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污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探析它的污染原因以及治理方法是解决水污染必不可少的步骤。水污染的治理不仅仅关乎人民的生活,它还与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不当的人类活动方式产生的产物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日趋加深,各地水污染监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不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水污染监测与经济协调发展、水污染防治也更加重要。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1、环境标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水质监测过程中遵循的是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而环境标准除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根据当地的行情所制定的地方标准。随着各地的经济条件、人口数量的不同,监测标准也应有所不同。若常规下的标准不符合当地的实情,则会导致水环境监测信息的错误,无法掌握水质的污染状况,也不能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对污染进行处理。
2、水环境污染现状。据了解,现阶段我国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北方缺水地区开采地下水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第二,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严重;第三,水富营养化。水污染主要集中体现为工业废水污染、农业污染、(1)城市化水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对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垃圾和废气大量排放,这造成了城市用水的污染。污染源中生活污水是占主体,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元素的无机盐类,它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也多,并且有资料显示生活污水是工业污水排放的8倍。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也引起了疾病的蔓延。
(2)工业水污染。工业水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却直接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而其中含有汞、铬、镍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或污染了水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工业水污染的主要形式是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水,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总量大、毒性强、成分繁杂、污染面积广、不容易净化、难以处理等是工业废水的特点。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类型不同;生产过程不同的相同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含量也不同。工业废水一旦流入江、河,将造成不可预想的可怕后果。
(3)农业污染源。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残留的农药通过降雨形成的径流和渗流而进入水体中,在一定范围内使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如氮、磷等含量偏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农药的有毒性较大,会改变生物自身结构,对水体中的生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以及某些加工厂如养殖场等工厂产生的如动物粪便等有机废物都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体污染。水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存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因素。众所周知,人体中70~80%是水分,长期使用受污染的水源,会使身体素质下降,引发各种疾病,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
二、水污染治理措施
1、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管理体制。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出炉”,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各区域的环境质量应当由各地政府负责,各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环境监测操作规范,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加大对环境管理的力度,并坚持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建立符合当地实情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水污染防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每个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水污染问题,实现水安全。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在明确各方面责任上还不完善;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监管,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法律规定也存在缺陷,应予以修改补充。确保水环境良好和饮用水安全是水污染防治的最终目标。一定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严禁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加大对破坏饮用水源水质的惩罚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各地应当把源头控制、减少排放放在首要地位,在工业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了控制农业和农村的面源污染,应大力推广建设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使用沼气池处理并利用人、畜粪便和其他有机废料,生产能源和有机肥料。应认识到废水、污水是可贵的资源,在控制水污染的过程中实现废水、污水的资源化、能源化,开发应用节能减排的废水、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3、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水资源的防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首先,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计划,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制定用水定额和排污定额标准。同时,改革城市水价,实施阶梯水价标准制度,努力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最后,可以加强水的需求管理,以水定产业发展规模,定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项目必须获得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推进水权、排污权制度和准市场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4、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形式有多种,常见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人类日常生活需要从水资源的发源地取走所需要的水量,主要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用水需求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等,当用水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后,人类将从另一地点回收废弃水源,经过处理加工后循环利用;第二,利用水资源的性能满足发电、运输以及养殖等需求。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社会用水量急剧增加,城市生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人们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实际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原则,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护水资源,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水资源使用者应该要正确认识节水的重要性、明确解决用水就是解决资源的认识。其次,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还需要城市建设者注重排水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再次,城市建设者还应该注重水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另外,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建设者还应该注重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减少污染源的排入途径,针对污染物的来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最后,城市建设者还应该注重城市工业给排水系统的建立,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基础保障。
5、生物方法治理水污染。许多游弋在天然河流、湖泊里面的微小生物,能够将有机物分解,并转化成为无机物。所以,可以人为在污水中制造更有利于微生物成长与繁殖的环境,以便于培养更多的强净化能力的微生物。利用这种方法用以实现污染水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治理污水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目前,除了利用微生物这种方法外,还有投菌技术、生物膜技术与曝气技术等。
结束语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应尽快完善水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包括环境专业技术人员、环境监测设备、相应的环境标准、应急的处理方法等。我国应根据各地的自身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测应急处理方法。保护水资源,杜绝水污染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仅是环境行政部门的责任,也是所有公民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许嘉宁,陈燕.我国水污染现状[J].广东化工,2014(3).
[2]王啸宁,崔杨,陈玫君.中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2013,29(13):3.
[3]田丽丽,姜博,付义.全国水污染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1.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不当的人类活动方式产生的产物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日趋加深,各地水污染监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不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水污染监测与经济协调发展、水污染防治也更加重要。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1、环境标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水质监测过程中遵循的是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而环境标准除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根据当地的行情所制定的地方标准。随着各地的经济条件、人口数量的不同,监测标准也应有所不同。若常规下的标准不符合当地的实情,则会导致水环境监测信息的错误,无法掌握水质的污染状况,也不能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对污染进行处理。
2、水环境污染现状。据了解,现阶段我国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北方缺水地区开采地下水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第二,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严重;第三,水富营养化。水污染主要集中体现为工业废水污染、农业污染、(1)城市化水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对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垃圾和废气大量排放,这造成了城市用水的污染。污染源中生活污水是占主体,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元素的无机盐类,它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也多,并且有资料显示生活污水是工业污水排放的8倍。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也引起了疾病的蔓延。
(2)工业水污染。工业水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却直接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而其中含有汞、铬、镍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或污染了水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工业水污染的主要形式是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水,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总量大、毒性强、成分繁杂、污染面积广、不容易净化、难以处理等是工业废水的特点。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类型不同;生产过程不同的相同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含量也不同。工业废水一旦流入江、河,将造成不可预想的可怕后果。
(3)农业污染源。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残留的农药通过降雨形成的径流和渗流而进入水体中,在一定范围内使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如氮、磷等含量偏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农药的有毒性较大,会改变生物自身结构,对水体中的生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以及某些加工厂如养殖场等工厂产生的如动物粪便等有机废物都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体污染。水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存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因素。众所周知,人体中70~80%是水分,长期使用受污染的水源,会使身体素质下降,引发各种疾病,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
二、水污染治理措施
1、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管理体制。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出炉”,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各区域的环境质量应当由各地政府负责,各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环境监测操作规范,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加大对环境管理的力度,并坚持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建立符合当地实情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水污染防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每个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水污染问题,实现水安全。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在明确各方面责任上还不完善;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监管,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法律规定也存在缺陷,应予以修改补充。确保水环境良好和饮用水安全是水污染防治的最终目标。一定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严禁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加大对破坏饮用水源水质的惩罚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各地应当把源头控制、减少排放放在首要地位,在工业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了控制农业和农村的面源污染,应大力推广建设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使用沼气池处理并利用人、畜粪便和其他有机废料,生产能源和有机肥料。应认识到废水、污水是可贵的资源,在控制水污染的过程中实现废水、污水的资源化、能源化,开发应用节能减排的废水、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3、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水资源的防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首先,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计划,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制定用水定额和排污定额标准。同时,改革城市水价,实施阶梯水价标准制度,努力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最后,可以加强水的需求管理,以水定产业发展规模,定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项目必须获得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推进水权、排污权制度和准市场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4、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形式有多种,常见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人类日常生活需要从水资源的发源地取走所需要的水量,主要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用水需求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等,当用水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后,人类将从另一地点回收废弃水源,经过处理加工后循环利用;第二,利用水资源的性能满足发电、运输以及养殖等需求。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社会用水量急剧增加,城市生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人们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实际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原则,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护水资源,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水资源使用者应该要正确认识节水的重要性、明确解决用水就是解决资源的认识。其次,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还需要城市建设者注重排水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再次,城市建设者还应该注重水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另外,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建设者还应该注重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减少污染源的排入途径,针对污染物的来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最后,城市建设者还应该注重城市工业给排水系统的建立,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基础保障。
5、生物方法治理水污染。许多游弋在天然河流、湖泊里面的微小生物,能够将有机物分解,并转化成为无机物。所以,可以人为在污水中制造更有利于微生物成长与繁殖的环境,以便于培养更多的强净化能力的微生物。利用这种方法用以实现污染水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治理污水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目前,除了利用微生物这种方法外,还有投菌技术、生物膜技术与曝气技术等。
结束语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应尽快完善水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包括环境专业技术人员、环境监测设备、相应的环境标准、应急的处理方法等。我国应根据各地的自身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测应急处理方法。保护水资源,杜绝水污染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仅是环境行政部门的责任,也是所有公民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许嘉宁,陈燕.我国水污染现状[J].广东化工,2014(3).
[2]王啸宁,崔杨,陈玫君.中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2013,29(13):3.
[3]田丽丽,姜博,付义.全国水污染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