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L型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fer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波摩那型钩体重复感染豚鼠,同时用不同剂量的青霉素治疗,在体内诱导钩体形成L型,以探讨钩体L型的致病作用。结果40000u青霉素治疗组3只豚鼠中1只于初次感染后第22天发病,出现四肢瘫痪。组织切片镀银染色和PAP免疫酶染色表明,其脑、眼球、肝、肾、肺和心肌等组织中均见有较多的钩体L型的长丝体和球状体,而未见正常形态钩体;但在未发病豚鼠脑组织中却很少能找到钩体L型。组织学检查表明其脑实质充血、水肿,胶质细胞呈灶性增生,脑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明显变性、坏死;肝、肺小动脉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肺、肾、心肌、眼葡萄膜等均出现间质性炎症改变,与病毒和支原体等无细胞壁微生物引起的病变相似。研究结果提示:钩体病后发症的发病机理可能与钩体L型致病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本研究测定了中国HIV感染者血清对各地区HIV流行株gp120 V3肽的反应性。在105份中国西南HIV流行区被检血清中大多数与MN(82%)和SF2(71.4%)V3肽反应;约半数与CDC4(43.9%)和MAL(43%)V3肽反应;部分与SC(26.6%)NY5(19%)和Z3(24.7%)V3肽反应;只有不足10%的血清与BH—10,HXB2,RF,ELI和Z6 V3肽反应。这表明该地区主要
期刊
通过武汉地区不同年龄组正常的1144人,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4例病人感染柯萨奇B1、B3和B4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发现,柯萨奇Bl、B3和B4病毒感染2~5岁年龄组分别是54%,52%和49%;6~10岁年龄组分别是56%,65%和61%;11~15岁年龄组分别是55%,51%和49%;正常成人分别是67%,68%和68%;而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分别是91%,93%和56%(与正常成人比较,
抗HFRSV血凝素抗原的鼠源性单抗3G1经体内、外研究证实该单抗对HFRSV感染的小鼠具有高中和活性及高保护作用。为了从分子水平了解3G1单抗,我们用基因工程技术,从3G1杂交瘤细胞系提取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出3G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对该可变区基因的全部36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G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可能隶属JH4重排,小鼠免疫球蛋白重链第3B亚组。
在建立稳定分泌具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αId)人单抗(Ab2β)的基础上,用纯化的αId人单抗免疫6只BABL/c小鼠和2只大耳白兔,均有效地诱导产生特异性的抗HFRSV抗体(Ab3)(IFAT),抗体滴度随加强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αId诱导的抗HFRSV抗体与HFRSV野鼠型76/118株和家鼠型L99株均起反应,其中免疫小鼠血清具有一定效价的血凝抑制活性和中
期刊
期刊
采用PCR方法标记的生物素探针进行了斑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12株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均与探针呈杂交阳性;其它种李氏菌和细菌无一与探针杂交。探针检测靶DNA的敏感性为10ng,过夜增菌培养,可提高敏感性千倍以上,测出样品中少至150个细菌。探针法检测市售猪肉和牛奶的阳性率分别为27%和21%,高于分离培养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