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广播体操厌倦情绪的表现及成因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9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具体分析中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并就消极心理的克服和行为矫正、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策略和教学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广播体操;厌倦情绪
  本文试图分析致使中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这种消极情绪的产生,这对提高广播体操的教学效果和发挥课间广播操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对广播体操厌倦情绪的表现
  体育学习中的厌倦心理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广播体操的厌倦情绪主要表现在:在广播体操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师要求掌握的动作或要求做的练习,不是认真完成,而是处于应付状态甚至逃避练习;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在课间操的时候毫无生气,或借口身体不适而拒绝做课间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使课间操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应该探清其原因,因势利导,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中学生对广播体操厌倦情绪的成因分析
  1.广播体操编排因素
  通过对250份中学生调查表的统计,我们分析了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广播体操编排因素,见表1。
  表1 中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广播操编排因素(多选)
  [因素\&缺少游戏性和对抗性\&动作难\&音乐节奏快\&动作变化复杂\&其他因素\&人数\&207\&174\&119\&150\&46\&百分比\&82.8%\&69.6%\&47.6%\&60%\&18.4%\&]
  从表1中可以看出,缺少游戏性和对抗性是造成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而学生认为广播体操编排的动作难,节奏快、动作变化复杂等也是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
  2.学生因素
  通过对250份中学生调查表的统计,我们分析了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自身因素,见表2。
  表2 中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学生因素(多选)
  [因素\&缺乏兴趣\&心理素质差\&运动能力差\&学习效果差\&感觉易受伤\&其他因素\&人数\&231\&146\&127\&81\&12\&45\&百分比\&92.4%\&78%\&50.8%\&32.4%\&4.8%\&18%\&]
  从表2中可以看出,缺乏兴趣是中学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最主要原因,心理素质差、运动能力差也促使了学生厌倦情绪的产生。
  3.教师因素
  通过对250份中学生调查表的统计,我们分析了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教师因素,见表3。
  表3 中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教师因素(多选)
  [因素\&教学方法单调\&讲解示范不到位\&过分强调纪律\&教师态度\&其他因素\&人数\&184\&139\&157\&53\&21\&百分比\&73.6%\&55.6%\&62.8%\&21.2%\&8.4%\&]
  从表3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学方法单调、讲解示范不到位,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4.环境因素
  通过对250份中学生调查表的统计,我们分析了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环境因素,见表4。
  表4 中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环境因素(多选)
  [因素\&场地设施差\&学习氛围差\&同学嘲笑\&天气因素\&其他因素\&人数\&143\&106\&73\&136\&43\&百分比\&57.2%\&42.4%\&29.2%\&54.4%\&17.2%\&]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因场地设施太差、学习氛围差、同学嘲笑等而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
  三、改善中学生对广播体操厌倦情绪的对策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融洽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时,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他们消除厌倦情绪。
  2.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课间广播操的态度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却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广播体操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而锻炼行为一旦成为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就将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个体内化自己的行为,从而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起来。
  总之,中学生对广播体操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通过调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在实际运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克服学生的惰性,才能使课间广播操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徐万彬,殷川.对体育学习中学生消极心理的分析与矫正[J].德州学院学报,2001,17(2):92-94.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应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体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英语,全面发展。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模式,不仅是发挥英语语言交际性功能的需要,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益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快乐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认为,应该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创设民主、
三门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球类运动,也是江苏省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三方同场竞技,这比传统的两军对垒的球类运动竞争更加激烈,合作更加广泛。它所使用的是截角为正三棱锥形的“粽球”,落地反弹和飞行时的轨迹捉摸不定,使该项运动充满了强烈的趣味性。它独特的加减计分法,更使该项运动充满了强烈的刺激性。众多中小学将该项运动引入体育教学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  三门球运动毕竟是一项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新课改不仅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更给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全方位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一、第一部曲——文化涵养  为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科学文化知识及本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民间文化等融入音乐教学。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不同于一
一、提前预习,了解整体  初中数学内容主要有“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这几大部分,而且是从初一开始螺旋式上升。初三主要学习的重点章节有“一元二次方程”、“圆”、“二次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这几章可以在初二学习结束后的暑假期间提前预习,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把该记住的公式定理等记住,并学会初步
摘 要:数学在小学教育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多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就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从纠正与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数学思维、增强应用意识及提高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数学素养;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科知识学习的思想已经有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数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思维,用来解决生活中、工作中
目的:观察干扰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umor-associated calcium signal transducer 2,TACSTD2)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组织芯片检测食管鳞
一篇好的文章在结构上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要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要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一堂好课也是如此,如果在最后做一个精彩有效的小结,既可以突出重点,也易于学生巩固。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会很重视一堂课的小结。笔者在教学实际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几种常用且非常有效的历史课堂小结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归纳提纲小结法   归纳提纲小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