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学习动机在自主学习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而,研究对于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对于当今的英语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机;中学生
近年来,外语自主学习随着外语教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增长而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行的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和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水平总体上很弱[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 相对的是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和他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 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要求在一定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满足学生自主或自我决定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是影响学习者成败的关健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正确的引导和刺激下会逐步明确, 因此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很有意义。
1.中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今天,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动机是激励人去行的主观原因, 是个体发动的维持行动并使该行动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动机的常见分类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学习动机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的结果, 强化学习行为本身, 使学习者变得更需学习, 更乐于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因而在强调教改的今天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中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研究的新焦点。
2.学校教育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他们应当掌握的知识。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Dav id Gardlner 和Lindsay Miller指出, 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可能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教師、学校、同伴和社会的压力。由于学生在课堂内外是否能自主学习, 与他们的动机和兴趣密不可分, 而这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 学校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在近代动机研究中, 成就动机几乎成为动机研究的同义词。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作, 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3] 。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学校教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性教育。因此, 激发并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使他们明确知识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是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拥有学习动机。
3.教师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兴趣问题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然会用更多的时间钻研。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英语教师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是使自我学习成为一种负责学习的重要手段,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 学习目的, 以及达到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来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 所以自我评价在促进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实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促进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帮助学生确立他们的个人目标, 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最终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任务,追求学习和掌握知识而不是追求表现时,他们的动机和成绩都会提高。
3.2 创造激发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
在激发学生的动机中, 创设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创造一种充满社会支持的积极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被尊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落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五种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随着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传统课堂的局限。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必须适合不同学习主题的独特需要, 比如既可是个别化的独立学习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学生对学习目标有了越来越强的责任感, 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些宽容,不要一味的批评与指责,特别在对待英语学得不好的后进生方面,应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自我克服困难等手段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觉主动的态度,课前充分预习、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中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发言、解决问题,课后自觉概括知识要点、循序练习和及时复习并纠正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客观的评价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须学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立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上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勉励自己、挑战自己、不断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摄取更丰富的知识,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作者单位:1.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参考文献
[1]徐锦芬. 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 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 ]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张承芬. 教育心理学[ M ]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机;中学生
近年来,外语自主学习随着外语教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增长而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行的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和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水平总体上很弱[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 相对的是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和他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 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要求在一定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满足学生自主或自我决定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是影响学习者成败的关健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正确的引导和刺激下会逐步明确, 因此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很有意义。
1.中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今天,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动机是激励人去行的主观原因, 是个体发动的维持行动并使该行动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动机的常见分类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学习动机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的结果, 强化学习行为本身, 使学习者变得更需学习, 更乐于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因而在强调教改的今天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中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研究的新焦点。
2.学校教育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他们应当掌握的知识。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Dav id Gardlner 和Lindsay Miller指出, 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可能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教師、学校、同伴和社会的压力。由于学生在课堂内外是否能自主学习, 与他们的动机和兴趣密不可分, 而这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 学校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在近代动机研究中, 成就动机几乎成为动机研究的同义词。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作, 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3] 。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学校教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性教育。因此, 激发并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使他们明确知识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是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拥有学习动机。
3.教师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兴趣问题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然会用更多的时间钻研。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英语教师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是使自我学习成为一种负责学习的重要手段,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 学习目的, 以及达到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来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 所以自我评价在促进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实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促进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帮助学生确立他们的个人目标, 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最终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任务,追求学习和掌握知识而不是追求表现时,他们的动机和成绩都会提高。
3.2 创造激发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
在激发学生的动机中, 创设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创造一种充满社会支持的积极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被尊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落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五种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随着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传统课堂的局限。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必须适合不同学习主题的独特需要, 比如既可是个别化的独立学习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学生对学习目标有了越来越强的责任感, 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些宽容,不要一味的批评与指责,特别在对待英语学得不好的后进生方面,应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自我克服困难等手段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觉主动的态度,课前充分预习、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中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发言、解决问题,课后自觉概括知识要点、循序练习和及时复习并纠正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客观的评价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须学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立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上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勉励自己、挑战自己、不断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摄取更丰富的知识,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作者单位:1.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参考文献
[1]徐锦芬. 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 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 ]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张承芬. 教育心理学[ M ]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