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特殊时期,怎样发挥家长资源,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
  一、“空中课堂”推送优质教育资源
  “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爱”,在加长版的假期中,将家园共育的场地由幼儿园转移到家庭,由线下多样化的沟通方式调整为线上交流方式,对教师和家长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空中课堂”推送优质教育资源,要精心选择教育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及个别化需求,提供简单的操作材料,方便家长在家庭中搜集和准备。如手指游戏、创意手工制作、绘本故事、科学小实验等,不仅提升幼儿学习兴趣,还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空中课堂”改变了教育、家长的角色。家长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要给孩子更多亲子陪伴的时间,提升亲子陪伴质量。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活动资源是给幼儿看的,只提供播放设备就可以,这样就失去了亲子陪伴的价值。家长要担负起“观察者、陪伴者、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教育者”的多重角色,如和幼儿一起搜集活动材料,陪伴他们完成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孩子遇到的困难,孩子的兴趣和潜能,这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家长和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展更多趣味性游戏内容。如利用家庭中已有材料进行加工,将雨伞和纱巾组合变成一物多玩的帐篷玩具,更能满足孩子游戏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家庭美食;进行卫生大扫除;录制小视频等,都能享受到美好的亲子时光。
  二、家教指导及时跟进
  教师在推荐优质资源的同时,要传递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家长进行有效的亲子指导。家长在亲子陪伴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困惑,如“孩子阅读时,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做手工?”……家长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可能会担忧和焦虑,甚至会有暴躁的情绪,家长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当家长把问题反馈给教师时,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分析幼儿发展状况,给家长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导方案。当家长得到了教师个性化的指导与专业支持后,在陪伴的同时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有更多关注,进而优化亲子关系,实现高品质陪伴。教师也要和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幼儿在假期中,有些家长是“放养式”教育,让孩子每天无限制地进行电子游戏或每天“睡到自然醒”等,作息时间不规律会影响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引导家长和幼儿制定科学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安排表”,合理规划幼儿每日运动、游戏、学习的时间。游戏时,家长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把活动的自主权教给孩子,让孩子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享受孩子成长的惊喜。
  三、家园沟通保持顺畅
  疫情之下,教师和家长进行“足不出户”的便捷、灵活的线上家访。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进行微信视频或语音沟通,便于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与发展状况。教师在沟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准备好沟通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的线上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让幼儿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无时无刻的牵挂与关爱。如有的幼儿“宅”在家中,可能在情绪上不开心;有的幼儿对疫情有恐惧和焦虑,教师都可以在和幼儿的沟通中,给予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及时疏导。教师还可以给家长推荐绘本,让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如《我是小战士》《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故事》等,帮助幼儿正确了解病毒,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四、把握疫情中的教育契机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灾难也是契机,是成长的机遇。面对疫情,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
  1.珍视生命:雷玲老师的书《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非典型教育”,描述了北京市2003年非典时期的教育样态。“或许,非典在带给我们灾难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生命的重解。”时隔17年后的疫情灾难,带来的不仅是恐慌,更是恐慌背后对生命的热爱和战胜灾难的勇气。家长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实时更新的肺炎疫情数据,了解严峻的防疫形势,把灾难变成丰厚的教育资源,学会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守护生命。
  2.学会感恩: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逆袭的最美身影,有战斗一线的医务人员,有为生命争分夺秒的建设者……疫情中,我们也听到了很多坚强又温暖的声音,“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不做逃兵”……还有我们身边的警察、社区工作者、超市工人、志愿者等,这些善良、正直、勇敢的“战士”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平安。幼儿心怀感恩,充满敬意,才能在他们心底播撒美好的种子。家长可以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作品、歌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最可爱的人”的关心和敬意。
  3.防护知识:瑞吉欧创始人马拉古奇曾说过,“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成人和儿童共同构建教育。”面对疫情,孩子可能有很多疑问:“病毒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保护自己呢?”家长可以为幼儿讲述绘本故事《不得了的细菌》《不洗手的战争》等,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正确认识病毒,养成良好的自我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幼儿掌握洗手、打喷嚏的正確方法,出门佩戴口罩,坚持锻炼身体,这不仅是关爱自己,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
  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围绕疫情进行多方面讨论,如敬畏自然、家国情怀、关爱他人、责任担当、理想信念等,让他们坚定信心,充满力量,在疫情中看到美好和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疫情虽然阻隔了教师、家长、幼儿的空间,但不能阻隔家园间无形的爱。教师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给家长以正确引领,使家长珍惜亲子相处时光,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家园合作防疫情,师幼携手共成长,相信线上特殊时期的家园共育,也一定传递关爱和温暖。
其他文献
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有蓝的天,绿的水,还有……成片成片的高粱地,一到秋天,满山都是耀眼的红。但是,我和我的四个兄弟却一直都吃不饱,整天的生活除了种地还是种地……不知为何,很多年后,当我躺在大城市宽大的房间里时,却会常常想起地里的那种暖暖湿湿的味道,可能,那就是生命的永恒吧。  记得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先生,说是来教娃读书的,不收钱。就这样,我有了上18天私塾的经历。那段时间在我看来,只能
期刊
面对日子有三种态度,过日子,混日子,奔日子。  过日子的人是平常心,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安于平凡,讲求平安,不怕平淡,谓之平平安安即为福。不奢求大富大贵,躲着那大红大紫。一日三餐,按部就班,衣食住行,有条不紊,悠然自在。他们只注重自家的小日子,只要小日子过得滋润,也就心满意足乐不思蜀了。  混日子的是颓废心,心灰意冷,当行不行,当止不止,顺水流舟,由它去吧,或遭受挫 折,或经过磨难,屈服了,退缩了
期刊
●上台前有一个问题你想好没有——你将如何下台?  ●脑袋上戴了乌纱帽。太着重乌纱帽,就得准备放弃自己的头脑;太看重自己的头脑,就得准备丢掉自己的乌纱帽。  ●你能耐再大,不能在战略上大过上级,同时也不能在操作上大过下级。  ●你在家里可以做个“妻管严”,但是在单位不要让人认为妻子就是你的上级。  ●可以把你的副手当成朋友,但不要让你的朋友去做你的副手。  ●公开场合可以给员工倒茶,但不要让你的朋友
期刊
亲爱的孩子:  你是听话的乖乖,能在这个特殊时期,遵守和我的约定——在家,不出门。  你在家的日子里,让我放心的是能每天看到你的家人在班级群里回复“健康”二字。  你在家的日子里,让我欣慰的是能每天看到你锻炼身体、学做家务和开心游戏的照片。  你在家的日子里,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陪自己的女儿,和她一起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讲故事、躲猫猫、玩各种角色游戏……  我只是一个幼儿园教师,面对这场已经打响的
期刊
●3岁以下各类托育机构暂停保教和线下教育培训活动  为了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扩散并确保3岁以下婴幼儿身体健康,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1月28日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托育机构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的具体内容如下: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部署下,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各类托育机构,要求各类托育机构暂停保教与线下培训活动。  ●第一
期刊
疯了,你们真的疯了,这些城市里的人。  你们拥来拥去抢购廉价的商品,一场混战到了高潮。“有小偷!”有人在尖叫着。你们的目光都注意到了身边的人,警惕地捂了捂装钞票的口袋。有人从人堆里跑出来,跟着又有人跑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一个中年妇女,一只脚已经跑丢了鞋子。  马路上有三个人在跑,人行道上的人纷纷驻足。  “是抓小贩吗?”  “快看,抓小偷呢。”  “前面的哪一个是小偷?”  怎么没来警察,有人打1
期刊
好女孩就该会做戏。  好女孩除了样子要漂亮以外,还要会扮害羞、扮纯情、扮温柔。例如:当你和男孩子走在一起的时候,切忌大说大笑。在他发表完高见后,适当做出反应。他认为好笑,你就做出情不自禁的样子笑。偶尔发表些不同的观点,例如:他说“这面真好吃”,你说“一般,我最喜欢吃粉”。诸如此类。  在交往的时候,要他主动你被动,实际上是你主动,因为你懂得怎样抓住他的心,正所谓“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当一
期刊
编者:当下,学前教育涌入一大批80、90后,他们大多来自于专业高校,有的还是985、211毕业的高材生,有着较强的文化基础和研究能力,好学、好问、爱思考、有想法,对幼儿园和他们而言,如何对接好高校和幼儿园认知,如何尽快适应幼儿园日常工作,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九龙坡区的刘丽园长就此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管理经验。  刘丽:对管理而言,“信任和欣赏”区别于我们多年来习惯了的制度化的“刚性管理”,它是对“人”
期刊
教育应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这也是近代教育的基本立场。近年来,追随教育改革的浪潮,大家努力遵循以顺应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的原则开展园本课程;课程实施不再浮于表面和注重结果,而是扎根于大社会背景,扎根于幼儿生活,扎根于幼儿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过程性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征。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鼠年春节的欢乐气氛戛然止步。原本短暂祥和的假期被迫延期,中国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啊,家长作为幼儿园密切的合作伙伴,在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义工也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不仅促进了家园合作,增强了幼儿园的教育合力,同时也使家园教育的教育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园对家长义工的助教,这一新型的家园合作方式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一、家长义工的工作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