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话题,让阅读教学实现真正的“转身”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理念以来,传统教学中关注文本内容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胜任当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一时间,促进阅读教学“华丽转身”的呼声日嚣尘上。但在操作层面,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转身”并不华丽,甚至是原地打转,结果没有转出任何效果,却转晕了自己。本文提出要紧扣主旨,在研制话题中促进阅读效益;结合语境,在围绕话题中感知表达效益;聚焦核心,在统整话题中积累写作方法,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紧扣主旨 聚焦核心 结合语境 真正转身
  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理念以来,传统教学中关注文本内容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胜任当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一时间,促进阅读教学“华丽转身”的呼声日嚣尘上。但在操作层面,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转身”并不华丽,甚至是原地打转,结果没有转出任何效果,却转晕了自己。
  一、紧扣主旨,在研制话题中促进阅读效益
  传统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常常借助琐碎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缺少相应的统整,学生也只能亦步亦趋地向前挪步,效益甚微。关注文本表达的教学,就应该紧扣文本结构与表达特点,设置出富有层次的微型话题,在化整为零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阅读,为学生感知文本表达、提升自身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教师就紧扣文末作者对船长评价时的“做人之道”,引领学生借助哈尔威船长的言行来深入感知“做人之道”的深刻内涵。首先,从哈尔威船长下达的三次命令入手,要求学生在空白处根据三次命令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对其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感知体验;随后,教师则将教学价值点聚焦在作者评论性的语言上,在对接言行之中,洞察蕴藏在哈尔威身上的“做人之道”,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在表达中强化、在悦纳中调整;最后,教师引领学生着力于课文的最后一段,结合语段中“做一名英雄的权利”“忠于职守”等关键性词语,再次丰富、拓展学生对“做人之道”这一内涵的认知理解。
  纵观整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板块看似都是为了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但在理解的过程中却都紧扣着相应的主题,为学生关注表达、运用表达提供了极好的历练平台。
  二、结合语境,在围绕话题中感知表达效益
  阅读教学中,设置合理的话题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入阅读,为围绕话题展开的实践表达奠定基础。由理解向表达的转化,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在关注表达理念的呼吁下,在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话题的设置逐步向表达层面靠拢,引领学生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完善。
  如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圈画出课文中描写地震情景的场面描写,并围绕“场面描写”设置了这样的探究性话题:1.课文主要表现人物,为什么要进行场面描写?2.这些场面描写共分三次,分列在不同的段落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学生在结合具体语境的基础上,深入感受场景的画面,逐步意识到场面描写形象地烘托出当时形势的紧急,为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而作者之所以没有罗列在一起描写,是为了与谭千秋老师的具体言行整合起来,不停地渲染氛围,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为学生积攒人物特性,奠定了基础。
  在本案例中,教师紧扣学生写作方法的空缺,利用教材课文这一经典范例,引领学生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情境中感受作者“场面描写”的写法及其形成的表达效果,通过对话题的研制与思考,促进了写作方法的积累,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聚焦核心,在统整话题中积累写作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依照文本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置多个话题来组织、引领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这些话题的设置如果仅仅是为了将学生的阅读实践从整体向局部推进,这对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而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这些探究性话题进行深入整合,重新回归到文本情感、哲理等核心主旨上来,让学生经历从整体到细节,再回归整体的思维历程。
  例如《少年王冕》是一篇选自《儒林外史》的小说,其核心目标是进行深入、全面地体悟人物形象。笔者在教学這篇课文时,引领学生紧扣小说表达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展开教学。首先,在“情节”中,引领学生在梳理未写、略写、详写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取舍详略的安排智慧;其次,在“人物”层面,借助课文中两处典型的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最后,紧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感受小说借景喻人的表现手法。这三个层面如果仅仅这样设置教学,学生就难以达成教学策略的整合与实践,必然会导致三个层面各自为阵。事实上,教师对这三个维度的设置有着趋向相同中心的联系,即不管是情节的取舍详略,还是人物的语言设置,亦或者是环境的描写,其实都指向于同一个核心,那就是小说创作的根本——刻画人物形象。因此,在上述三个层面的教学中,教师都必须引领学生回归这一中心,感受情节设置、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王冕这一人物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本案例中,教师正是借助三个零散的版块将教学的中心聚焦在统一的主题上,让整节课的教学都聚焦在对文本内容的体悟与思考上,促进了学生写作素养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就是要教师充分开掘教材课文所蕴藏的写作价值点,引领学生在话题的浸润下,实现从阅读到表达的无痕过渡,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正经受着新的改革,在语文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综合性学习成为了各个学校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新兴起的教学手段,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措施有着许多传统教
初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图案、图表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巧妙地运用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市场上各类家庭报警系统没有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接口的弊端,在传统报警系统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了有意义的扩展,既实现了对非法侵入、火灾、煤气泄漏等各类家庭紧急情况
【摘 要】  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许多教育主张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尤其是“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深深的嵌入了每一个教者的心中。本文立足小语课堂,探索如何让生活与课堂牵手,还教育以真实的面目,给学生以生活化阅读,让我们语文教育在奋勇向前的同时,不忘初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活教育 陶行知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主张的核心理念,他认为“生活教育是与生俱
通过对多种类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最佳路径移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算法(EEBM)。它通过寻找瓶颈节点、冗余点以及选择最佳节点移动路径的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不断城市化,幼儿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然而开展绿色种植活动、了解自然对幼儿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责任感、热爱自然多方面能力都有着促进作用。尤其是大班的幼儿,在幼儿园中已经算是年长的一类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很想自己所做的努力得到大人和同伴的认可,但是毕竟还是幼儿,其综合能力,例如语言表达、创新探索、逻辑思维能力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