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工学交替机制研究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在高职院校教育的规定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内容已逐渐趋向于创业和创新类的文化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鼓励大学生参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活动,開办自己的企业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中,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创新创业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创业和创新工作能力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一项重大教育改革举措。
  关键词:“双高”建设背景;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工学;交替机制
  引言
  高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之下的必由之路、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情,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提高电工电子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主要目标分析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进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并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当作核心内容。首先,高职院校要确保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可持续教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发展,并根据教学课程目标,加强对大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与电子控制系统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其次,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训练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开发科学技术、创新产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潜能,并为将来学生顺利就业和开展良好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接受新的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使命感。
  二、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现状
  (一)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但是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多数电子专业的学生没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只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温习了基础层次的知识,或者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采用同一套自主学习方法。当然,除了电子专业学生的问题,还有教师的问题。教师只想着让学生学会电子专业的知识,却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
  (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为单一
  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的重点就在于它是一门实践类课程,而实训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提高我国所需人才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指标,进一步对课堂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了信息化技术,更应利用好信息技术提高实训课程效果。信息化技术在实训课程中的运用主要为搭建虚拟平台,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奠定基础。但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仅搭建了教学平台,没有将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电子类专业的科研工作中,对于加强企业学校融合建设、搭建学研一体的平台和实训基地方面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效果,这样也无法进一步实现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情,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高职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基础知识、技能水平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鉴于此,高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设置,从而确保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根据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将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个类型,引导学生在参与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学习状况,自主选择相应的选修课,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欠缺的知识、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要按照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开展技能培训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足够时间来思考。教师应定期开展教学评价、考核,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提升。
  (二)构建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隐性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但是如何将理想与价值需要化成现实可行的清晰的奋斗目标,这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高职学生都选择了相对固定的专业,而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着比较重要的关联性。因此指导学生首先了解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找出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相关性,分析整理,汇成思维导图,发现其中的关键点,从而建立重点知识结构图。这样就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去学,然后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有限的学习时间,根据相关内容制订协调的长期和短期实施计划。
  (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
  开展实训课程是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利用好实训课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实训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电子类专业知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电子类课程实训的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课程收获的成果可通过信息技术与他人分享,学生也可通过线上实训课程进一步了解先进的电子技术。比如,可通过与电子企业的密切合作,让学生直观了解电子企业的真实情况,包括电子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以及技术调整等。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努力提升自己。在实训课程中也可以融入线上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对电子技术的探索热情。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职校教师在开展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进行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电子专业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特点,教师引入多媒体设备可以创设课堂氛围,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以便于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维修电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这一过程,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维修电工这一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社会中普及,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中也开始运用信息化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高职院校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实践型人才培养力度也开始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电子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内容,方便学校构建开放、共享、层次化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荆坤坤,纪启国.师徒制教学模式在高职电子类专业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6):21+29.
  [2]郝君君.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9,41(12):149.
  [3]周春荣.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9(13):256-257.
  [4]李生好.双创时代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知识文库,2019(08):62+66.
  [5]张艳.高职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77-178.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PDCA质量管理程序对内科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240例,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内科患者114例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内科患者126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性安全健康宣教及相关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质量管理程序。干预前后应用自制的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行为及预防态度调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烧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的5个步骤(描述问题、构建具体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进行深度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2w时对患者进行烧伤一般知识考查、患者心理焦虑评分和患者抑郁评分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
摘要:云南地区范围内存在八大地震带,是我国破坏性地震较为频发和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以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第三高级中学项目橡胶隔震支座技术为例,进行隔震设计与施工,实践证明该技术能够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橡胶;隔震支座;高烈度地区  前言  近些年以来,全球步入地震活跃期,地震灾害频频发生。有统计资料记载,全球130次大型或巨大型地震中,针对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目的 评价标准化镇静护理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ICU收治行机械通气及镇静治疗的危重症患者96例并分组,分别实施常规镇静治疗及标准化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干预后RSS评分、置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进行镇静治疗,干预组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在脑卒中后肢体肌肉痉挛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受注射BTX-A治疗的脑卒中肢体肌肉痉挛患者52例,注射前进行心理疏导,在注射过程中、注射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注射BTX-A治疗后肢体肌肉痉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或减轻,同时配合各项护理措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发挥最好的疗效.结论 在脑卒中后肢体肌肉痉挛注射BTX-A治疗的过
摘要:在道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为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整体质量,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和要点,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合理运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技术;道桥工程;应用  1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适应性较强,满足不同地质施工需求。当前我国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重要时期,土地资源紧张,建设范围拓展,不同地质条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随之凸显,如
目的 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3年以来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以体现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提高管理效能。将2013年的护理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与2012年未实施绩效考核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人次减少,护理部理论考核评分增加,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上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在
摘要:为了研究分析承压水上采煤条件下试验工作面采空区采用膏体充填技术开采后,受采动影响煤层顶板形成的上三带和下三带的情况,及其对煤层下部主要含水层的影响,构建沿煤层走向和倾斜方向的数值计算模型。本次模拟主要针对试验膏体充填工作面在不同充填工艺参数(充填体28d强度、充填步距和充填率等参数)条件下,研究分析充填工艺参数的改变与膏体充填工作面下伏煤岩层破坏深度之间的关系,及工作面下伏煤岩体的围岩变形、
摘要:在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中,机修梯田是坡改梯项目的主要工程措施,在提高梯田机械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闲置并蕴藏巨大生产潜力的埂坎土地资源。本文简单介绍了选取适宜的乡土乔灌草种子来对埂坎生态进行治理,还对比分析了不同植物的生态防护效果,研究科学有效的埂坎治理,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流失,还能为新修梯田埂坎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山区土地利用结构带来极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陕南
目的 探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结束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后治疗方法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指导,观察组采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妇子宫复旧恢复情况、产后感染、产后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入骨盆的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