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圆你出书梦!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n8810060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够出一本自己的书,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出书所需的高昂费用,曾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如今好了,只需花 30元钱,郑州女孩陈知雨就能让你轻松实现出书梦!书的内容可以是你的 博客文字、小说文集、宝宝日记、家庭菜谱等。不仅一本起印,且装祯精美,图文并茂,还能让你亲手设计封面!女孩的这个绝妙创意不仅掀起一场“平民出书”风、催生了时下最流行的都市“印客一族”,也为自己收割了财富。
  
  巧圆“作家”梦,女孩悟出大商机
  
  陈知雨是个书卷气十足的清秀女孩, 1983年出生在郑州市金水区一个教师家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她不仅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也承袭了父亲酷爱文学的志趣。从中学一直写到大学毕业,她一共积累了100多万字文学作品。但其间每一篇大作投出之后,都如泥牛入海。 屡投不中的挫败感一次次打击着女孩的自信心,渐渐地,她火热的作家梦冷却了下来。
  2004年走出象牙塔后,陈知雨进入郑州市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后,“为自己出一本书”的愿望便时时萦绕在女孩心头,她渴望把几年来写下的所有文字,都印成散发着墨香的铅字,哪怕是自费出版,也要满足一下自己!
  然而,先后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后,小陈不由失望透顶。“他们给我粗略算了一下,假设要出一本传统 32开、400页左右的书籍,书号费、印刷费、编审费等等加到一起,起码需要5万元!而且最少3000册才起印。”无奈,她的出书梦只得搁浅。
  不久后的一天,她去嫂子开在航空学院附近的文印社玩,当看到店里新买的那台数码印刷机,并了解到它的妙处后,女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因为,她在一瞬间找到了“曲线出书”的捷径!
  嫂子买这台机器,是为了向大学生顾客推出“制作个性笔记本、个性相册”这两项新业务。她说,现在市面上的笔记本都是统一印刷的,缺乏个性,而在她的文印店里,无论封面还是内页,都可以完全按照顾客的喜好来制作;个性相册就更好玩了,你可以把自己从小到大的所有照片拿来,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影集收藏起来,还可以多印几本送给亲朋好友。看过一位女大学生在此制作的个人相册后,陈知雨赞叹不已:好漂亮,好个性啊!既然数码印刷机可以制作个性笔记本、相册等,也一定可以用它为自己出本“书”啊!女孩顿时激动不已,当天就把保存在她电脑中的所有文学作品,发到了嫂子电脑上。第二天,当陈知雨拿到这本属于自己的“书”时,不由惊喜万分, 因为它的印刷质量一流,自己亲手设计的封面也很漂亮,总体感觉一点都不比出版社发行的书籍差!
  女孩进而想到,这种“曲线出书”的方式会不会吸引那些同样有着出书梦的人呢?这样印制一本书的成本只需 10多元钱,多诱人啊!如果我专门从事这一行,几十元帮人出一本书,岂不是一条时尚掘金路!
  
  出书只需 30元!“印客网”生意好红火
  
  产生这个创业点子后,陈知雨很快就开始做市场调查。她先后到各大校园论坛和文学网站上发布帖子:“如果花几十元钱就能出一本书,书的印制效果还不比你书架上的任何一本逊色,并且一册起印!你是否感兴趣呢?”结果可想而知,在所有回应她这条信息的网友中,75%的人都表示“如果是真的,当然愿意一试,几十元过一把‘作家’瘾也太值了!”
  然而,就在兴致勃勃的陈知雨准备正式启动她的创富计划时,却有一位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你说的这种“书”没有书号,不能算作可以流通的合法出版物,你这样做是不是触犯了法律规定啊?小陈不由愣住了!是啊,正规书籍都有书号,而这正是她计划中的‘书籍’所不具备的。法律意识很强的小陈,立即就此事咨询了一位资深律师,律师告诉她:你所指的读物只用于自己欣赏、收藏或馈赠亲友,而不对外出售,是合法的。
  由于太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2005年初,陈知雨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那份白领工作。请专业人士建好了她的“印客网”,并将一种名叫印客通的编辑软件放到个人网站上,供人下载。需要出书的网友,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把这套“傻瓜式”编排软件下载到自己电脑上,就能随心所欲地对你的大作进行简单排版,并自行制作个性化的封面和封底。然后通过Email把电子版发给陈知雨,两天后便可拿到样书,校对无误后,即可按量进行印刷!如果印刷10本以上,小陈还会免费为作者设计封面、封底,提供免费排版服务。
  “想把自己所写、所画、所拍的东西,通过印客软件排版成书吗?一本起印,随到随印,每本最低只需花费 30元!如果你心动了,就来做in客,show真我,创造只属于你的个性印刷品吧!”看了陈知雨这段诱人的广告词,很多网民都心动不已。“印客网”正式运营的当天下午,她就接到了3份网上订单。看到自己的创富种子渐渐开花结果,女孩兴奋极了。
  第一位客户是大学生小吴, 他有着和陈知雨类似的经历,多年来创作了上百万字的书稿,投出去之后要么被出版社退回来,要么杳无音讯。想自费出一本书孤芳自赏吧,还在读书的他又不具备这个经济条件。陈知雨印客网站的诞生,令小吴欣喜不已。起初,他只是怀着试试看的心理,为自己印了一本文集——《太阳的灰烬》。一周后,当他接到陈知雨寄来的这本书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外形上看,这本装祯精美的“书”和市场上销售的书籍没什么区别,并经过了覆膜、无线胶装、压痕等工序,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随后,他马上又要求陈知雨把这本“书”加印20本,用于赠送亲友、同学和恋人。
  由于数码印刷省去了传统印刷中的诸多环节,成本低廉,尽管每印一本书只收费 30元,第一宗业务还是让陈知雨赚了300多元钱!之后,小吴还在她的QQ上留言说:“ 印客网的出现拯救了我的文学梦,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到自己写的书。太感谢你了!”
  在广州一家化妆品公司当白领的 刘小姐,是陈知雨的第二位网上客户。这位时尚女孩独具创意,她把与男友相恋 5年来双方互寄的信件、情书、QQ聊天记录都收集到一起,并用两人的情侣照做插图,让小陈印制成了一本古色古香的“图书”——《小刘与老张的大城小爱》。男友生日那天,当刘小姐把这份特殊礼物“献宝”般送到他眼前时,小伙子万分惊喜:“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一份生日礼物,你太有心了!”尤其得知印这样一本漂亮的“图书”,即使选用最高档的纸张和封皮也不过百元一册时,他十分高兴,说回头也要把平日写的公司管理心得印成“书”!
  由于这种出书方式极为简单,并能让客户亲手排版和设计封面,体验“出书 DIY”的乐趣,印客网开张不久,便吸引了大批网友。 一个月下来,陈知雨共接到 200多份“出书”订单。因嫂子又要印刷又要装订,实在忙不过来,她就时常去文印社“加班”到凌晨,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尽管劳累,女孩心里却充满喜悦。按每位客户把自己的文集印 5本计算,每一本“书”至少可以赚15元钱。这样一个月下来,她们的利润就有一两万元!何况,随着生意不断升温,收入还在一路飙升呢。
  “印客”们出书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日记随笔、小说散文,有情书短信、QQ聊天录,还有人把宝宝的相册,以及自创的菜谱等,分别印制成“书”的!有趣的是,不仅年轻人爱赶时髦,甚至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和陈知雨取得了联系,要求为他们印回忆录或自传,传给子孙后代……。由于印客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写题材也各不相同,这些风格迥异又妙趣横生的文字,令陈知雨大开眼界:
  “我把一大堆西红柿、黄瓜往桌子上一扔,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番,还未等我拉开架式,电话响了!走啊,哥们儿,饭店地干活!”(《劣质女孩》作品节选)——这是一部反映北方小城里青年男女生活与爱情的散文集。
  “我的幼年时期、成长、转战商海、意外的收获、大转折、腾飞、后记 ”(《商海传奇》作品目录)——这是一个农民企业家的自传。
  “破茧前的魔怔,解读双子星的悲哀 ……”(《风的年轮,光的华年——我的青春纪念册》作品目录)——这本书出自一个高三学子之手。
  渐渐地,花几十上百元出本书的“印客一族”,就成了都市里最前沿时尚的群体。许多年轻人在网上聊天时,都相互询问:“你出‘书’了吗?”看着银行卡上那一串不断变大的数字,陈知雨感觉生活中的阳光格外明媚。
  2006年10月,陈知雨在郑州市成立了一家印务公司,增添了印刷设备和员工。除了在网上网下承印“个性图书”,陈知雨的业务还拓展到为人印制海报、宝宝图册、私人台历等,每月的业务量大得惊人。
  2007年5月,这位曾经月薪2800元的公司小职员,已在两年多时间内积聚了100多万元个人资产,并拥有3个印刷车间和近40名员工。回顾自己的创业路,24岁的陈知雨说,当初她只是比别人多想了那么一点点,没想到平淡的青春竟会因此而光芒闪烁!
  (责任编辑:邸延波)
其他文献
税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保护伞,它为经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张亮,长春市宽城区国家税务局光复路税务所所长。有人说张亮是一位学者,是一个开拓者,因为她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她敢于创新税务之路。也有人说,张亮是一本大书,虔诚地翻开,发现她的管理思想中蕴涵着朴素的哲学;掩卷琢磨,悟出她正是凭着这种人生哲学——愿做一个播火种者和传薪人。更愿意做一个实践者和探索者。正因为她多重的隐形身
期刊
在长春市伊通河东岸,有一个大型商品混凝土生产基地——长春昌驰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亚林几年来不辱使命,抓住机遇,引进资金,搞联合经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同时在体制创新中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而打造出过硬的昌驰品牌,谱写出企业飞跃发展的篇章。    回顾篇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02年在上海.商品混凝土已广泛应用,由于其科技含量高,能满足不同工程需要,我市引入
期刊
早在2003年,五棵树镇党委就提出了“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领导干部四项基本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参照执行,从而增加了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山青水秀的五棵树镇位于吉林省榆树市西部,地处松花江北岸,幅员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7.1万。五棵树镇是国家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吉林省“十强镇”和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几年
期刊
建华精神:“务实、求是、团结、创新”  在建华村,党员胸前戴着精制的标牌,这是村党委实行党员挂牌制度,便于组织和群众监督.让党员特别是班子成员时时、处处、事事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王福喜时刻心糸百姓。把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他说:“当村官得为民着想,真心为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村民们说:“别人想不出来的事。他想出来了,别人不敢干的事,他干了,
期刊
龙井市智新镇合成利村位于长白山脚下,龙井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5公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合成利村也由一个远近闻名的穷乱村,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富裕之后,村里的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十届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宗并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现状,而是着眼长远,审时度势,于1993年在省、州领导的支持下,搞起了生态村的建设。通过全方位的努力于1994年7月18日,顺利地通过了龙井市合成利村
期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企业的发展与领导者的素质紧密相连。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带头人,创业的艰辛尽人皆知。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用他的顽强与毅力,为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正在打造着一片不平凡的天空!  在清风吹拂的季节里,记者在一处临时的办公室,有幸采访了一位生活俭朴、事业心强、生活向上的老人。他就是长春市世范水处理设备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孙世范。    用生命辉映闪光的事业    孙
期刊
有“长春市第一村”称号的同心村位于长春市西部,与“一汽”毗邻,幅员6.6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是幸福的,因为这里生态文明、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是富裕的。因为这里产业发达、集体资本积累丰厚。村民增加收入有保障: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是和谐的,因为这里实行民主管理、干群关系融洽、邻里和睦团结、社会治安稳定;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好领导
期刊
人民公安——充满危险和高尚的职业。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使我国经济迅速崛起。作为经济发展的护航者,我们的公安队伍日益壮大,配备精良。以警务公开、警规严明、警威浩荡,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好评。他们用生命和汗水浇灌着社会的绿树红花,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弥足珍贵,不可或缺。    调研——找准站前分局的职能定位    长春火车站是东北铁路的枢组之一,长春市的北大门,是展示改革开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紧跟时代潮流;他忧国忧民,刻苦钻研;他不负众望,洒一路欢歌留一路辉煌。  杨辉的名字,读者早已不陌生,本刊2006年第2、5期和第11期上曾对他的先进事迹做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来电来信想跟踪了解有关临沂市中大水处理科学研究所的情况。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杨辉和他所研究的三化多氧水设备,记者再次采访了全国十大诚信企业家、青年发明家杨辉所长。  杨辉和他
期刊
作为在职业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了近30年的曲晓绪主任来说,他无疑是幸运的。如今,如火如荼的职业教育和产业经济发展唇齿相依。国家、吉林省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教育,形成了“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必须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政府的支持是给职业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曲晓绪主任抓职业教育是成功的。这成功的背后折射着曲晓绪主任办好职业教育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