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够出一本自己的书,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出书所需的高昂费用,曾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如今好了,只需花 30元钱,郑州女孩陈知雨就能让你轻松实现出书梦!书的内容可以是你的 博客文字、小说文集、宝宝日记、家庭菜谱等。不仅一本起印,且装祯精美,图文并茂,还能让你亲手设计封面!女孩的这个绝妙创意不仅掀起一场“平民出书”风、催生了时下最流行的都市“印客一族”,也为自己收割了财富。
巧圆“作家”梦,女孩悟出大商机
陈知雨是个书卷气十足的清秀女孩, 1983年出生在郑州市金水区一个教师家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她不仅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也承袭了父亲酷爱文学的志趣。从中学一直写到大学毕业,她一共积累了100多万字文学作品。但其间每一篇大作投出之后,都如泥牛入海。 屡投不中的挫败感一次次打击着女孩的自信心,渐渐地,她火热的作家梦冷却了下来。
2004年走出象牙塔后,陈知雨进入郑州市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后,“为自己出一本书”的愿望便时时萦绕在女孩心头,她渴望把几年来写下的所有文字,都印成散发着墨香的铅字,哪怕是自费出版,也要满足一下自己!
然而,先后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后,小陈不由失望透顶。“他们给我粗略算了一下,假设要出一本传统 32开、400页左右的书籍,书号费、印刷费、编审费等等加到一起,起码需要5万元!而且最少3000册才起印。”无奈,她的出书梦只得搁浅。
不久后的一天,她去嫂子开在航空学院附近的文印社玩,当看到店里新买的那台数码印刷机,并了解到它的妙处后,女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因为,她在一瞬间找到了“曲线出书”的捷径!
嫂子买这台机器,是为了向大学生顾客推出“制作个性笔记本、个性相册”这两项新业务。她说,现在市面上的笔记本都是统一印刷的,缺乏个性,而在她的文印店里,无论封面还是内页,都可以完全按照顾客的喜好来制作;个性相册就更好玩了,你可以把自己从小到大的所有照片拿来,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影集收藏起来,还可以多印几本送给亲朋好友。看过一位女大学生在此制作的个人相册后,陈知雨赞叹不已:好漂亮,好个性啊!既然数码印刷机可以制作个性笔记本、相册等,也一定可以用它为自己出本“书”啊!女孩顿时激动不已,当天就把保存在她电脑中的所有文学作品,发到了嫂子电脑上。第二天,当陈知雨拿到这本属于自己的“书”时,不由惊喜万分, 因为它的印刷质量一流,自己亲手设计的封面也很漂亮,总体感觉一点都不比出版社发行的书籍差!
女孩进而想到,这种“曲线出书”的方式会不会吸引那些同样有着出书梦的人呢?这样印制一本书的成本只需 10多元钱,多诱人啊!如果我专门从事这一行,几十元帮人出一本书,岂不是一条时尚掘金路!
出书只需 30元!“印客网”生意好红火
产生这个创业点子后,陈知雨很快就开始做市场调查。她先后到各大校园论坛和文学网站上发布帖子:“如果花几十元钱就能出一本书,书的印制效果还不比你书架上的任何一本逊色,并且一册起印!你是否感兴趣呢?”结果可想而知,在所有回应她这条信息的网友中,75%的人都表示“如果是真的,当然愿意一试,几十元过一把‘作家’瘾也太值了!”
然而,就在兴致勃勃的陈知雨准备正式启动她的创富计划时,却有一位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你说的这种“书”没有书号,不能算作可以流通的合法出版物,你这样做是不是触犯了法律规定啊?小陈不由愣住了!是啊,正规书籍都有书号,而这正是她计划中的‘书籍’所不具备的。法律意识很强的小陈,立即就此事咨询了一位资深律师,律师告诉她:你所指的读物只用于自己欣赏、收藏或馈赠亲友,而不对外出售,是合法的。
由于太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2005年初,陈知雨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那份白领工作。请专业人士建好了她的“印客网”,并将一种名叫印客通的编辑软件放到个人网站上,供人下载。需要出书的网友,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把这套“傻瓜式”编排软件下载到自己电脑上,就能随心所欲地对你的大作进行简单排版,并自行制作个性化的封面和封底。然后通过Email把电子版发给陈知雨,两天后便可拿到样书,校对无误后,即可按量进行印刷!如果印刷10本以上,小陈还会免费为作者设计封面、封底,提供免费排版服务。
“想把自己所写、所画、所拍的东西,通过印客软件排版成书吗?一本起印,随到随印,每本最低只需花费 30元!如果你心动了,就来做in客,show真我,创造只属于你的个性印刷品吧!”看了陈知雨这段诱人的广告词,很多网民都心动不已。“印客网”正式运营的当天下午,她就接到了3份网上订单。看到自己的创富种子渐渐开花结果,女孩兴奋极了。
第一位客户是大学生小吴, 他有着和陈知雨类似的经历,多年来创作了上百万字的书稿,投出去之后要么被出版社退回来,要么杳无音讯。想自费出一本书孤芳自赏吧,还在读书的他又不具备这个经济条件。陈知雨印客网站的诞生,令小吴欣喜不已。起初,他只是怀着试试看的心理,为自己印了一本文集——《太阳的灰烬》。一周后,当他接到陈知雨寄来的这本书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外形上看,这本装祯精美的“书”和市场上销售的书籍没什么区别,并经过了覆膜、无线胶装、压痕等工序,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随后,他马上又要求陈知雨把这本“书”加印20本,用于赠送亲友、同学和恋人。
由于数码印刷省去了传统印刷中的诸多环节,成本低廉,尽管每印一本书只收费 30元,第一宗业务还是让陈知雨赚了300多元钱!之后,小吴还在她的QQ上留言说:“ 印客网的出现拯救了我的文学梦,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到自己写的书。太感谢你了!”
在广州一家化妆品公司当白领的 刘小姐,是陈知雨的第二位网上客户。这位时尚女孩独具创意,她把与男友相恋 5年来双方互寄的信件、情书、QQ聊天记录都收集到一起,并用两人的情侣照做插图,让小陈印制成了一本古色古香的“图书”——《小刘与老张的大城小爱》。男友生日那天,当刘小姐把这份特殊礼物“献宝”般送到他眼前时,小伙子万分惊喜:“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一份生日礼物,你太有心了!”尤其得知印这样一本漂亮的“图书”,即使选用最高档的纸张和封皮也不过百元一册时,他十分高兴,说回头也要把平日写的公司管理心得印成“书”!
由于这种出书方式极为简单,并能让客户亲手排版和设计封面,体验“出书 DIY”的乐趣,印客网开张不久,便吸引了大批网友。 一个月下来,陈知雨共接到 200多份“出书”订单。因嫂子又要印刷又要装订,实在忙不过来,她就时常去文印社“加班”到凌晨,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尽管劳累,女孩心里却充满喜悦。按每位客户把自己的文集印 5本计算,每一本“书”至少可以赚15元钱。这样一个月下来,她们的利润就有一两万元!何况,随着生意不断升温,收入还在一路飙升呢。
“印客”们出书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日记随笔、小说散文,有情书短信、QQ聊天录,还有人把宝宝的相册,以及自创的菜谱等,分别印制成“书”的!有趣的是,不仅年轻人爱赶时髦,甚至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和陈知雨取得了联系,要求为他们印回忆录或自传,传给子孙后代……。由于印客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写题材也各不相同,这些风格迥异又妙趣横生的文字,令陈知雨大开眼界:
“我把一大堆西红柿、黄瓜往桌子上一扔,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番,还未等我拉开架式,电话响了!走啊,哥们儿,饭店地干活!”(《劣质女孩》作品节选)——这是一部反映北方小城里青年男女生活与爱情的散文集。
“我的幼年时期、成长、转战商海、意外的收获、大转折、腾飞、后记 ”(《商海传奇》作品目录)——这是一个农民企业家的自传。
“破茧前的魔怔,解读双子星的悲哀 ……”(《风的年轮,光的华年——我的青春纪念册》作品目录)——这本书出自一个高三学子之手。
渐渐地,花几十上百元出本书的“印客一族”,就成了都市里最前沿时尚的群体。许多年轻人在网上聊天时,都相互询问:“你出‘书’了吗?”看着银行卡上那一串不断变大的数字,陈知雨感觉生活中的阳光格外明媚。
2006年10月,陈知雨在郑州市成立了一家印务公司,增添了印刷设备和员工。除了在网上网下承印“个性图书”,陈知雨的业务还拓展到为人印制海报、宝宝图册、私人台历等,每月的业务量大得惊人。
2007年5月,这位曾经月薪2800元的公司小职员,已在两年多时间内积聚了100多万元个人资产,并拥有3个印刷车间和近40名员工。回顾自己的创业路,24岁的陈知雨说,当初她只是比别人多想了那么一点点,没想到平淡的青春竟会因此而光芒闪烁!
(责任编辑:邸延波)
巧圆“作家”梦,女孩悟出大商机
陈知雨是个书卷气十足的清秀女孩, 1983年出生在郑州市金水区一个教师家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她不仅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也承袭了父亲酷爱文学的志趣。从中学一直写到大学毕业,她一共积累了100多万字文学作品。但其间每一篇大作投出之后,都如泥牛入海。 屡投不中的挫败感一次次打击着女孩的自信心,渐渐地,她火热的作家梦冷却了下来。
2004年走出象牙塔后,陈知雨进入郑州市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后,“为自己出一本书”的愿望便时时萦绕在女孩心头,她渴望把几年来写下的所有文字,都印成散发着墨香的铅字,哪怕是自费出版,也要满足一下自己!
然而,先后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后,小陈不由失望透顶。“他们给我粗略算了一下,假设要出一本传统 32开、400页左右的书籍,书号费、印刷费、编审费等等加到一起,起码需要5万元!而且最少3000册才起印。”无奈,她的出书梦只得搁浅。
不久后的一天,她去嫂子开在航空学院附近的文印社玩,当看到店里新买的那台数码印刷机,并了解到它的妙处后,女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因为,她在一瞬间找到了“曲线出书”的捷径!
嫂子买这台机器,是为了向大学生顾客推出“制作个性笔记本、个性相册”这两项新业务。她说,现在市面上的笔记本都是统一印刷的,缺乏个性,而在她的文印店里,无论封面还是内页,都可以完全按照顾客的喜好来制作;个性相册就更好玩了,你可以把自己从小到大的所有照片拿来,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影集收藏起来,还可以多印几本送给亲朋好友。看过一位女大学生在此制作的个人相册后,陈知雨赞叹不已:好漂亮,好个性啊!既然数码印刷机可以制作个性笔记本、相册等,也一定可以用它为自己出本“书”啊!女孩顿时激动不已,当天就把保存在她电脑中的所有文学作品,发到了嫂子电脑上。第二天,当陈知雨拿到这本属于自己的“书”时,不由惊喜万分, 因为它的印刷质量一流,自己亲手设计的封面也很漂亮,总体感觉一点都不比出版社发行的书籍差!
女孩进而想到,这种“曲线出书”的方式会不会吸引那些同样有着出书梦的人呢?这样印制一本书的成本只需 10多元钱,多诱人啊!如果我专门从事这一行,几十元帮人出一本书,岂不是一条时尚掘金路!
出书只需 30元!“印客网”生意好红火
产生这个创业点子后,陈知雨很快就开始做市场调查。她先后到各大校园论坛和文学网站上发布帖子:“如果花几十元钱就能出一本书,书的印制效果还不比你书架上的任何一本逊色,并且一册起印!你是否感兴趣呢?”结果可想而知,在所有回应她这条信息的网友中,75%的人都表示“如果是真的,当然愿意一试,几十元过一把‘作家’瘾也太值了!”
然而,就在兴致勃勃的陈知雨准备正式启动她的创富计划时,却有一位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你说的这种“书”没有书号,不能算作可以流通的合法出版物,你这样做是不是触犯了法律规定啊?小陈不由愣住了!是啊,正规书籍都有书号,而这正是她计划中的‘书籍’所不具备的。法律意识很强的小陈,立即就此事咨询了一位资深律师,律师告诉她:你所指的读物只用于自己欣赏、收藏或馈赠亲友,而不对外出售,是合法的。
由于太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2005年初,陈知雨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那份白领工作。请专业人士建好了她的“印客网”,并将一种名叫印客通的编辑软件放到个人网站上,供人下载。需要出书的网友,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把这套“傻瓜式”编排软件下载到自己电脑上,就能随心所欲地对你的大作进行简单排版,并自行制作个性化的封面和封底。然后通过Email把电子版发给陈知雨,两天后便可拿到样书,校对无误后,即可按量进行印刷!如果印刷10本以上,小陈还会免费为作者设计封面、封底,提供免费排版服务。
“想把自己所写、所画、所拍的东西,通过印客软件排版成书吗?一本起印,随到随印,每本最低只需花费 30元!如果你心动了,就来做in客,show真我,创造只属于你的个性印刷品吧!”看了陈知雨这段诱人的广告词,很多网民都心动不已。“印客网”正式运营的当天下午,她就接到了3份网上订单。看到自己的创富种子渐渐开花结果,女孩兴奋极了。
第一位客户是大学生小吴, 他有着和陈知雨类似的经历,多年来创作了上百万字的书稿,投出去之后要么被出版社退回来,要么杳无音讯。想自费出一本书孤芳自赏吧,还在读书的他又不具备这个经济条件。陈知雨印客网站的诞生,令小吴欣喜不已。起初,他只是怀着试试看的心理,为自己印了一本文集——《太阳的灰烬》。一周后,当他接到陈知雨寄来的这本书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外形上看,这本装祯精美的“书”和市场上销售的书籍没什么区别,并经过了覆膜、无线胶装、压痕等工序,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随后,他马上又要求陈知雨把这本“书”加印20本,用于赠送亲友、同学和恋人。
由于数码印刷省去了传统印刷中的诸多环节,成本低廉,尽管每印一本书只收费 30元,第一宗业务还是让陈知雨赚了300多元钱!之后,小吴还在她的QQ上留言说:“ 印客网的出现拯救了我的文学梦,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到自己写的书。太感谢你了!”
在广州一家化妆品公司当白领的 刘小姐,是陈知雨的第二位网上客户。这位时尚女孩独具创意,她把与男友相恋 5年来双方互寄的信件、情书、QQ聊天记录都收集到一起,并用两人的情侣照做插图,让小陈印制成了一本古色古香的“图书”——《小刘与老张的大城小爱》。男友生日那天,当刘小姐把这份特殊礼物“献宝”般送到他眼前时,小伙子万分惊喜:“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一份生日礼物,你太有心了!”尤其得知印这样一本漂亮的“图书”,即使选用最高档的纸张和封皮也不过百元一册时,他十分高兴,说回头也要把平日写的公司管理心得印成“书”!
由于这种出书方式极为简单,并能让客户亲手排版和设计封面,体验“出书 DIY”的乐趣,印客网开张不久,便吸引了大批网友。 一个月下来,陈知雨共接到 200多份“出书”订单。因嫂子又要印刷又要装订,实在忙不过来,她就时常去文印社“加班”到凌晨,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尽管劳累,女孩心里却充满喜悦。按每位客户把自己的文集印 5本计算,每一本“书”至少可以赚15元钱。这样一个月下来,她们的利润就有一两万元!何况,随着生意不断升温,收入还在一路飙升呢。
“印客”们出书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日记随笔、小说散文,有情书短信、QQ聊天录,还有人把宝宝的相册,以及自创的菜谱等,分别印制成“书”的!有趣的是,不仅年轻人爱赶时髦,甚至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和陈知雨取得了联系,要求为他们印回忆录或自传,传给子孙后代……。由于印客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写题材也各不相同,这些风格迥异又妙趣横生的文字,令陈知雨大开眼界:
“我把一大堆西红柿、黄瓜往桌子上一扔,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番,还未等我拉开架式,电话响了!走啊,哥们儿,饭店地干活!”(《劣质女孩》作品节选)——这是一部反映北方小城里青年男女生活与爱情的散文集。
“我的幼年时期、成长、转战商海、意外的收获、大转折、腾飞、后记 ”(《商海传奇》作品目录)——这是一个农民企业家的自传。
“破茧前的魔怔,解读双子星的悲哀 ……”(《风的年轮,光的华年——我的青春纪念册》作品目录)——这本书出自一个高三学子之手。
渐渐地,花几十上百元出本书的“印客一族”,就成了都市里最前沿时尚的群体。许多年轻人在网上聊天时,都相互询问:“你出‘书’了吗?”看着银行卡上那一串不断变大的数字,陈知雨感觉生活中的阳光格外明媚。
2006年10月,陈知雨在郑州市成立了一家印务公司,增添了印刷设备和员工。除了在网上网下承印“个性图书”,陈知雨的业务还拓展到为人印制海报、宝宝图册、私人台历等,每月的业务量大得惊人。
2007年5月,这位曾经月薪2800元的公司小职员,已在两年多时间内积聚了100多万元个人资产,并拥有3个印刷车间和近40名员工。回顾自己的创业路,24岁的陈知雨说,当初她只是比别人多想了那么一点点,没想到平淡的青春竟会因此而光芒闪烁!
(责任编辑:邸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