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监考”考试,是指考场不设置监考老师,学生依靠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完成的考试。国防科技大学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无监考”考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员的诚信品质,有助于培养学员的诚信品质。相较于地方高校,“无监考”考试在军队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还处于尝试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无监考”考试 诚信 违纪
一、“无监考”考试提出的背景
“无监考”考试,是指考场不设置监考老师,学生依靠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完成的考试。关于“无监考”考试这一教学理念,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是最早实行“荣誉制度”的学校。早在1817年,该学院就开始让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并于1830年进一步规定“如有学生冒犯这种信任,就会被学校开除”。据记载,对于该项规定实施的结果“监事会感到非常满意,没有一个学生自降身份作弊,看来诉诸学生荣誉的做法确实有效”。这种做法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支持。如今,这种“荣誉制度”和“无监考”考试在美国众多高校实施和推广。在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91年1月率先在全国试行免监考。据统计,从1991年至1995年累计有近100个班次,3000多学生参加了免监考。经过五年的实践,有力的促进了北航的学风建设。此后,陆续有一些学校,如福建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也设立过“无监考”考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国防科技大学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家重点大学,列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近年来,学员考试违纪现象也偶有发生,这虽然只发生在个别学员身上,但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培养学员诚实守信、严格自律的优良品格,锻炼学员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在2014年秋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考试中试点设立了“无监考”考场。
二、“无监考”考试的积极意义
(一)“无监考”考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去学校为了防止学员考试违纪,除了严格考试纪律,加大对违纪者的处罚力度外,还常常采取增加监考人员、安装监控、使用屏蔽器等方法。这样虽然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考试违纪,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考试违纪,反而会使部分学员产生逆反心理。古语有云“江河之水,堵之则泛滥于世,疏之则有益于民。”学员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就如同那“江河之水”。如果一直通过“堵”的办法来防止考试违纪,一旦监考稍有松懈很可能会出现“泛滥于世”的后果。“无监考”考试以尊重学员、信任学员为前提,引导学员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自尊、自爱、自律的品格,从根本上杜绝考试违纪。
(二)“无监考“考试有助于培养学员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军校学员的必备品质。但由于种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诚信缺失问题逐渐从社会蔓延到了军校这片“净土”,致使部分学员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说谎欺骗、互不信任,学习考试中的论文抄袭、考试违纪等等。而培养学员诚信品质的形式有很多,既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更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和教育情境,“无监考”考试就是其中之一。学员参加“无监考”考试这种实践活动,既是考知识掌握,更是考诚信品质,其本身就是一种接受诚信教育的过程。“无监考“考试使得诚信教育不再只是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学员进一步深化对诚信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把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三)“无监考”考试有助于提升学员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在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引起学员的广泛共鸣,是学员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能够参加“无监考”考试,本身是对所在学员队集体的肯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无监考”考试要求学员在考试中自我监督、相互监督,每个学员在考场上的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到全队的荣誉。这有助于学员正确把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强化集体主义精神。
三、“无监考”考试实施的可行性
经过长期实践,试行“无监考”考试的地方高校,都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整而严谨的实施办法。虽然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内容要求有所不同,但都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申请“无监考”考试的班级或个人必须学习基础好,诚信度高。二是“无监考”考试必须由班级或个人自愿申请。三是“无监考”考试仍需要实施有效的监督,如不定期巡视、电子监控等。四是“无监考”考试需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不少高校因为无法满足自己制定的实施办法,而不得不取消“无监考”考试。2003年底,南京某农业大学的“无监考”仅试行1年就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班级愿意申请“无监考”。
相对于地方高校,在国防科大试行“无监考”考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学员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严明的纪律意识。二是学员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学校已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这些都为国防科大试行“无监考”考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校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中的“无监考”实践,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考试的结果是可信的。本次试点在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的五个学员大队都设立了一个无监考考场。以学员一大队九队为例,对其无监考考场和有监考考场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见下表1、表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无监考考场的平均成绩要好于有监考考场,但其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属正常,与有监考考场无显著差异。此外,学校用以备查的监控录像也显示无监考考场秩序井然,无违纪现象发生。
作弊是考务组织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不断研究、不断适应,部分高科技作弊工具见图1~4。在执考人员培训宣贯会上除了用典型案例提醒执考人员之外,也可用先进的设备,甚至无线电检测车对考场周围无线电信号源检测和跟踪,防范高科技手段作弊。
6.细心核准销毁的材料。回收考生的材料中有试卷、答题卡、答题纸、草稿纸等,考后一般只要求就地销毁试卷和草稿纸,以减轻装运重量。销毁现场需安排专门人员对要销毁的材料再次核准,以防止造成无法挽救的差错。
7.考生身份的双重佐证。仅用自带打印准考证、身份证核准考生身份有时难以识别。因此需要在报名系统中设计能在后台自动生成带有上传彩色照片的 “考场信息表”(内含相片和考生简单信息)和“考生签到表”(内含相片、座位及空白签到处),使考生与相片清晰验证,且上传的照片可用于证书制作,一举两得。
8.设计开发报名系统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在报名系统设计开发中除了具备常用的收集考生信息、上传照片、打印准考证等功能外,需要在后台管理中添加具有安排考场后自动生成“考生签到表”、“考场座次表”和考后录入分数、制作证书等功能,方便考前考后工作的衔接。
9.考前宣贯会是考务组织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考前对全体执考人员进行必要的宣贯培训,解读有关政策、组织工作要点,特别是要强化执考人员对突发事情处理能力,实例讲解,提高处理问题的技巧,统一处理突发事情尺度、方式方法,维护考场的秩序和严肃性。
10.执考人员需要严格挑选。挑选责任心强、细致工作的高素质监考人员、协考人员等,才能在考试组织中不择不扣执行统一的指令。执考人员的素质是考务组织工作按计划、按要求完成的第一要素。
四、结束语
考务组织是一项严肃严格的工作,一切围绕核心要素来设计运作流程、工作方式方法。按照上述的“特色做法”和“实施要点”开展考试组织工作,会大大减少失误,实现“规范、有序、无投诉”。
“无监考”考试 诚信 违纪
一、“无监考”考试提出的背景
“无监考”考试,是指考场不设置监考老师,学生依靠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完成的考试。关于“无监考”考试这一教学理念,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是最早实行“荣誉制度”的学校。早在1817年,该学院就开始让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并于1830年进一步规定“如有学生冒犯这种信任,就会被学校开除”。据记载,对于该项规定实施的结果“监事会感到非常满意,没有一个学生自降身份作弊,看来诉诸学生荣誉的做法确实有效”。这种做法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支持。如今,这种“荣誉制度”和“无监考”考试在美国众多高校实施和推广。在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91年1月率先在全国试行免监考。据统计,从1991年至1995年累计有近100个班次,3000多学生参加了免监考。经过五年的实践,有力的促进了北航的学风建设。此后,陆续有一些学校,如福建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也设立过“无监考”考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国防科技大学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家重点大学,列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近年来,学员考试违纪现象也偶有发生,这虽然只发生在个别学员身上,但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培养学员诚实守信、严格自律的优良品格,锻炼学员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在2014年秋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考试中试点设立了“无监考”考场。
二、“无监考”考试的积极意义
(一)“无监考”考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去学校为了防止学员考试违纪,除了严格考试纪律,加大对违纪者的处罚力度外,还常常采取增加监考人员、安装监控、使用屏蔽器等方法。这样虽然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考试违纪,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考试违纪,反而会使部分学员产生逆反心理。古语有云“江河之水,堵之则泛滥于世,疏之则有益于民。”学员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就如同那“江河之水”。如果一直通过“堵”的办法来防止考试违纪,一旦监考稍有松懈很可能会出现“泛滥于世”的后果。“无监考”考试以尊重学员、信任学员为前提,引导学员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自尊、自爱、自律的品格,从根本上杜绝考试违纪。
(二)“无监考“考试有助于培养学员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军校学员的必备品质。但由于种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诚信缺失问题逐渐从社会蔓延到了军校这片“净土”,致使部分学员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说谎欺骗、互不信任,学习考试中的论文抄袭、考试违纪等等。而培养学员诚信品质的形式有很多,既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更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和教育情境,“无监考”考试就是其中之一。学员参加“无监考”考试这种实践活动,既是考知识掌握,更是考诚信品质,其本身就是一种接受诚信教育的过程。“无监考“考试使得诚信教育不再只是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学员进一步深化对诚信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把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三)“无监考”考试有助于提升学员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在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引起学员的广泛共鸣,是学员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能够参加“无监考”考试,本身是对所在学员队集体的肯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无监考”考试要求学员在考试中自我监督、相互监督,每个学员在考场上的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到全队的荣誉。这有助于学员正确把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强化集体主义精神。
三、“无监考”考试实施的可行性
经过长期实践,试行“无监考”考试的地方高校,都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整而严谨的实施办法。虽然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内容要求有所不同,但都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申请“无监考”考试的班级或个人必须学习基础好,诚信度高。二是“无监考”考试必须由班级或个人自愿申请。三是“无监考”考试仍需要实施有效的监督,如不定期巡视、电子监控等。四是“无监考”考试需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不少高校因为无法满足自己制定的实施办法,而不得不取消“无监考”考试。2003年底,南京某农业大学的“无监考”仅试行1年就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班级愿意申请“无监考”。
相对于地方高校,在国防科大试行“无监考”考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学员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严明的纪律意识。二是学员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学校已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这些都为国防科大试行“无监考”考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校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中的“无监考”实践,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考试的结果是可信的。本次试点在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的五个学员大队都设立了一个无监考考场。以学员一大队九队为例,对其无监考考场和有监考考场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见下表1、表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无监考考场的平均成绩要好于有监考考场,但其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属正常,与有监考考场无显著差异。此外,学校用以备查的监控录像也显示无监考考场秩序井然,无违纪现象发生。
作弊是考务组织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不断研究、不断适应,部分高科技作弊工具见图1~4。在执考人员培训宣贯会上除了用典型案例提醒执考人员之外,也可用先进的设备,甚至无线电检测车对考场周围无线电信号源检测和跟踪,防范高科技手段作弊。
6.细心核准销毁的材料。回收考生的材料中有试卷、答题卡、答题纸、草稿纸等,考后一般只要求就地销毁试卷和草稿纸,以减轻装运重量。销毁现场需安排专门人员对要销毁的材料再次核准,以防止造成无法挽救的差错。
7.考生身份的双重佐证。仅用自带打印准考证、身份证核准考生身份有时难以识别。因此需要在报名系统中设计能在后台自动生成带有上传彩色照片的 “考场信息表”(内含相片和考生简单信息)和“考生签到表”(内含相片、座位及空白签到处),使考生与相片清晰验证,且上传的照片可用于证书制作,一举两得。
8.设计开发报名系统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在报名系统设计开发中除了具备常用的收集考生信息、上传照片、打印准考证等功能外,需要在后台管理中添加具有安排考场后自动生成“考生签到表”、“考场座次表”和考后录入分数、制作证书等功能,方便考前考后工作的衔接。
9.考前宣贯会是考务组织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考前对全体执考人员进行必要的宣贯培训,解读有关政策、组织工作要点,特别是要强化执考人员对突发事情处理能力,实例讲解,提高处理问题的技巧,统一处理突发事情尺度、方式方法,维护考场的秩序和严肃性。
10.执考人员需要严格挑选。挑选责任心强、细致工作的高素质监考人员、协考人员等,才能在考试组织中不择不扣执行统一的指令。执考人员的素质是考务组织工作按计划、按要求完成的第一要素。
四、结束语
考务组织是一项严肃严格的工作,一切围绕核心要素来设计运作流程、工作方式方法。按照上述的“特色做法”和“实施要点”开展考试组织工作,会大大减少失误,实现“规范、有序、无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