂”而
朱莉·贝克生活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除了养花种草,最特别的是,还养了一群鸡。  某天朱莉在家中搞了一个小型聚会,邀请几位好朋友带着家人前来做客,其中不乏与女儿蒂娜同龄的小朋友。大家玩得都很开心,蒂娜还带着小伙伴把鸡引到了屋子里玩耍。大家兴高采烈地边吃东西边聊天,谁也没有在意鸡的存在。这时突然有人尖叫了一声,原来有一只鸡在她脚边随意大小便,差点让她踩上。再看周围,几只鸡活动过的地方,也大多惊现了“地雷
秋山利辉今年73岁,是日本大师级的木匠,他为天皇正殿制造家具,并创建了“秋山木工”。    从小成绩倒数但对木工极感兴趣的秋山利辉,特爱中国文化,崇拜鲁班师傅。他童年时特别“拙劣”,比如他小学至中学期间成绩总是倒数第一,直到初二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秋山也早就显示出了“匠人”天赋,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为邻里做一些小木活,放学回家他喜欢看到镇里来干活的手艺人工作。“就一直看他们手头的动作,并自己琢磨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了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