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生的能力特点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能力水平相较于小学生有了很大进步,但又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制约着其能力的发挥。初中历史教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应该有充分认识,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是整体观。初中生的整体观普遍还不高,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需要从宏观上看待的一门特殊学科。
  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有些历史事件和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点难的,需要知道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就要向学生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是初中生的记忆力。初中生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代。初中生的记忆力有着自身的特点:无意识记忆较明显,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这些记忆特点是教师必须知道的,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设置记忆内容,使用记忆方法。此外,初中生的抽象记忆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历史课堂对于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
  一是宏观性。初中历史课从宏观来看,需要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观念,不能割裂历史,历史是联系着的,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古代到现代,这些大方向是需要学生把握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宏观、客观、联系地看问题。教师应该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联系世界历史,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是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记忆能力等特点,以普及学生的历史常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是人文性。初中历史教学应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陶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历史,正确地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综合性。初中历史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五是记忆性。初中历史无疑是需要记忆的,没有记忆就无所谓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包括对概念、具体事件,以及时间的记忆等。各种知识点都有不同的特點,当然记忆方法也应该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的引导。
  三、有效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初中历史,是一门整体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纵横两条线索,运用整体感观理解历史,知道历史的发展特点和世界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是重视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理解的,如果没有理解那就谈不上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课文,从课文中选取关键知识进行解释。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难点和疑点在哪里,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和知识点。
  三是讲究记忆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才能真正事半功倍。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就应该牢记重要的历史知识,进而要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训练和传授。比如,在记忆没有相互联系的几个词的时候,可以采用故事记忆法,将这几个词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既记住了知识点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故事性,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四是重视知识拓展。历史不单单是学习课本知识,单调而简单的知识固然方便记忆,但历史教学的课堂不应该只有记忆,教师应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联系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一些细节的引入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
  四、结语
  如何才能使学生既学得好又学得快乐,获得成就感,这是历史教师要思考的。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笔者只是简单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了自己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看法,今后还需在教研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应用物理定律、公式的基础。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及高中生认知能力的不足,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的障碍,如果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理论,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公式、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物理概念教学。第一,要重视物理概念要认识到高中物理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所学校都在尽其所能.但课堂教学依旧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即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 、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 .同时又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社会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良好个人品质.着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
新课改实施至今,语文课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硕果累累,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在新课改过程中备受瞩目。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融入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在构建符合新形势下的阅读教学体系方面作出新的尝试。  一、 苏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  1.实施对话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活动的诠释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中国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凸显了寻找中国模式研究关键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作为研究中国模式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中国模式的建构之“参”、成功之“道”、发展之
1999年,延边出国劳务个人汇入汇款突破1亿美元后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然而,受汇率变化的影响,2007年延边出国劳务个人汇入汇款为10.0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53亿美元,下降4
为了有效解决温棚空置现象,确保设施蔬菜冬季安全生产,保障种植户稳定增收,西夏区加大新棚建设和旧棚改造力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采取边排查、边动员、边解决
新课程要求必须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这样的要求与学生的个体发展是非常符合的.在给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我对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心得.我认为,初中数学作业在进行量减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让初中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那么,减负背景下究竟如何有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爱因斯坦说过
近日,国家南阳农业科技园区花卉示范园挂牌仪式在位于宛城区瓦店镇的南阳豫花园举行,标志着南阳豫花园创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取得成功,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花卉示范园。与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