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能练习趣味化“三锦囊”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维改编体能游戏激兴趣
  (一)适用情况
  形式单一、过程枯燥,不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体能练习,如投掷实心球、俯卧撑、立定跳远、高抬腿等;适用于小学三个水平段。
  (二)实例分享(立定跳远)
  1.“单人PK赛”:在场地上画3条间隔10m的直线,中间为起跳线,两边为胜利线,学生2人一组站于中线,以“并步为石头、弓步为剪刀、马步为布”进行“石头、剪刀、布”对决,赢者向本方胜利线跳跃2次,输者向本方胜利线跳跃2次,先到达各自胜利线者为胜。
  2.“双人抱团赛”:学生2人为一队站于间隔15m的线上,一队跳时另一队做裁判,从一方跳到对方起点线,若有小跳动作则返回起点重跳,跳跃总次数少的队为胜,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
  3.“多人团队赛”:学生3~5人为一队,队中选出一名队长和一名双跳员(设置双跳员角色是引导学生根据队员能力情况强化战术意识,同时激发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两队同时站在起点线上,队长之间进行“石头、剪刀、布”对决,赢的队集体跳一次、双跳员连续跳两次,输的队则原地不动,率先全员到达终点线的队为胜。
  (三)实施效果
  游戏化改编让立定跳远这个传统练习内容和体能练习有机结合,焕发了教学新活力,学生在单人、双人和多人游戏中全力以赴跳好每一次,乐此不疲地进行挑战。在对体能练习进行游戏化改编时,教师可从人数、距离、次数、时间等不同维度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每一次游戏中体会新变化以激发活力、增强趣味性。
  二、多层进阶体能练习强信心
  (一)适用情况
  动作简单、组织简便,易于学生开展自主或合作练习,便于通过时间和难度等来分层的体能练习,如耐久跑、坐位体前屈、平板支撑等;适用于中高水平段。
  (二)实例分享
  1.“接力追逐跑”:学生6~8人为一组一路纵队有节奏地绕操场慢跑,排头右手握一根接力棒,跑动中摆臂3次后伸手传递给身后同伴,直到排尾接过接力棒后加速跑至排头领跑,每一位领跑者控制好速度匀速慢跑,打好体能基础。
  2.“师生追逐跑”:全体40名学生在30m×35m的半个足球场内跑动,教师为“捕手”,被抓学生到边线完成5个俯卧撑后可返回游戏,每局练习控制在1~3min,提高体能储备。
  3.“男女生追逐赛”:男女生分别在足球场两个半场活动,男女生分别选出2~4人为“捕手”(穿分队服),男生“捕手”抓女生,女生“捕手”抓男生,被捕捉到的学生在场边完成5个俯卧撑后可重返游戏,规定时间内抓到人次较多的一方获胜,提高体能挑战性。
  (三)实施效果
  分阶段、有层次地组织追逐跑,可以让学生体会新鲜感、提高参与性、增强兴趣点。引导学生同质分组有助于增强成功感,活动中结合音乐效果会更好。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从时间、强度和次数等方面设计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在熟悉前一个层次后进阶到下一阶段,保持兴趣与体能并行发展。
  三、多样元素组合练习促均衡
  (一)适用情况
  Tabata训练法中每个动作持续20s,间歇调整10s,持续循环8次,教师对练习内容进行组合的自由度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在音乐伴奏下,学生的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可以统一控制,便于教师有时间更好地进行指导;适用于小学全学段。
  (二)實例分享
  笔者在疫情期间通过Tabata体能课带领学生进行“云上学习”,结合4min的Tabata音乐设计组合练习。以腿部练习为例,一套Tabata体能操由开合跳、后踢腿跑、半蹲起跳、弓箭步交换跳等8个渐进式发展腿部力量的动作组成,每个动作持续20s后有10s踏步调整,学生跟着动感音乐连续完成8个动作。为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笔者拍摄不同幅度、频率和强度的动作示范视频用于指导学生居家锻炼,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练习。复课后,学生已有了认知和体能基础,笔者指导学生利用已学动作或创编新动作设计Tabata体能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素质的均衡协调发展,如上肢动作搭配下肢或腰腹动作、左侧动作搭配右侧动作等。同时,笔者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带领学生变换组合方式及学练形式,体能练习因音乐和多变的组合形式而趣味十足,课堂的体能学练氛围也在师生充分的互动中不断升华。
  (三)实施效果
  课堂中运用Tabata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体能练习效率,轻松实现4min间歇练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情来个性化设计和组织体能练习,在音乐的调控下不仅便于统一带领,还能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运用Tabata训练法要兼顾上下肢的练习,遵循“动作变化多、音乐伴奏佳、小组合作新、师生互动足”的原则,使学生在Tabata组合练习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胡松(浙江省杭州市转塘小学,310024)整理
其他文献
对蓝球教学来说,笔者认为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既学习了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又了解了篮球运动的规则,并懂得把握运、传、投等技术运用的时机,且掌握了简单的战术配合方法,从而具备了运用所学技术的能力,达到了能打篮球比赛的标准。当前学校篮球教学以小单元居多,注重技术动作的学、练,缺少技术衔接与运用的指导,忽略了篮球意识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上了篮球课却不能打篮球比赛。笔者在小学高年级进行篮球组合技术大
编者按:2019年12月4日-6日,“温州市体育与健康学科‘促进有效学习’教学研讨暨‘四地九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联盟活动”在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举行,本次活动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下“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主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示、教学主题论坛交流、专家讲座三个部分开展活动,旨在进一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提升体育与
游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大多是从单一泳姿进行分析与指导,更多地服务于高校选修课或指向专业运动队训练,针对在中小学开展游泳课程的较少,而且未能成为较为完善的体系,因此,构建校园游泳一体化课程并推动校园游泳运动的开展是有必要的。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不仅能有效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免疫力,在水中长时间规律的有氧运动还能有效帮助提高呼吸机能以及心肺功能。此外,游泳还能塑造健美的体形,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
2019“我是体育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由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主办,初评阶段覆盖一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大、中、小学段的一线体育教师,共有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余名体育教师通过网络报名。网络报名阶段成功后,还要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选出20名符合活动主题的教师进入总评阶段,由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拍摄制作和播出。2019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专业成长中最大的障碍之一,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最为头痛的事情。按照惯例,每年的高考体育生专业考试在4月进行,春季是高考体育生的专业冲刺期,这个时期发生运动损伤对高考体育生来说是致命的。  然而寒假开学,学生刚刚经过冬训季的刻苦训练,在春季训练时急切想把冬训的成果展现出来,迅速提高成绩。急躁的心态加上乍暖还寒的天气,体育生很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影响春季训练,更影响专
笔者有幸拜读了2020年第8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的“初中‘实心球打靶赛’游戏的变化与教法研究”一文(以下简称“原文”),认为此游戏非常具有趣味性,是一个很好的投掷击准类游戏,很值得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笔者非常钦佩作者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其通过不同的变化设计,使“实心球打靶赛”游戏更加具有实践价值。同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原文中也有3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认真思考。为了使“实心球打靶赛”游戏更好
在排球传球教学中,笔者发现如果太注重教单个传球技术,只进行简单的2人互传练习,学生会形成盲目地向正前方传球或将球传给对手的不良习惯,在比赛中还会出现“持球”犯规。本期话题研讨中提到:体育课堂教学不应仅是单个动作的教学,而应该是一项运动的动作文化教学。单个动作的教学要服务于整个项目。笔者认为,应该从排球运动文化的角度看传球的整体价值,以“人—球—人”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我、球、队友和对手、空
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发展性疾病之一。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将自闭症的基本症状界定为:社交沟通和社交互动的持续损害,受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  乐乐上幼儿园时,经常一个人往外跑,不听教师指令,不跟其他幼儿玩。后经上海儿科医院诊断为“自闭症(轻度)”。2018学年我开始教他们班的体育课,从此乐乐便成为我
一、创新练习方式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速度耐力训练的方法一般是安排间歇跑或快慢组合跑,这种枯燥的练习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可在篮球课上利用“四角传接球”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每个角安排3名学生,先用1个球进行,每传接成功一次喊出一个连续数字,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连续传接球成功次数最多;然后过渡到2个球甚至更多,随着球的增多学生间歇的时间逐渐减少,间歇跑在不断重复中。  分析:体能练习具有难以回避
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变[1]。作为学校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样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长久以来,受生物观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按照“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目标进行操作,造成了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很多是已经被学生所掌握的或者是相对简单的“经验再现型”练习,因为这样的练习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才能使身体运动对“增加体质”或“增进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2]。但是体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