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无论是课前引导、课中探究还是课后拓展,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6-0052-03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学中,人们长期以来所熟悉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并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将从课前引导、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方面出发,谈谈对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看法。
  
   一、课前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经典而又难懂的古文古诗,课前对写作背景和相关典故的了解往往会使学习轻松许多。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提供的网络资源内进行信息搜索,为理解古诗古文做好准备。
  如在学习张衡的《归田赋》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张衡对久处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园田的热望,笔者指导学生查阅了《归田赋》的写作背景,明白了他“仕不得志”的郁愤情绪和“焉知荣辱”的人生态度。并且,在此赋中还出现了多个典故,理解它们也是明白本文主旨的关键,而这一切通过网络查询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精彩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有效。
  在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方面,信息技术也有自身的优势。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死记硬背往往让学生颇为反感,有鉴于此,笔者把课前五分钟设置为“成语故事时间”,每次让一位学生把课下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解释该成语的意思。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成语、运用成语的兴趣,尤其是与课文相联系的成语,对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多帮助。如在学习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之前,笔者先向学生布置了一道预习题,查找和左思有关的一个成语“洛阳纸贵”。通过对该成语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左思的文学成就和郁郁不得志的经历,从而对诗人在诗中表现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课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发展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另外,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能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可以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给学生以启迪,将知识的传授从‘静态’转化为‘动态’,达到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双提高的教学目的。”[1] 生动形象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等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直观地再现抽象的文字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会学、愿学、乐学。
  
   二、课中探究——培养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个性和创造性。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转换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再过多地考虑教什么,而是更注重怎么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要努力提高教学的开放度,通过多媒体、网络的形式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在网络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学生一边聆听老师的讲解,一边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逐次排除学习障碍。并且,“网络学习的共时性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魄,有什么建议和分歧可以无忧无虑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2] 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和老师共同思考、分析、讨论,充分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如关于曹操的《短歌行》的主题曾有过争论,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说它是“言当及时行乐”,而清人张玉谷批评吴氏“何其掉以轻心”,他以为“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让学生从网络上查阅有关曹操其人其事的资料,首先对曹操本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再根据诗歌中的几个关键句来分析诗歌的主题,最终经过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对时光流逝,功业难成的感慨和希望广纳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愿。
  学生在网上面对的信息资源很丰富,能很方便地找到很多相关资料,但学生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有效地选取有用的信息,减少浏览信息的盲目性,提高学习质量,这一切还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详细考虑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应该查阅哪些信息,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以学习资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避免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手足无措,更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如果忽视楚汉相争的那段历史,是很难理解鸿门宴上一触即发的矛盾和斗争的。于是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上下五千年”这一网页,通过对刘邦和项羽故事的搜集和整理,学生对秦末动乱的现实和刘项二人的经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作为背景知识进行讨论,加深了对刘项二人的性格特征的认识,也为理解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惊险紧张的场面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大量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知道了该怎样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能够自觉地采取搜集信息、集体讨论、合作交流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走弯路,如果学生选择错了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不应该横加干涉,断然否定,而是要积极引导,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即使选择了错误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也是有益的,经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他们才能领会到方法的优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三、课后拓展——丰富知识建构
  
  学习是一个过程,信息技术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多种渠道,知识不再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所得”。[3] 通过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把课后学习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通过网络这一媒介,使学习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高应用语文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课后拓展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和练习、写作两方面。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尤其是课外阅读,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对课外阅读材料的要求也有极大的不同。从语文阅读的角度看,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内容相近的文章,如何使课外阅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何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呢?其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和思维品质”[4]。如在学习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后,学生对文章戛然而止的结尾感受颇深,为了进一步了解作者“含泪的微笑”的写作风格,笔者向学生提供了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对比性阅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后拓展还表现在学生的写作中。多媒体和网络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课件资料,如果能将作文题目以动态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网络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古今中外的资料在网络上应有尽有,没有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用的素材,经过筛选和精心构思,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使他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呈现的信息,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信息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过分注重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而束缚了语言模糊性带来的想象力;以课件的简单呈现代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重视人机对话而忽视师生交流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注意和反思的。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优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以其鲜明的特点、丰富的内容、形象生动的情景,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有利于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5]为语文教学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启了新的思路。信息技术与语文自主学习的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育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初探[J].河南科技,2007,7.
  [2]赵国宏.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自主学习整合的研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尹秀莲.让语文教学随网络一起飞扬[J].中小学电教,2007,5.
  [4]马骍骏.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J].2006,3.
  [5]李华,王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J].山西教育,2004,1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77-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要求写作有创新。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面对农村学生时,他们生活圈子窄小,见识面不广,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偏低。因此,写作文成了农村学生的焦虑,一写作文就喊头痛。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平时积累的素
在下载文件时,最让大家头痛的就是ZIP、RAR这些压缩格式的文件了。它们虽然具有身材小巧、下载速度快的特点,但用户却无法预先查看压缩包内的内容,有时候花了很长时间下载的文件,解压后却发现与需要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而这些压缩包内的文件无法单独下载,即便是只需要其中的一个文件,您也必须下载整个压缩包。    不过,一款名为“LoadScout”软件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它支持HTTP、FTP等多种类
目的:探讨屏氧酶1(PONl)A/B192基因型与脑梗死及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共131例,对照组非心脑血管病人群339例。采用改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