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工业会计工作发展研究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在其国际化与市场化特点要求下,工业会计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新会计准则特点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工业会计实际情况开展了工业会计发展趋势研究。这一研究的进行,为工业会计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工业会计;发展趋势;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会计财务管理发展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业会计出现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目的与内容所决定。在工业会计实践研究中,我们结合工业会计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在这一研究中我们以新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研究切入点,对工业会计发展进行了实践预测研究,为这一财务工作提供理论研究支持。
  一、工业企业会计的现状分析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发展目标都是为了进一步追求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利润的最大化,并实现对资金运转的科学化、 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价值管理体系,确保职责分工明确化、清晰化、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工业企业会计的重要作用。
  (一)设置独立的工业企业财务职能机构
  作为工业企业,只有从会计中将企业财务分离出来,进行独立的财务机构设置,才能确保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能够保证企业资金运行活跃性。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主要是由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 如果企业资金在;流动方面出现滞缓或是停止,也就代表企业陷入了危难时期。从当期企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投放风险将日益增大,所需要达到的效应要求日益增多,企业自身内部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企业外部的金融市场环境日益多元化、动态化和复杂化,因此,在工业企业当中成立企业财务职能机构,对于促进企业的市场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工业企业企业效益不断增加
  作为会计工作,有责任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要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经济发展情况,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与规划,以提升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发展性。因此,作为工业企业,必须尽快将现代管理会计吸纳进来。当然,在管理会计的引进过程中,应该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实情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会计机构及岗位的设置,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工业的经济竞争实力。 作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与之相关的多种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应该充分了解本企业的相关生产工艺及技术常识等,具有准确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控制协调能力,属于开拓创新型高素质的科学管理人才
  二、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分析
  自2007年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并实施后,我们对这一准则进行了实践分析研究。发现其主要特点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新准则中的创新性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首先需要注意的特点就是创新性,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有关。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准则的增加。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其除了沿用16项旧的会计准则外,还规定了新的22项准则内容。这些新的会计准则的推出,都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立的。二是综合性的体现。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很好的综合性特点。其38项准则标准中《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等多项会计准则内容。这一综合性的体现也是其创新性的主要表现。
  (二)新准则与国际接轨性特点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在我国入世的大环境下制定的,这就使得这一准则具有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中。在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其在制定过程中大量的借鉴了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内容。这一借鉴的进行在新会计准则应用中可以发挥以下優势。一是可以很好的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投资生产,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好发展。二是可以保证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更快地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生存能力。
  (三)新准则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特点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一准则的制定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特点。这就使得我们在准则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工业企业进入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支持。特别是对于新开办的工业企业而言,其研究与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市场经营的过程。这对企业的初步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与市场经济具有关联性的会计准则的应用,也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监管作用,为整体财务监管的进行提供
  支持。
  三、工业会计发展趋势研究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实践研究中,我们根据以上主要特点,结合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过程,工业会计发展进行了实践分析研究。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一)工业企业与国际会计交流的趋势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工业企业与国际市场开展经济交流成为了我们走出国门发展市场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企业应用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新的会计准则就为其国际交流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这种趋势影响下,我们的工业会计会有以下发展特点。一是国际先进财务管理经营的引进。我国工业会计与国际接轨后,在大量的国际交流过程中,许多先进的会计管理经验被引进我国的工业会计领域。这些经验的引进对于我国工业会计的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二是提高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会计国际化交流过程中,我国企业可以很好的学习到国际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与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发展研究,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财务管理支持,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工业会计人才转型的趋势
  在我国传统的工业会计管理中,会计人员长期担任的只是单纯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在企业决策、经营管理等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但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过程中,会计人员将会从企业财务政策的执行者转化为管理者,这种转型的过程将是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的产生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以下影响。一是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发展能力。会计管理工作进入企业决策管理层面,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能力,针对市场变化技术调整财务管理与经营策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发展。二是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在企业风险应对过程中,会计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管理者进入经营决策层面,可以使企业在风险应对中及时的调度资金,进行风险抵御与转嫁等应对工作,实现高速风险应对。
  (三)工业会计数字化管理趋势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为企业会计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方便。这主要是因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应用就为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准则与标准极大的方便了会计管理软件的编制。同时统一的会计准则标准,使得企业间通过网络进行的财务交流与经营变得十分方便。正因如此,新准则为会计管理数字化发展趋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四)会计信息披露管理规范化与法制化趋势
  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对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管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新准则的执行中,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规范化与法制化管理要求。这种规范化与法制化的出现对于经济市场发展具有以下的好处。一是可以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保证投资市场更加清晰明朗。二是可以促进企业良性竞争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化支持。
  四、结束语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下,工业企业会计变化对企业与市场发展影响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工业企业会计实际工作与新准则特点,开展了新准则影响下工业会计发展趋势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为工业会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子嫄.新会计准则下工业会计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2(01).
  [2]郑亚芹.浅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工业会计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1).
其他文献
3岁的女儿一向活泼好动,奶奶总说她在哪里都难得坐稳片刻。可最近奶奶说她被沙子迷住了,在沙坑里一玩就大半天,拖也拖不走。沙子能有如此大的魔力?休息日到了,我决定跟着女
期刊
本文通过对社会质量相关理论和社会信任相关研究的回顾,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CSS2015年的调查数据,利用ologit模型,从户口、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三个角度来分析其对社会信任的影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审计,到目前为止,开展生态审计的国家已达20多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许多企业都建立了正式的环境计划。我国生态审计理论研究比较晚,生态审计技术方法还不成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完善生态审计制度。  关键词:生态审计;生态环境;环境审计  一、生态审计的产生和内涵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泰斯乐首先提出“生态”这个概念。到了40年代
期刊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业已成为一种朝阳产业在各个县市良莠不齐地蓬勃发展.本文拓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创新机制优化校区与家长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高校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使得这一目标顺利实现,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还要具备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双师型”教师。然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却落后于职业教育实际的需求。该矛盾已经成为了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