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Eu的SiO2-B2O3体系和SiO2-B2O3-Na2O体系的结构及Eu3+的发光性质

来源 :中国稀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31494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掺Eu3+的以SiO2-B2O3和SiO2-B2O3-Na2O为基质的玻璃态发光材料. 通过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研究了Eu3+的发光性质, 通过红外光谱、 TEM 、 XRT进一步研究了基质结构变化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材料经 600 ℃退火处理后, 结构已十分稳定. 在588 nm和613 nm处显示弱的Eu3+的特征发射光谱, 对应于Eu3+的5D0-7Fj(j=1,2)跃迁. 以SiO2-B2O3为基质的玻璃材料的红外光谱显示形成了Si-O-B键. 该结构对Eu3+的
其他文献
以大鼠为对象,连续用生理盐水和20, 10, 2, 0.2, 0.1 mg.kg-1 La(NO3)3灌胃6个月后,观察了体重、肝体比变化;检测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
合成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Eu(asprin)3phen和Tb(asprin)3phen, 并将其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 制成结构了为ITO/PVK∶RE配合物/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 . 很明显, 在相同掺杂比
以悬浮培养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细胞为材料, 加入一定浓度的Ce4+, 在不同培养时间取样, 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凝聚、趋边化; 核酸电泳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