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生 等待花开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初,有一位“老教师”私下里给我介绍“经验”说,你对学生不要太好,尤其是刚接班时,要给学生一点下马威,否则后面的日子不好过。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潜规则”吧。于是跟着学,但终究憋不住,24小时后又跟孩子们“混”到一起了。所以,我一直对评选出来的各级各类“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怀有一种天然的警惕,担心他们为了优秀,伤害孩子们太多。事实上,在评价体系还不是很科学的情况下,“优秀”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叫“专制”的东西。
  杜威先生说过,“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和感情去衡量他们的,那是愚蠢的事。儿童总处在未完成之中,人的生命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我们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把儿童的生命力量引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学生总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们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是让学生的情感、意志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或许,真的有了这些认识后,我们就不会再浮躁,也不会“好心办坏事”了,更不会“揠苗助长”了,当然也就不会“气死了”。理解了学生、理解了教育,我们的“爱”才会有所附着,才能真正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有了对于学生的理解,你还会产生一种重要的教育心理——等待。记得杨瑞清提出过一个“花苞心态”的概念,他说,我们一些老师总是喜欢那些盛开的荷花,对于旁边的花苞抱着“人家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开?你再不开,我就把你给掰开”的急躁心理,于是,太多含苞待放的鲜花因被“掰开”而枯萎了。
  2005年,有媒体披露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的不幸命运。中科大少年班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的讨论在校内外激烈展开。“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人际交往困难”的文章也不断见诸报端和网站。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干脆提交了一份《请求停办少年班》的提案。
  我承认的确有“天才”的存在,但我很害怕“造就天才”的教育,刘铁芳教授说:“任何缩短个体发展历程的教育模式,都不过是揠苗助长,尽管可能促进个体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发展,但就个体精神世界的整体完善,显然是‘欲速则不达’。”
  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学生生命世界的慢慢生长、生成。迟开的花儿同样鲜艳,这是一种“花苞心态”,与此相对应的是“揠苗助长”,后者未必是出于“歹意”,有时恰恰是“好心”,但缺少科学意义的“好心”往往更具有破坏性。
  教育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这是“公理”,如何走进,各有其道。但不管道有多少,理解儿童、等待花开是绕不开的天衢。很多人喜欢把学生比作花朵,那就让我们来做一名花工,懂得阳光、雨露与土壤之于花开的意义,听得懂花开的声音,“情在左,爱在右”,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儿的次第开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病情复杂,致残率高,且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
摘 要 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课堂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同时,学生课堂提问也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它直观而有效地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理解的深度。关于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注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较少。本文先探讨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的内涵及意义,再分析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而关注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
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包括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而其中监督和指导的关系问题是督导诸职能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教育督导工作已取得的实际效
针对悬浇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腹板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介绍了影响腹板抗裂性能的主要施工因素,指出锚固方式、锚垫板定位、灌浆密实度以及灌浆时机等对腹板的应力状态影响明显,
策划人语  随着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的教育》等书再次风行,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生态的关注和思考,不断追问“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期刊登丁卫军和王益民两位老师的文章,他们从教育的现实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围绕“教育应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一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多同仁的思考。  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
利用分离变量法,Laplace变换及广义Mittage-Leffler函数,给出了有限区间上分数阶扩散-波方程混合问题的精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