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连贯,语脉畅通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亦如人,如树,如花草,它的各个部分都应该是血脉贯通,息息相关的。如果血脉局部不畅,或者断裂,那么这文章便是生了病。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文中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过渡。
  宋代吕祖谦认为,文章“换头佳处”乃是关键之一。其中的换头就是指层次与层次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处,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衔接。文章的段落衔接好了,才能前后连贯,构成整体。
  那么,应该怎样做到文章的巧衔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讲求过渡的自然和承上启下。俗话说,上楼要搭梯,过河要架桥。在文章中,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从这个论点跳到另一个论点,这中间就得有文字衔接。具体说来,需要记住三个“注意”:
  “注意”一,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过渡。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时候可能要用到若干材料,此时,两个材料之间不能直接罗列,而应该适当加入过渡句(段),比如下面这个片段:
  我们刚上初二时,学校新来了一位英语老师。她被安排在我们班教英语课,并兼我们的班主任。她虽是我们的老师,但从不摆老师架子。也许是由于刚大学毕业,年龄也不比我们大多少,她总能和我们打成一片。她经常利用下课的时间跟我们谈心,有时也开开玩笑,这让我们的班级洋溢着和谐的氛围。
  有一次,快要上课了,换过发型的她抱着书本刚走进教室,班里的一个男生就大喊起来:“啊,好美呀!”接着,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短暂的起哄声,随后又变得鸦雀无声了。只见那一向活泼的“老鹰”此时却很羞涩地低下了头,这时班里又泛起了一阵笑声。
  这两个自然段刻画的是同一个老师。很明显,这两段的内容是不同的,近乎于两个不同材料的罗列。第一段说的是老师跟我们很融洽,而第二段开头就是“有一次”,如果不往下看还以为“这一次”是用来证明“融洽”的。结果看完以后发现两段之间没有太大联系,读起来也很不自然。假如我们在这两段之间加上一句过渡句,会顺畅许多。比如可以在第二段的开头加上这样一句话:她虽然很活泼开朗,但有时也十分腼腆。这样一来,两段本来无关的内容便浑然一体,共同揭示了人物的两个性格特征。同时,文章的脉络也更加清晰。
  “注意”二,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过渡。写议论文的时候,不少同学会犯这样的毛病:提出观点之后,直接叙述事实论据。同样,这也会显得不自然,比如下面这个片段:
  我们要做一个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的人,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国古代著名的清官包拯,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不受任何贿赂,对任何人都是同等对待,绝不手软,即便是国亲国戚,他也一查到底。由于他的清廉,人民奉他为包青天。在他的一个舅舅犯法时,他也没有手软,照样把舅舅关进大牢。他那刚正不阿的心照亮了人民,他对得起朝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他那顶官帽,对得起天地良心。(2011江西高考作文《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
  这个片段中的素材运用太直接,如果在“包拯”这一段材料前加上这样一句——“从古至今,很多人毕生恪守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的人生信条,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因而快乐一生”,再通读就顺畅、自然多了。
  “注意”三,层与层之间的过渡。有些作文在构思上会有不同的层次安排。以议论文来说,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等,这其中的层与层之间最好也用上过渡性的词、句或段。比如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有“无独有偶”“此外”“还有”等,表示递进关系的过渡词有“更有甚者”“而且”等,表示对照关系的过渡短语有“与之相反”“不同的是”等。这些过渡性词句如果运用合理,能使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从而使读者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请看下面这个片段:
  小河遇到山石的阻隔会改变流向,终汇入大海;蚂蚁受于草木的羁绊会改变路径,终归入蚁巢;人受到困难的阻挡,也会改变自己,终获成功。
  放弃旧途,另辟蹊径,我们应勇于改变。刘翔在跳高项目多次受挫后给自己重新定位,转而选择一百一十米栏,才有了奥运飞人夺冠。詹姆斯在橄榄球场的奔跑促使教练劝他放弃,于是他学会改变,变成了篮球场上的“小皇帝”。他们勇于改变,寻求出路,重塑自我。相反,有些人守陈规旧礼,本应更光辉的人生却被抹上了一层阴影。晚年的牛顿对基督教神学深信不疑,把行星的运动归为“神的第一推动力”,违背了他自己的科学发现。晚年的爱迪生在交流电更为便捷的事实已被普遍承认的情况下,仍认直流电的死理不知变通,他的公司也因此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他们为他们的不敢改革付出了代价。(2011年湖南卷高考作文《改变就是出路》)
  该片段前半部分用了正面材料刘翔、詹姆斯等,接着用一句“相反,有些人守陈规旧礼,本应更光辉的人生却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作为过渡句,接下来自然引出反面材料牛顿、爱迪生等。一正一反,论证有力,衔接自然。
  当然,除了以上具体的三个“注意”,还应讲求段落间的似断实连。万物之间总是有关联的,文章也不例外。看起来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立性,但为了这篇文章的完整性,要做到表断而里不断。比如庄子的《逍遥游》,先从鲲鹏说起,写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气势。忽而又说到蜩与鸠等。文笔一下子断开了,但其中间加了一句:这就是大鹏与小鸟的区别啊!这一句便将上下文很自然地衔接起来了。
  另外,衔接要做到吻合妥帖。不管作何种体裁的文章都要使段落间的过渡吻合妥帖,转接有序。
其他文献
千人千面,每个人都可以是意见领袖!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玛蒂尔德脑子一片空白,苦笑着碎碎念。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她欲哭无泪,整个世界一片灰暗,脚像踩着棉花一般找不到重心,终于一头栽倒在路旁。  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温馨的小屋里,古朴的壁炉闪着橘色的火苗,微微的火光在冰心和蔼的笑脸上晕染上一层柔柔的光。看着端庄静穆的冰心,玛蒂尔德
期刊
冰心老人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珠,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她们默默地积累着,只为那一次的绽放。人生难道不是如此吗?  人生如花。人生的每一次绽放都蕴含着无限的精彩,那些对梦想、生命与信念不懈追求的人,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断进取,用舒心的笑脸迎接每一天的朝阳,用最美丽的方式绽放人生的精彩。    梦想之花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期刊
我时常抬头看天空中灰白色翅羽的鸟儿飞过,它们像赶赴一场又一场生命的宴席,每一次南来北往,都是一场以尘埃为载体的巨大迁徙。  黄昏的风像是低沉柔软的音符飘落在河水里划破一层层的涟漪,那样独立而寂寞地存在。我听过许多风的吟咏,因而陶醉于那一个个流浪在大漠的诗人。我跟着他们一起行走,仿佛陆地是一片苍黄的天空。而我只是那只没有脚的鸟,我一行走便能飞翔,我不能停止生命之河的流动。无脚鸟唯一的一次停歇,便是它
期刊
2011年高考作文材料“中国崛起”具有明显的导向意图,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尊重考生个性,倡导独立思考。但是,正如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个题目涉及范围过于宽泛,政治色彩明显,太过强调文章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同学们表达的困难。因此,面对这道作文题,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笔,只得罗列一些政治课、各种媒体关于“中国崛起”的材料,缺乏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感悟,更难见精彩的表达。  【阅卷报
期刊
·90后作家访谈录·    《求学·高分作文》:迄今为止,你已经历了“两段”大学生活,它们有没有达到你对大学的理想值?   徐衎:作为一个刚刚结束本科,即将开始研究生学习的人,我怀念本科的四年,娱乐学习两不误。其实,我当年的第一志愿是外语系,调到中文系实是阴差阳错的结果,而这样的“阴差阳错”发展至热衷写作,让我回首之余,心下一惊,“成长”这个命题,对我来说是“无巧不成书”多过“平坦无澜”,谢谢西北
期刊
想要写出一篇让人喜欢的文章,除讲究必要的文采因素之外,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读,看能否感动自己,说服自己。古人说:“察己则可以知人。”一般说来,能感动自己、说服自己的文章,就已经具备感动别人、说服别人的可能性。  文章不只是语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用语言展示生活,抒发情感,描绘事物,揭示事理,重现人的物质世界和重塑人的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都是用语言塑造出来的,而人本身依然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其中。既然自己
期刊
A面    新学年开始了,高一学生面对的是一张张新面孔,同时,高二分科重新组班,高三学生也可能重组班级——于是,免不了互作自我介绍。再扩大一点说,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如果参加学生会干部或班干部竞选,自然也离不开自我介绍。  如何做好几分钟的口头介绍?这很考验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尤其是作文功底。那么,怎么样进行自我介绍才能让别人瞬间记住你呢?  说什么  自我介绍最忌平淡无奇,比如姓名、籍贯、出身年月
期刊
学校体育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环节,而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运动伤害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阻滞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带来了诸多的法律纠纷问题,一方面体育教学活动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可完全避免,另一方面发生事故后的纠纷不断打击体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找到存在于事故纠纷中的归责问题刻不容缓。
  因此研究以责任认定原则为视角,结合较为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在事故中对责任方的认定机制。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安徽省中小学体育组教
【主题呈现】  每年,当非洲原野的旱季来临时,太阳都会疯狂地炙烤着大地,致使原野上所有的小河、沟渠迅速干涸,只有一些较深的湖泊里还存有一些少量的水。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原野上的动物,包括羚羊、麋鹿、鬣狗、狒狒等都会聚集到有水的湖泊边,慌慌张张地找水喝。如果不想被活活渴死,动物们就必须试着从湖泊中取水。   狒狒从不会轻易走近湖边去喝水,即便是渴得快不行了。它们取水的方法很特别——在离湖泊边不远处挖坑
期刊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尽管都有材料,但二者对材料的处理有所不同。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材料可用可不用;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含着文章的主旨,材料在文中一般要出现。不少考生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导致对材料作文中材料的忽视,以致写作中完全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我行我素。这样的文章,其成绩可想而知。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