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是以现代物流、枢纽客运和汽车修造为主业的企业集团。近年来,集团坚持“科技兴企”主战略,加强对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实力。
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集团本部的内网、外网、专网和综合数据库已基本成型,信息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集团的现代物流业中,一些企业综合采用网络、数据库、GPS、GIS及无线通信技术,开发集业务受理、设备调度、运行监控、生产统计、成本核算、客户管理、客户查询于一体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集团的900多辆城市货物便捷运输车均配置了800兆无线双向数据传输系统,日均受理业务超过3000笔,该技术获得了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700辆承担长途运输、海关监管运输、危险品运输、特种物品运输等业务的营运车,已由GPS系统覆盖:冷链物流仓库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通过图形界面满足客户查询需求。集团还将UG、CATIA设计软件和CAPP工艺设计软件用于产品开发和检测试验中。
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起到行业引领作用。交运集团参与了《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标准条件(国标GBl8564—2001)》的编写,参加了《爆炸和剧毒化学品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在国家交通部部颁标准的《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划》、《汽车运输危险货物名表》中,也凝聚着交运集团系统专业人才的智慧。通过积极参与多项标准和内部规范的起草工作,集团在全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中的声望不断提高。
加强产学研合作。2004年起,交运集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结哎产学研联盟,从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双向培训等着手,探索携手发展之路。2005年,在上海市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学建设和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工作会议上,双方签订了合作的框架协议,并取得了进一步成效,汽车车身及附件工艺开发和应用、GF6自动变速箱部件自主开发两个项目已被列为上海市产学研重点联合攻关项目。今年,双方又联手成立产学研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设置了冷链物流、危化品运输、汽车维修、汽车零部件制造、环保节能5个技术研究室,并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和项目考评委员会,开展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开发,为企业搭建技术运作平台。
重视自主创新。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引导所属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消化尖端技术,并支持研发人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目前,集团已取得19项专利。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中,有6项被列入市级和国家级新产品计划。
工装设备和运输设备技术水平上台阶。目前,在交通修造业中,拥有十多条自动生产流水线、48台自动焊接机器人、两台国内仅有的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专用旋压机;在现代物流业中,已有单件运输千吨级的新型平板车和一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多温控冷链配送车,车辆滚装技术在部分专项、专户物流配送中得到有效应用;在客运旅游业中,联网售票系统得到全面推广,公路客运站内部布设更加智能化,浦江游览船已开始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