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技术的潜力

来源 :江汉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考古学家唐·克雷布特利是与法国旧石器考古学家弗朗索瓦·博尔德齐名的石器技术和实验考古学巨擘,是他们两位将打制石器实验带入了受人尊敬的科学殿堂。在本文中,克雷布特利回顾了石器技术和实验考古在欧美旧石器学界被广泛重视和推广的过程及对打制石器研究的重要意义。对于他文中提到的1964年莱塞济会议,博尔德也有如下评论:"这次会议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在克雷布特利、蒂克西亚和我之间很容易交流的信息,很难传递给那些手里从未握过石锤和鹿角的考古学家。我觉得,石器打制实验一定要成为每一个对史前史感兴趣的考古学家所必须受训的一部分"。在我国目前的旧石器研究论文中,我们仍见到大量诸如正向、反向、错向加工,以及素台面、零台面、脊台面和各种器物的分类和描述。虽然这是我国学者对石制品观察的经验总结,但是在读了这篇文章后可以意识到,如果不了解石器打制技术和人类行为方式,这样以特征描述为取向的研究方式并不能增进我们对石制品和人类行为和文化发展的了解。更有甚者,我们常见一些旧石器新手在报告中为其在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组合中鉴定出所谓的雕刻器、端刮器和尖状器等晚期类型而欣喜不已。正如本文所言,如果不了解石器技术的片疤形成原因,对一些零星孤证的鉴别很容易出错,可能将石片破碎过程中偶尔形成的假象误断为史前人类刻意所为。因此,虽然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该在石器技术上急起直追,将熟悉和掌握打制和剥片技能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
其他文献
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红楼梦》里人物众多,房屋众多,如果平铺直叙地一一道来,势必枯燥乏味,令人生厌。高明的导演曹雪芹“请”了二位摄影师,让他们带着我们走进大观园,变换着方式对人物和房屋慢慢欣赏。  第—位摄影师是林黛玉。《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主线,摄影师林黛玉边走边摄,随着镜头的不断变换,我们看到了贾府宅邸的宏伟,贾府人的气度。尤其是在她的镜头下,男主角儿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