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体重(235±5)g,随机选取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和高、中、低频电针组,每组10只.高(100 Hz)、中(50 Hz)、低(2 Hz)频电针组以百会、神庭、水沟进行电针治疗,共干预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4周后,比较五组造模后及干预1~4周的局部脑血流(rCBF)、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渗透脆性(EOF)、血脑屏障通透性(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以及糖水偏好实验、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结果 模型组血液黏滞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糖水偏爱率、EOF(最大、最小)均低于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长于假手术组,穿台次数少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频电针组血液黏滞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均低于模型组;糖水偏爱率、EOF(最大、最小)均高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穿台次数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电针组血液黏滞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均低于高、中频电针组;糖水偏爱率、EOF(最大、最小)均高于高、中频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短于高、中频电针组,穿台次数多于高、中频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高、中、低频电针组组内各时间点r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高、中、低频电针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各时间点的rCBF均低于同期假手术组,高、中、低频电针组干预1~4周的rCBF均高于同期模型组,低频电针组干预1~4周的rCBF均高于同期高、中频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针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维持血脑屏障功能完整性,进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通过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MT)对HCT116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CT116结肠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双歧杆菌组加入80μg/ml的双歧杆菌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IL-6、上皮钙黏素和神经钙黏素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IL-6、上皮钙黏素和神经钙黏素的表达及定位.采用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设置PBS组、1、5、10、20μg/ml阿帕替尼组,分别用PBS,1、5、10、20μg/ml阿帕替尼处理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分析、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阿帕替尼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μg/ml阿帕替尼组细胞凋亡率均
目的 基于Akt/mTOR通路探讨药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及自噬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周龄SPF级SD大鼠18只,体重150~200 g,随机选取其中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建立CSR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药熨组,每组各6只.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正常饲养.药熨组选取膀胱经、督脉、胆经进行中药药熨,连续7 d.实验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p-Akt、p-mTO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