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教育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的教育学习越来越重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计算机教育,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计算机教育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普及教育 技术教育 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进入21世纪,计算机已经普遍应用到国民生产各个领域和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相应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已超出它原有的广度和深度,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具备计算机技能是当代人们必须掌握的技能技术之一。
  就整个社会来说,计算机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1)计算机普及教育。对象为原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人群。通过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实际上是计算机的启蒙教育,即“扫盲” 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
  (2)计算机技术教育。对象是那些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理各种任务的人们。显然,他们需要具有比普及教育更多更实用的知识。这个层次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3)计算机专业教育。对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开发技术。
  1 计算机普及教育
  当前计算机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如果一个人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以后可能连正常的工作、生活都不能进行。对不同的人来说计算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当前起作用的,有的人则是以后起作用的。计算机知识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也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事。
  必须明确,我们的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对象中绝大多数原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他们的教育应是启蒙教育,或者是一定意义上的“扫盲”教育,因此计算机普及教育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应采取什么学习方法等问题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研究, 切忌从计算机专业照搬照抄。现在计算机基础的书籍往往一开篇就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进制和数制间的转换、原码反码与补码 ,然后介绍操作系统的结构和一系列的操作命令等等,许多人一开始就被吓住了,产生计算机难学的思想,从心里上不接受计算机学习。这些就造成一个误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普及。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学计算机不应从原理入手,而应从应用入手。应该看到:制造计算机的人和使用计算机的人所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例如不能要求飞行员和设计飞机的人具有相同的知识结构,同样不能要求开汽车的人先学习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当然大学生学一点二进制知识是必要的,但对广大老百姓就显然是不必要的。
  在为初学者设计学习内容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要提倡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方法上,要按照初学者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我认为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应当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是符合广大计算机初学者的特点的。
  2 计算机技术教育
  这个层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计算机教育对象的80%。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是:(1)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更新速度更快。(2)实践性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计算机基础课意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知识涵盖面广且杂。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不光包含大量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其中涉及很多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虽不是专业研究,但触及面相当广。(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水平有高有低。(5)对教师的要求高。因为计算机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且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再加之其内容更新快,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在计算机技术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教育环节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混乱,课时安排不合理,计算机实训时间少等。怎样提高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这是我们计算机技术教育(下转第22页)(上接第20页)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提高计算机技术教育水平,第一,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摸索学习并逐步掌握。主要方法是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注重“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第二,完善计算机课程设置和实训环节是实施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教育以重视和强调教学的实训环节、注重实训效果为本,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操作性强”,即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是并重的。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更为重要。再者计算机学科的分支领域多,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进行“模块”的划分,使学生在某个分支领域中深入发展。不可面面俱到,没有专一。教材的选择上要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于计算机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要适当、适度,要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即可。不可让学生在复杂、理论性强、需要数学知识多的理论方面花过多时间和精力。
  3 计算机专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对象是从事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比例不足10%,他们是理论研究、科研、专业教学、系统开发的骨干力量。
  计算机专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软硬件系统的研发能力,强调学生对非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强的实践能力,能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建设方案,完成系统配置和产品选型,为客户构建开放性的、先进适用的集成系统,并承担用户培训和系统的升级及维护工作。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除一般的教学基础设施外,还应具有将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工具软件以及为客户定制开发的应用软件集成为一体的教学及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所要求的网络构建、设备选型、软件应用、数据库选择等,可以完成信息集成、数据管理和日常维护。教学应具备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显然,对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各不相同,绝对不应混为一谈,否则将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关于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几个问题.
  [2]杨家蓉.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从蹒跚起步到如今的快速发展,变化可喜。在办学过程中如何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对本院和相关院校专业的调查分析案例,提出了关于高职专业健康发展的一些思路。高职应在改革中深化工学结合的思想,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寻找出一条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办学之路。  关键词高职 专业建设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
摘要孝道,中华民族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孝道教育一直以来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而备受推崇。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频繁发生。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新传统孝道在新时期的德育内涵,充分认识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将“孝”引入大学生德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孝道 大学生 德育 应用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病因尚不清楚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属于自身免疫
目的探讨在慢性鼻-鼻窦炎病人中伴发鼻息肉生长与鼻腔结构解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1)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603例慢性鼻-鼻窦炎
摘要大类招生和学分制以后,传统的以院系、班级为载体的育人工作模式面临了新的挑战,高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专业学院与公寓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合力,造成专业学院与公寓育人工作不一致的状况。研究如何在公寓育人和专业学院育人建立联动机制,对于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寓 专业学院 育人 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高校大类招生和学分制的全